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329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业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需要在野外复杂环境下运行,因此如果遇到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很容易造成线路故障,其中单相接地故障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故障类型。一旦输电线路遭遇单相接地故障,整个系统虽然可以继续运行,但会造成非故障输电线相对地电压升高, 不及时处理就会转化成相间短路故障。而且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由于输电线路都普遍较长,采用以往的分段排查,逐段推拉的处理方法不但耗费人力,而且会造成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并不能很快的定位单相接地故障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定位单相接地故障点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包括安装在输电线路一端头,用于向输电线路发出检测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活动连接至输电线路中,用于接收在输电线路中的检测信号数据并向外无线传输的故障定位装置;接收上述故障定位装置所发出无线数据的信号接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包括壳体I,安装在壳体I内的电路板I,电路板I 上包括,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和与之电连接的处理器模块I,供电模块I为它们供电,测量模块I测量检测信号发生模块的电流和供电模块I的电压后,向处理器模块I实时传输。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文氏电压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单元。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信号为220Hz异频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的故障定位装置包括杆体和杆头,杆头内置电路板II,电路板II 上包括,露出杆头的测量模块II,与测量模块II电连接的处理器模块II,供电模块II为它们供电,无线通信模块I与处理器模块II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杆头中上部有凹槽,测量模块II从凹槽伸出。进一步的,所述的测量模块II包括并联的负荷测量单元和异频测量单元。进一步的,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壳体II,安装在壳体II内的电路板III,电路板III上包括无线通信模块II和与之电连接的处理器模块III,供电模块III为它们供电, 安装在壳体II上的显示模块与处理器模块III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处理器模块I、处理器模块II、处理器模块III均为MCU。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I和壳体II均为长方体。[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通过在输电线路一端头安装信号发生装置,向输电线路发送检测信号,故障定位装置可以灵活的配置到输电线路的疑似故障段获取检测信号数据并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根据信号接收装置的读数,就可以快速的确定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点,因为是免停电作业,所以无需停电排查。所述的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文氏电压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单元,检测信号为220Hz异频信号,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检测信号的强度。杆头中上部有凹槽,测量模块II从凹槽伸出,这样设计可以保证故障定位装置与输电线路的充分结合,保证接收检测信号数据的准确性。测量模块II包括并联的负荷测量单元和异频测量单元,可以获取输电线路的多种检测信号数据。处理器模块I、处理器模块II、处理器模块III均为MCU,可以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壳体I和壳体II均为长方体,使系统方便安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结构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故障定位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故障定位装置结构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包括安装在输电线路一端头,用于向输电线路发出检测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1 ;活动连接至输电线路中,用于接收在输电线路中的检测信号数据并向外无线传输的故障定位装置2 ;接收上述故障定位装置所发出无线数据的信号接收装置3。通过在输电线路一端头安装信号发生装置,向输电线路发送检测信号,故障定位装置可以灵活的配置到输电线路的疑似故障段获取检测信号数据并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根据信号接收装置的读数,就可以快速的确定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点。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发生装置的结构框图,该信号发生装置安装在输电线路一端头,壳体I为长方体,电路板I安装在壳体I内,电路板I上的电路模块结构有用于向输电线路发出检测信号的检测信号发生模块11,该模块内又包含连接在一起的文氏电压振荡器111和功率放大单元112,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发出的检测信号为220Hz 异频信号,这就能保证向输电线路发出的检测信号强度。处理器模块112与检测信号发生模块电连接,起到控制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工作的作用,处理器模块I采用MCU,可以保证系统处理速度。供电模块113为上述的各模块供电。测量模块114与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和供电模块I电连接,在测得检测信号发生模块的电流和供电模块I的电压后,向处理器模块I 实时传输。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故障定位装置示意图,该故障定位装置由连接在一起的杆头21和杆体22组成,杆头内置电路板II,电路板II上包括露出杆头的测量模块1123。杆头中上部有凹槽M,测量模块II从凹槽伸出,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故障定位装置与输电线路充分结合,保证接收检测信号数据的准确性。参见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故障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故障定位装置内的电路板II上包括,露出杆头的测量模块1123,该测量模块II包括并联的负荷测量单元 231和异频测量单元232,这就可以得到多种检测信号数据,方便对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 与测量模块II电连接的处理器模块1126,供电模块1125为它们供电,无线通信模块127与处理器模块II电连接,处理器模块II可以把从测量模块II得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 I传输给信号接收装置内的无线通信模块II。其中处理器模块II采用MCU,可以保证系统处理速度。参见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信号接收装置包括长方体壳体II,安装在壳体II内的电路板III,电路板III上包括能接收来自故障定位装置中的无线通信模块I所发出数据的无线通信模块1131和与之电连接的处理器模块 11132,处理器模块III采用MCU,可以保证系统处理速度。供电模块III34为它们供电,安装在壳体II上的显示模块33与处理器模块III电连接,这样处理器模块III就可以把无线通信模块II所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显示模块上。当一段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首先把信号发生装置接入输电线路的一端并发出检测信号,然后把故障定位装置接入输电线路的疑似故障区段,获取检测信号数据后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检测信号数据可以是输电线路的负荷电流值和/或异频电流值,信号接收装置获得数据后,可以通过显示模块直观的反映给操作者,从而迅速的找出单相接地故障点。
权利要求1.一种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输电线路一端头, 用于向输电线路发出检测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活动连接至输电线路中,用于接收在输电线路中的检测信号数据并向外无线传输的故障定位装置;接收上述故障定位装置所发出无线数据的信号接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包括壳体I,安装在壳体I内的电路板I,电路板I上包括,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和与之电连接的处理器模块I,供电模块I为它们供电,测量模块I测量检测信号发生模块的电流和供电模块I的电压后,向处理器模块I实时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文氏电压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信号为220Hz异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故障定位装置包括杆体和杆头,杆头内置电路板II,电路板II上包括,露出杆头的测量模块II, 与测量模块II电连接的处理器模块II,供电模块II为它们供电,无线通信模块I与处理器模块II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头中上部有凹槽,测量模块II从凹槽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模块II包括并联的负荷测量单元和异频测量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壳体II,安装在壳体II内的电路板III,电路板III上包括无线通信模块II 和与之电连接的处理器模块III,供电模块III为它们供电,安装在壳体II上的显示模块与处理器模块III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5、8中任一项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器模块I、处理器模块II、处理器模块III均为MCU。
10.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体I和壳体II均为长方体。
专利摘要一种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包括安装在输电线路一端头,用于向输电线路发出检测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活动连接至输电线路中,用于接收在输电线路中的检测信号数据并向外无线传输的故障定位装置;接收上述故障定位装置所发出无线数据的信号接收装置。本系统通过在输电线路一端头安装信号发生装置,向输电线路发送检测信号,故障定位装置可以灵活的配置到输电线路的疑似故障段获取检测信号数据并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根据信号接收装置的读数,就可以快速的确定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点,因为是免停电作业,所以无需停电排查。
文档编号G01R31/08GK202066934SQ20112014711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周启华 申请人: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