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372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勘探领域,尤其是野外采集中,仪器所记录资料品质的分析评价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领域中,通常采用地震仪采集地震波,得到深层地质信息,采集资料品质的分析评价工作主要通过人工翻阅采集数据成像后的监视记录,依靠分析人员的个人经验和技术水平评判,给出定性的分析评价结果。定性分析评价中存在较大的人为主观因素和随机因素,分析人员技术经验不同、对技术规范的理解不同,对同一资料的评价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对于采集质量的主要参数指标评价只能给出诸如“能量较强、频率较高”等定性描述,无法给出参数指标的具体数值及所占百分比。目前国内外尚无一套完整的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仅开发出针对单一参数项的分析计算软件,但是存在精度低、适用范围小、参数项不足、表现形式单一等不足,往往给采集质量分析评价工作带来困难和误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对于地震仪所采集参数的通常由人工评价,无法给出定量评价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该系统不仅能通过各参数指标的具体数值全面准确得描述采集资料质量,还能以文本、表格、曲线、图片等多种形式直观得展现资料品质变化规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它包括数字地震仪、工作站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所述的数字地震仪作为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信号采集端采集地震波,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地震仪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工作站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工作站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工作站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作为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输出,输出地震波形图像和地震波资料品质参数。本发明的数字地震仪和工作站处理器之间串接滤波器。本发明的工作站处理器连接第一显示器和绘图仪。本发明的数据处理器连接第二显示器和打印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采集质量定性分析评价主观片面的缺陷,为采集生产参数选取提供科学的具体数字依据,为采集质量分析评价提供准确的参数指标数字值,可以提高地震采集资料质量,提高采集资料验收评价工作的效率、精度和客观公正性。
1、定量分析目标(对象)优化技术
以往技术以往定量分析技术和软件的分析对象是原始地震数据或简单带通滤波后的地震数据,其中不仅包括地层有效反射波,还掺杂有折射波、面波、斜干扰和多次波等干扰波,分析结果描述了有效反射波和各种干扰波的混合波组的属性特征,不能完全真实地表现地震资料中有效波的参数指标,自然不能体现地震资料的整体品质,也无法体现采集资料在后续处理和解释中的价值。本发明针对干扰波的生成原理和属性特征,通过空间域、时间域、速度域、能量域、 频率域等多个领域压制滤除干扰波、精确地分离信噪后根据需要对一组或多组地震波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消除了干扰波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有效反射波的能量、频率、信噪比等参数指标是决定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因素,对去噪后地震波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更符合地震资料参数指标的理论定义,更真实地反映地震资料品质特征的变化情况,更好地满足后续测试和生产的需要。2、动态分析时窗设计技术
以往技术分析时窗是影响定量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现有定量分析软件和技术均使用统一固定时窗。对于同一位置点试验资料和地层展布平缓的全区资料,同一地层反射时间差异小,采用统一固定时窗是完全适用的。但对于构造复杂或地层倾角较大地区地震资料,同一地层反射时间差异大,统一固定时窗内所分析的波组来自不同地层反射,其分析结果自然失去了意义。构造复杂或地层倾角较大地区地层升降剧烈,同一地层反射时间变化大,统一固定时窗内反射波来自不同地层,定量分析结果可比性差。针对这一难题,本发明根据构造分布和地层展布情况,设计动态分析时窗,分析时窗内波组来自同一套或多套地层反射,使得定量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因此动态时窗分析结果更科学合理。3、分析结果准确性验证技术
以往技术目前定量分析软件尚无准确性验证技术,主要根据地质常识和生产经验人为判断,存在一定随机性和人为因素。定量分析结果常常受到许多人为因素和软件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分析时窗(形状、 大小、位置、统一性)、分析软件(原理、厂家、版本)、分析对象(信噪比、层位)和分析域(一维点试验、二维线束、三维平面),均可能导致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定量分析结果。如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如何为生产决策和验收评价提供科学的数字依据,对于这些难题,分析结果准确性验证技术给与很好得解决。该技术主要包括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相补充相验证,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本,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补充和细化,当两种分析结果相矛盾时,优先考虑定性分析结果;点线面资料分析结果相结合相验证,单一单炮资料与整条线及全工区分析统计结果必须一致;不同软件分析结果相对比相验证,当分析结果不一致时, 充分分析研究软件原理和适用范围后,选择合适的分析软件及其分析结果。4、分析成果数字化技术和表现形式多样化技术
