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缝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355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阶缝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阶缝规
(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具体是一种阶缝规。
(二) 背景技术
在制造行业,特别是汽车制造行业,常需检验车体外观质量。例如用阶差规(亦称段差轨)检査汽车某段相邻两阶梯表面间的高低差(简称阶差或段差),用缝隙规检査相邻两外表面间的缝隙大小。但现有的阶差规不能检查相邻两外表面间的缝隙大小,而缝隙规不能检查相邻两阶梯表面间的高低差,检验员需要同时配备阶差规和缝隙规,才能完成上述工作,给携带和使用带来不便。
(三)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阶差规和缝隙规使用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
一种将两种功能集一身的阶缝规。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阶缝规,包括滑动配合的尺身和尺框,以及尺框上的显示器,所不同的是在尺身和尺框之间设有拉伸或者压縮弹簧,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尺身的一端伸出所在一侧的尺框端外,弹簧处于大于伸出量的拉伸或者压縮状态时,尺身的该端可滑动缩回至该侧的尺框端内;所述尺身端部与尺框端部设置同向且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测头,两测头端面平齐时显示器归零,尺身测头伸在尺框测头外的伸出量加上尺框测头的厚度可测量相邻两外表面间的缝隙大小,尺身测头縮在尺框测头内的回縮量可测量相邻两阶梯表面间的高低差。
如所测量的缝隙较小,则测头应做成薄片状,以利于测头插入缝隙中。
薄片状测头与尺身、尺框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螺钉连接)、固定连接(焊接或铆连)或是整体结构(整体加工成型)形式。
显示器可以采用常用的指示表读数装置、游标读数装置或数字显示读
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阶缝规集高低差测量和缝隙测量于一身,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使用和携带方便。
(四)
-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号标识1、尺身;2、尺框;3、显示器;4、测头;5、尺框测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阶缝规包括尺身1、尺框2和设于尺身1正面、尺框2上
的显示器3,显示器3为数字显示读数装置,如图l、图2、图3所示。
在图l、图2中,尺框2上开设直槽,于尺框2的一端,沿着一直槽边,尺框2局部向前延伸形成尺框测脚5,尺身1滑动配合在尺框2直槽内,显示器3安装于尺框2上,在正面方向对尺身l限位。
尺身l底部与尺框2直槽面上开设滑动方向的沟槽,沟槽内设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尺身1和尺框2连接,通过设置使拉伸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尺身1的测量端伸出尺框2于尺框测脚5外,而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且拉伸长度大于尺身1测量端的伸出量时,尺身1测量端滑动回縮进尺框2于尺框测脚5内,如图l、图2所示。
尺身1的测量端和尺框测脚5上用螺钉安装有薄片状测头4,两测头4垂直于滑动方向且两者朝向尺身l背面,如图l、图3所示。
当两个测头4的端面平齐时,尺身1与显示器3之间的位置设为零点,数字显示读数装置归零,尺身1的测头4超过尺框2的测头4在外时,数字显示读数装置的读数设定为"-"值,尺身1的测头4回縮在尺框2的测头4以内时,数字显示读数装置的读数设定为"+ "值。
用本实用新型阶缝规测量缝隙时,数字显示读数装置显示的测量结果还要加上尺框2的测头4厚度,才是缝隙的真实尺寸。
权利要求1、阶缝规,包括滑动配合的尺身(1)和尺框(2),以及尺框(2)上的显示器(3),其特征在于尺身(1)和尺框(2)之间设有拉伸或者压缩弹簧,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尺身(1)的一端伸出所在一侧的尺框(2)端外,弹簧处于大于伸出量的拉伸或者压缩状态时,尺身(1)的该端可回缩至该侧的尺框(2)端内;所述尺身(1)端部与尺框(2)端部设置同向且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测头(4),两测头(4)端面平齐时显示器(3)归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缝规,其特征在于测头(4)为薄片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缝规,其特征在于测头(4)与尺身(1)和尺框(2)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固定连接或是整体结构形式。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阶缝规,其特征在于显示器(3)为指示表读数装置、或游标读数装置或数字显示读数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阶缝规,包括滑动配合的尺身和尺框,以及尺框上的显示器,尺身和尺框之间设有拉伸或者压缩弹簧,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尺身的一端伸在所对应一侧的尺框端外,弹簧处于大于伸出量的拉伸或者压缩状态时,尺身的该端可回缩至该侧的尺框端内;所述尺身端部与尺框端部设置同向且垂直于滑动方向的薄片状测头,两测头端面平齐时显示器归零;所述显示器为指示表读数装置、或游标读数装置或数字显示读数装置。本实用新型阶缝规集高低差测量功能和缝隙大小测量功能于一身,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使用和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G01B5/14GK201352103SQ20092014050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吴峰山 申请人:吴峰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