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气泡扩散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120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气泡扩散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用的一种无气泡扩散池。
技术背景目前,医学实验用的透皮扩散仪,所配备的扩散池结构设计不合理,当 每次吸取小量接收液时,皮肤模型与接收液界面处不滞留气泡,无需移动扩散池排气,如果 每次吸取接收液量超过接收液进出通道面积时,皮肤模型与接收液界面处滞留气泡,接收 液无法和皮肤模型接触,影响实验药物的透过率,如移动扩散池排气,容易造成药物损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无气泡扩散池,它主要 解决了现有的透皮扩散仪,所配备的扩散池结构设计不合理,当每次吸取接收液量超过接 收液进出通道面积时,皮肤模型与接收液界面处滞留气泡,使接收液无法和皮肤模型接触 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气泡扩散池由供给池固定檐、内接收池固定 檐、接收液进出通道、磁动力叶轮转子、转子仓、外接收池、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内接收池、 固定夹、供给池构成。内接收池套装在外接收池内,内接收池内设有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 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下部设有转子仓,转子仓内装有磁动力叶轮转子,外接收池的一侧设 有接收液进出通道,供给池的下部设有供给池固定檐,内接收池的上部设有内接收池固定 檐,供给池固定檐和内接收池固定檐通过固定夹相连接。该产品结构设计合理,由于在扩散 池内加装了内接收池,每次吸收大量接收液时,皮肤模型与接收液界面处不滞留气泡,药物 透过率好,无需移动扩散池排气,可有效减少实验药物的损失。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无气泡扩散池的结构示意图。 1-供给池固定檐 2-内接收池固定檐 3-接收液进出通道 4-磁动力叶轮转子 5-转子仓 6-外接收池 7-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 8-内接收池 9-固定夹 10-供给池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无气泡扩散池 由供给池固定檐1、内接收池固定檐2、接收液进出通道3、磁动力叶轮转子4、转子仓5、外 接收池6、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7、内接收池8、固定夹9、供给池10构成。内接收池8套装 在外接收池6内,内接收池8设有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7,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7下部设有 转子仓5,转子仓5内装有磁动力叶轮转子4,外接收池6的一侧设有接收液进出通道3,供 给池10的下部设有供给池固定檐1,内接收池8的上部设有内接收池固定檐2,供给池固定 檐1和内接收池固定檐2通过固定夹9相连接。 实验时,将皮肤放在供给池固定檐1和内接收池固定檐2之间,通过固定夹9将其夹紧。
权利要求一种无气泡扩散池,它由供给池固定檐(1)、内接收池固定檐(2)、接收液进出通道(3)、磁动力叶轮转子(4)、转子仓(5)、外接收池(6)、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7)、内接收池(8)、固定夹(9)、供给池(10)构成,其特征在于内接收池(8)套装在外接收池(6)内,内接收池(8)设有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7),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7)下部设有转子仓(5),转子仓(5)内装有磁动力叶轮转子(4),外接收池(6)的一侧设有接收液进出通道(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气泡扩散池,其特征在于供给池(10)的下部设有供给池固定檐(l),内接收池(8)的上部设有内接收池固定檐(2),供给池固定檐(1)和内接收池固定檐(2)通过固定夹(9)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气泡扩散池,它由供给池固定檐、内接收池固定檐、接收液进出通道、磁动力叶轮转子、转子仓、外接收池、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内接收池、固定夹、供给池构成。内接收池套装在外接收池内,内接收池设有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内外接收池连通管道下部设有转子仓,供给池下部设有供给池固定檐,内接收池上部设有内接收池固定檐,它们通过固定夹相连接。该产品结构设计合理,由于在扩散池内加装了内接收池,每次吸收大量接收液时,皮肤模型与接收液界面处不滞留气泡,药物透过率好,无需移动扩散池排气,可有效减少实验药物损失。
文档编号G01N13/04GK201514365SQ2009201011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艳霞, 杨桂明, 艾丹 申请人:艾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