冲击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4586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测试装置(test a卯aratus),且特别是有关于一 禾中冲击测i式装置(impact test apparatus)。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不断地演进,功能性更复杂、更人性化的电子产品一直推陈出 新。电子产品在出厂前,通常会进行成品测试,例如老化试验、电性试验、拉力试 验、冲击试验等,以确保电子产品的品质与良率,并有助于厂商和客户评鉴电子产 品的信赖性。
以冲击试验为例, 一般电子产品在进行冲击试验的步骤,是先将电子产品放 置于一平台。接着,手持钢球并估算钢球相对于电子产品的高度与所预撞击的位置。 之后,使钢球自由落下并撞击电子产品所预撞击的位置。然而,此种方式不管是钢 球撞击的高度或撞击的位置皆无法精确的控制,因而降低冲击测试结果的可靠度。
为了改善钢球撞击的高度与位置,己知提供了另一种对电子产品进行冲击试 验的方法。首先,将电子产品放置于一平台。接着,在电子产品所预撞击的位置放 置一塑料管,其中此塑料管的长度约为1.3米(m)。之后,手持钢球并使钢球经 由塑料管而自由落下,并撞击电子产品所预撞击的位置。然而,虽然此种方式可精 确地控制钢球所撞击的高度与位置,但是钢球亦可能与塑料管产生摩擦而影响钢球 掉落的速度,进而降低冲击测试结果的可靠度。此外,当电子产品为扁平状且其所 预撞击的位置为侧边时,塑料管是无法固定于电子产品上,也就是说,此种电子产 品无法使用塑料管来控制钢球撞击其侧边的高度与位置,进而限縮了此种冲击试验 方法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击测试装置,适于对一待测元件进行冲击测试。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冲击测试装置,适于对一待测元件进行冲击测试。冲击 测试装置包括二伸縮轴杆、 一导管以及一球体。每一伸縮轴杆具有一基部与一支撑 部。待测元件位于这些伸縮轴杆的这些基部之间。导管锁固于这些伸縮轴杆上且位 于这些支撑部之间,其中导管具有一轴心。球体位于导管的上方,其中球体适于由 一高度沿着导管的轴心方向自由掉落,并撞击待测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伸缩轴杆的支撑部包括一第一支撑
部与一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位于基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且第一支撑部的一端
连接基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为不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冲击测试装置更包括多个锁固件。每一 锁固件具有一第一锁固部与一第二锁固部。每一第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一滑接部。每
一第二支撑部具有一第二滑接部。第一锁固部穿过第二滑接部与第一滑接部,且第 二滑接部通过第一锁固部相对于第一滑接部滑动,以使第二支撑部在一第一位置与 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锁固部锁固于第二支撑部,用以将第二支撑部固定于第 一支撑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滑接部与第二滑接部皆为一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支撑部具有一第一杆部、 一第
二杆部以及一弯折部。弯折部连接第一杆部与第二杆部。导管固定于这些第二杆部
上,且这些第一杆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这些第二杆部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冲击测试装置更包括二夹持件。这些夹
持件可活动地配置于这些伸縮轴杆的这些第一支撑部上,其中这些夹持件适于夹持
待测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夹持件具有一施力部、 一承靠部以 及一固定部。施力部连接承靠部。当这些承靠部分别承靠于待测元件的两侧时,这 些固定部分别锁固于这些第一支撑部上,以使这些夹持件夹持待测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冲击测试装置更包括二加强件。每一加 强件具有一第一加强部与一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锁固于第一支撑部上。第二加 强部承靠基部,且第二加强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与基部的延伸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管的材质包括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待测元件包括一笔记本计算机。基于上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测试装置具有伸縮轴杆与导管,因此可通 过调整伸縮轴杆的长度来控制球体撞击待测元件的高度,以及通过导管来引导球体 撞击待测元件的位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更精确地控制球体撞击 待测元件的高度与位置,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可靠度。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冲击 测试装置具有夹持件,因此除了可夹持不同体积大小的待测元件外,亦适合对测元 件的侧边进行冲击测试,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冲击测试装置与待测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冲击测试装置的第二支撑部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立体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冲击测试装置与待测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冲击测试装置的第二支撑部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立体示意
