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040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新型大电流电子式互感器,尤其涉及到全数字 智能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输出均为小电压信号,性能超稳定,可直接与仪表、继电 保护装置接口,从而实现计量、控制、测量、保护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式互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型继电保护和电子式电表逐步占据了 主导地位,在继电保护和测量中,控制部分的能量流和信息流分离,因而监测设备不再需要 高功率输出的互感器。同时由于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的 应用,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测量、保护以及通讯能力的低能耗新型电流互感器迫在眉睫。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新的、结构紧凑的、能在全数字智能 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直接配套使用的大电流电子式互感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 实现的,电子式互感器是由一次高压出线端、二次测量级绕组、二次保护级绕组、一次导电 体、环氧树脂混合胶和互感器主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互感器主体内设置有环氧树脂混 合胶所制成的空心骨架,二次测量级绕组和二次保护级绕组分别设置在空心骨架上;一次 导电体的一端与二次保护级绕组相连,一次导电体的另一端与一次高压出线端相连。本实 用新型安装尺寸与原有中置柜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一致,安装使用简单方便,运行不需维 护。重量轻、精度高、线性好、测量范围宽,克服了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频带窄、响应慢 等缺点。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时不会产生高电压,从根本上消除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大 故障隐患,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安全性高,没有因存油而产生的易燃、易 爆等危险。成本低,见效快,对现有中、低压电气设备的改造与提高具有现实意义。所有信 号通过双绞屏蔽线进行传输,有利于增强抗电磁干扰的能力。成本低,见效快,对现有变电 站电气设备的改造与提高及全数字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所有信号通过双绞 屏蔽线进行传输,有利于增强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一次高压出线端2、二次测量级绕组3、二次保护级绕组4、一次导电体5、环氧树脂混合胶6、互感器主体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电子式互感器是由一次高压出线端、二次测量级绕组、二次保 护级绕组、一次导电体、环氧树脂混合胶和互感器主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互感器主体 内设置有环氧树脂混合胶所制成的空心骨架,二次测量级绕组和二次保护级绕组分别设置 在空心骨架上;一次导电体的一端与二次保护级绕组相连,一次导电体的另一端与一次高 压出线端相连。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线圈采用独家设计的锰铜丝均勻绕制在空心 骨架上,然后采用锰铜丝电阻串联调节输出电压,极大的提高了 Rogowski线圈的性能稳定 性,互感器是由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用环氧树脂浇注成互感器主体。线圈是将导线均勻地 绕在非铁磁性环形骨架上,一次母线置于线圈中央,因此绕组线圈与母线之间的电位是隔 离的。由于不存在铁心所以不存在饱和现象。如果母线电流为I(t),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罗柯夫斯基(Rogowski)线圈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势 e(t)[0010]e (t) = -Mdi/dt 其中M——互感系数Rogowski线圈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势e(t)经过积分器处理后得到与母线电流成比 例的电压信号,然后经过其它环节的处理、变换后,即可得到与一次电流成比例的模拟量输
出ο二次测量级绕组采用低能耗小铁心线圈原理制作而成,二次保护级绕组采用低能 耗小铁心线圈原理或罗柯夫斯基(Rogowski)线圈原理制作而成。采用以上结构所生产出的电子电流互感器可直接与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接口,与 中置式开关柜直接配套。从而实现计量、控制、测量、保护的功能。
权利要求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一次高压出线端、二次测量级绕组、二次保护级绕组、一次导电体、环氧树脂混合胶和互感器主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互感器主体内设置有环氧树脂混合胶所制成的空心骨架,二次测量级绕组和二次保护级绕组分别设置在空心骨架上;一次导电体的一端与二次保护级绕组相连,一次导电体的另一端与一次高压出线端相连。
专利摘要电子式互感器,是由一次高压出线端、二次测量级绕组、二次保护级绕组、一次导电体、环氧树脂混合胶和互感器主体所组成,通过在互感器主体内设置有环氧树脂混合胶所制成的空心骨架,二次测量级绕组和二次保护级绕组分别设置在空心骨架上;一次导电体的一端与二次保护级绕组相连,一次导电体的另一端与一次高压出线端相连的方法,可直接与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接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计量、控制、测量、保护功能一体为目的的电子式互感器。
文档编号G01R15/18GK201689779SQ20102017652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
发明者陆汉兵, 黄麟 申请人:熊江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