以往技术现有软件的分析结果以图片形式表现出来,形式固定且单一。本发明通过分析计算地震资料能量、频率、信噪比、背景、子波等参数指标项,记录各参数值到道头中,将资料信息完全数字化。数据库能以文本、表格、曲线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描述地震资料的参数属性和变化情况;数据库以单个地震道为最小单元的,可以组合成炮集、道集、⑶P集等数据集,准确反映全工区各领域地震资料的品质参数及变化规律;数据库方便快捷,有利于资料管理和调用。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它包括数字地震仪(可采用4 数字地震仪)、工作站处理器(采用CPU处理器,型号可为Xeon MP 2GHz)和数据处理器(采用CPU处理器,型号可为T2500/2GHz);所述的数字地震仪作为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信号采集端采集地震波,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地震仪的信号输出端与工作站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工作站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工作站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作为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输出,输出地震波形图像(如地震数据体成像)和地震波资料品质参数(如 资料品质参数指标数值及其变化规律空间分布图)。本发明的数字地震仪和工作站处理器之间串接滤波器(型号可为UAF42)。本发明的工作站处理器连接第一显示器和绘图仪(型号可为0Y0-36)。本发明的数据处理器连接第二显示器和打印机(型号可为14700)。具体实施时
以往技术方案是4 数子地震仪与绘图仪和显示器直接连接,4 数子地震仪将采集数据传给绘图仪和显示器直接绘图或显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使用数据线在4 数子地震仪、绘图仪、显示器之间依次串入一个滤波器、和两个不同作用的CPU处理器。1、地震仪将采集数据传给滤波器,滤波器滤除低频和低速率干扰波,让地震反射波通过,这样后续分析和显示的是有效信号,而不是有效信号和噪音的混合波,提高分析对象的信噪比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滤波器将信号传给工作站处理器CPU I ,CPU I设计动态分析时窗,动态时窗选择在直达波后高信噪比的反射波组范围内,同时保证分析波组来自同一套或几套目的层反射,这样可以扩大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适用范围,提高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和统一性。CPU I 在设计时窗内计算传入数据的能量、频率、子波一致性、信噪比,背景噪音等指标参数值,并将其形成质量信息文件传给数据处理器CPU II。CPU I还可以将信噪分离后的数传给显示器或绘图仪分别显示成像,有利于更精准的定性分析。3,CPU II将传入质量信息统计后生成文件,以文本、表格、曲线、图片等多种形式传给显示器或打印机,全面直观得展现采集资料质量及其变化规律。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数字地震仪、工作站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所述的数字地震仪作为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信号采集端采集地震波,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地震仪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工作站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工作站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工作站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作为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输出, 输出地震波形图像和地震波资料品质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数字地震仪和工作站处理器之间串接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站处理器连接第一显示器和绘图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第二显示器和打印机。
全文摘要
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它包括数字地震仪、工作站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所述的数字地震仪作为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信号采集端采集地震波,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地震仪的信号输出端与工作站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工作站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工作站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作为地震勘探采集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系统的输出,输出地震波形图像和地震波资料品质参数。本发明为采集生产参数选取提供科学的具体数字依据,为采集质量分析评价提供准确的参数指标数字值,可以提高地震采集资料质量,提高采集资料验收评价工作的效率、精度和客观公正性。
文档编号G01V1/30GK102288995SQ20111019264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
发明者戈宝存, 李强, 王军锋, 蒋建平, 黄革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