图。请先参考图l,在本实施例中,冲击测试装置100适于对一待测元件200进行 冲击测试,其中待测元件200例如是一笔记本计算机。冲击测试装置IOO包括二伸 缩轴杆IIO、 一导管120、 二夹持件130以及一球体140。
详细而言,每一伸縮轴杆110分别具有一基部112、 一第一支撑部114与一第 二支撑部116,其中待测元件200位于这些伸缩轴杆110这些基部112之间。第一 支撑部114的一端连接基部112,且第一支撑部114位于基部112与第二支撑部116 之间。第二支撑部116具有一第一杆部116a、一第二杆部116b以及一弯折部116c。 弯折部116c连接第一杆部116a与第二杆部116b。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16 与第一支撑部114为不同轴设置,且这些第一杆部116a之间的距离大于这些第二 杆部116b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伸缩轴杆110的每一第一支撑部114具有一第 一滑接部U4a,每一第二支撑部116具有一第二滑接部116d,而冲击测试装置100更包括多个锁固件160,其中每一锁固件160具有一第一锁固部162与一第二锁固 部164。第一锁固部162穿过第二滑接部116d与第一滑接部114a,且第二滑接部 116d通过第一锁固部162相对于第一滑接部114a滑动,用以调整第二支撑部116 相对于基部112的高度。第二锁固部164锁固于第二支撑部116,用以将第二支撑 部116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1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接部114a与第二滑接部 116d皆为一凹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伸縮轴杆110的型态,虽然此处所提及 的伸縮轴杆110具体化为滑接部(第一滑接部114a与第二滑接部116d)与锁固件 160以滑接的方式搭配,但已知的其它能达到同等伸縮效果的结构设计,仍属于本 实用新型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围。
导管120锁固于这些伸缩轴杆110上,且位于这些第二支撑部116的这些第 二杆部116b之间,其中导管120具有一轴心122,且待测元件200所预撞击的位 置位于此轴心122的延伸方向上。在本实施例中,待测元件200所预撞击的位置例 如是在主电源上方的壳体或是靠近主电源一侧边的壳体开口处,而导管120的材质 例如是塑料。
夹持件130可活动地配置于伸縮轴杆110的第一支撑部114上,且适于夹持 待测元件200。详细而言,每一夹持件130具有一施力部132、 一承靠部134以及 一固定部136,其中施力部132连接承靠部134,且施力部132与承靠部134例如 是一体成型之结构,而固定部136锁固于第一支撑部114上,以将夹持件130固定 于第一支撑部114上。
球体140位于导管120的上方,其中球体140适于由一高度H沿着导管的轴 心122方向自由掉落,并撞击待测元件200,用以测试待测元件200受到外力的撞 击时,其破坏的程度是否符合测试的标准。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高 度H的定义是由球体140所在位置至待测元件200所预撞击的位置,较佳地,高度 H为1.3米(m)。在本实施例中,球体140的材质包括金属,其例如是一钢球, 其中此钢球的重量范围在475克(g) 525克(g)之间,且其直径约为50毫米 (mm)。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基部112的结构强度,冲击测试装置100更 包括二加强件150。每一加强件150具有一第一加强部152与一第二加强部154,其中第一加强部152锁固于第一支撑部114上,而第二加强部154承靠基部112, 且第二加强部154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与基部112的延伸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当待测元件200所预撞击的位置为主电源上方的壳体时,可 将待测元件200放置于伸縮轴杆110的基部112之间,并使待测元件200所预撞击 的位置位于导管120的轴心122的延伸方向上,因此球体140由高度H沿着导管 120的轴心122方向自由掉落,并撞击待测元件200时,即可测试待测元件200主 电源上方的壳体受到外力的撞击时,其破坏的程度是否符合测试的标准。
此外,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当待测元件200所预撞击的位置为靠近主电源 一侧边的壳体开口处时,可通过夹持件130的承靠部134承靠于待测元件200的两 侧时,并利用固定部136锁固于第一支撑部114上,而使这些夹持件130夹持待测 元件200,此时待测元件200所预撞击的位置位于导管120的轴心122的延伸方向 上。在冲击测试的安规要求中,球体140相距待测元件200所预冲击位置必需有一 定高度限制,因此可通过第二滑接部U6d透过第一锁固部162相对于第一滑接部 114a滑动,以使第二支撑部116在一第一位置P1 (请参考图l)与一第二位置P2 (请参考图2)之间移动,来调整球体140撞击待测元件200的高度,以符合安规 的要求,此时也调整了第二支撑部116相对于基部112的高度。因此,当球体140 由高度H沿着导管120的轴心122方向自由掉落,并撞击待测元件200时,即可测 试待测元件200靠近主电源一侧边的壳体开口处受到外力的撞击时,其破坏的程度
是否符合测试的标准。
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球体140相对于待测元件200所预冲击位置,可通 过伸縮轴杆110的第二滑接部U6d透过第一锁固部162相对于第一滑接部114a 滑动,来调整球体140撞击待测元件200的高度,因此可更精确地控制球体140 的撞击待测元件200的高度。此外,由于待测元件200所预冲击位置位于导线120 的轴心122的延伸方向上,因此可通过导管120来引导球体140撞击待测元件200 的位置,可更精确地控制球体140的撞击待测元件200的位置。另外,由于冲击测 试装置100具有夹持件130,因此除了可通过调整固定部136相对于承靠部134的 位置,以夹持不同体积大小的待测元件200外,亦适合对待测元件200的侧边进行
冲击测试,可增加冲击测试装置ioo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测试装置具有伸缩轴杆与导管,因此可通过调整伸縮轴杆的长度来控制球体撞击待测元件的高度,以及通过导管来引导球体 撞击待测元件的位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更精确地控制球体撞击 待测元件的高度与位置,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可靠度。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冲击 测试装置具有夹持件,因此除了可夹持不同体积大小的待测元件外,亦适合对测元 件的侧边进行冲击测试,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 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 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测试装置,适于对一待测元件进行冲击测试,其特征在于,该冲击测试装置包括二伸缩轴杆,各该伸缩轴杆具有一基部与一支撑部,其中该待测元件位于该些伸缩轴杆的该些基部之间;一导管,锁固于该些伸缩轴杆上,且位于该些支撑部之间,其中该导管具有一轴心;以及一球体,位于该导管的上方,其中该球体适于由一高度沿着该导管的该轴心方向自由掉落,并撞击该待测元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伸缩轴杆的该支撑 部包括一第一支撑部与一第二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位于该基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 间,且该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连接该基部,该第二支撑部与该第一支撑部为不同轴设 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锁固件,各该锁固件具有一第一锁固部与一第二锁固部,各该第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一滑接部, 各该第二支撑部具有一第二滑接部,其中该第一锁固部穿过该第二滑接部与该第一 滑接部,且该第二滑接部通过该第一锁固部相对于该第一滑接部滑动,以使该第二 支撑部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而该第二锁固部锁固于该第二支撑 部,用以将该第二支撑部固定于该第一支撑部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接部与该第二 滑接部皆为一凹槽。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支撑部具有一 第一杆部、 一第二杆部以及一弯折部,该弯折部连接该第一杆部与该第二杆部,该 导管固定于该些第二杆部上,且该些第一杆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该些第二杆部之间的 距离。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二夹持件,可活 动地配置于该些伸缩轴杆的该些第一支撑部上,其中该些夹持件适于夹持该待测元 件。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夹持件具有一施力 部、 一承靠部以及一固定部,该施力部连接该承靠部,当该些承靠部分别承靠于该 待测元件的两侧时,该些固定部分别锁固于该些第一支撑部上,以使该些夹持件夹 持该待测元件。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二加强件,其中 各该加强件具有一第一加强部与一第二加强部,该第一加强部锁固于该第一支撑部 上,该第二加强部承靠该基部,且该第二加强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与该基部的延伸 方向相反。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管的材质包括塑料。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待测元件包括一笔记 本计算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测试装置,适于对一待测元件进行冲击测试。冲击测试装置包括二伸缩轴杆、一导管以及一球体。伸缩轴杆具有一基部与一支撑部。待测元件位于伸缩轴杆的基部之间。导管锁固于伸缩轴杆上且位于支撑部之间,其中导管具有一轴心。球体位于导管的上方,且适于由一高度沿着导管的轴心方向自由掉落,并撞击待测元件。
文档编号G01M7/00GK201340332SQ20092000318
公开日2009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4日
发明者刘宏彻, 孙燕曲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