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纱紧密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725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纱紧密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纺织测量仪器,尤其是对筒纱进行密度检测的专用仪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纺织行业,以筒子形式卷绕的纱线(以下称筒纱)多种多祥,筒纱的硬度或紧密度对其生产退绕有较大影响,过紧过松都会影响纱线性能或生产情況。传统的检测筒纱紧密度的方法是通过测量筒纱重量和体积间接算出,这种方式虽然准确但是较为麻烦。还有ー种方法是依据现场工作人员经验,就是用手压在筒纱上感觉其松软程度来判断其卷装紧密度。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其缺陷是人为因素较多,不同的人对 于同一筒纱,会有不同的松紧感觉,因此也就无法客观的用定量的数据来反应筒纱绕线的紧密度。以上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无法满足大批量规模化的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客观有效測量筒纱紧密度的检测仪器,藉以提高筒纱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筒纱紧密度測量仪,包括硬度指示表,其特征在于该测量仪还包括測量本体以及可纵向活动地定位在測量本体上的检测探头;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安装在測量本体的顶端。所述的测量本体内侧为沿轴线布置的上小下大的梯形孔,一端盖固定在测量本体的底端端面上并且封盖着所述梯形孔的底端。所述检测探头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其底端穿越过端盖表面的开孔后向下方伸出,另有ー复位弹簧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对检测探头施加往下的压力。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底部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在梯形孔的上半段,该指示表底端的表触头与检测探头顶端的端面保持接触。所述测量本体的底端端面为与筒纱圆周面相吻合的圆弧面。所述硬度指不表为百分表或千分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測量仪往下顶压筒纱时,检测探头受到的筒纱纱面往上的顶压カ会带动表触头一起向上位移,进而带动硬度指示表的指针产生摆动,指针摆动后最后停止时,指针所指的刻度线与零位刻度线所夹的角度(或刻度间隔数),就是所要测的筒纱硬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测量仪能够广泛用于测量各种以筒管形式卷装的纺织用纱线,如POY丝卷、カロ弹丝筒、络筒纱、倍捻纱等。将人们以往对各种筒纱松软程度的定性感觉用数字化定量地表示,更加客观真实地反应筒纱绕线的紧密度。測量出筒纱的卷装紧密度,可以将生产筒纱时的卷绕张力、筒纱的退绕性能,用数学模型加以表示,从而更快地改进纱线退绕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找零位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量筒纱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探头检测筒纱时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如图I及图2所示ー种筒纱紧密度测量仪,包括检测探头I、測量本体2、硬度指示表3、端盖4、复位弹簧5以及表触头6。測量本体2内侧为沿轴线布置的上小下大的梯形孔(未提供图示),一端盖4固定在測量本体2的底端端面上并且封盖着所述梯形孔的底端;检测探头I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其底端穿越过端盖4表面的开孔后向下方伸出,另有ー复位弹簧5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对检测探头I施加往下的压カ;硬度指示表3底部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在梯形孔的上半段,硬度指示表3底端的表触头6与检测探头I顶端的端面保持接触;测量本体2的底端端面A为与筒纱圆周面相吻合的圆弧面。具体安装过程在測量本体下端加工有ー个大沉孔,该沉孔中央为沿轴线布置的上小下大且上下贯穿的梯形孔,用以安装硬度指示表3、检测探头I和复位弹簧5。安装的时候首先装入复位弹簧5,使复位弹簧5的上端面与梯形孔中的台阶端面接触,然后再装入检测探头I。检测探头(通常为圆柱形检测探头)的中部设计有一个帽沿形凸边,此凸边的上表面与复位弹簧5的下端面接触。最后再在梯形孔中装入端盖4,使得检测探头I的凸边下端面与端盖4上表面相接触,而检测探头I的底端则穿越过端盖上的开孔后往下方伸出。端盖4的大小与梯形孔的大小相适应,端盖4与測量本体2之间使用沉头螺钉紧固。通过上述安装可知,端盖起到的功能是托起和限位作用,使得安装在測量本体内2的检测探头I由于有弹簧的压カ而产生预紧,同时它的运动方向只能沿轴向上下移动。作为优选,測量本体2的底端端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加工成ー个圆弧状A。为了能够适应多品种、多直径的測量,圆弧的半径应大于被测筒纱C的半径,并且圆弧贯穿整个轴径形成一个穹顶,所述梯形孔从穹顶顶部开始,其深度应略大于端盖4的厚度。在測量本体2的上端面固定有ー个硬度指示表3,可以用百分表或千分表。表的端面安装有ー个可以绕中心回转的表盘,其表面沿圆周边缘方向上均布有用以表征筒纱硬
度大小的刻度,每两个刻度之间的一格代表一度,数值从0开始,依次为1、2、3、.........99、
100。硬度指示表3底部的管状固定杆插入固定在梯形孔的上半截后,再用径向方向的紧定螺钉7来固定,而从固定杆的管状空腔中伸出的表触头6,其球形底端则往下与检测探,I的顶端端面保持微量接触。具体的操作方式如图3、图4、图5所示[0029]I、检测前,首先要找出硬度指示表3的零位,如图3所示,此时的检测探头I的位置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沉入端盖4的孔 中,此外不受其它任何轴向力,保持此状态不动,然后旋转圆形硬度指示表3的表盘,使表盘上的零刻度与表的指针相重合,此时表盘停留的位置,如图3所示的K位置即为零位。2、检测时,如图4所示,用手握住測量本体2的滚花外表面,使检测探头I的底端指向筒纱C的圆周表面,然后逐渐用カ下压,使得圆弧面的顶部(穹顶)与筒纱C的圆柱表面完全贴合(即两个圆弧内切),然后保持贴合状态静止不动,此时指针所指的刻度E位置与零位(K位置)所间隔的刻度数量,即为所要测的筒纱C的绕线密度(硬度)。由于各种筒纱的松软程度各不相同,检测探头I的轴向位移也会不一样。如果检测探头产生的位移很小,那么硬度指示表3上的指针摆动的角度也越小,指针最后停止时所对应的刻度线与零位刻度线所夹的夹角就越小,硬度读数也越低,这说明筒纱越松软;反之如果检测探头产生的位移越大,硬度指示表上的指针摆动角度也越大,指针最后停止时所对应的刻度线与零位刻度线所夹的夹角就会越大,硬度读数也越高,这说明筒纱绕线越紧密。可以采用同样的操作方法对于同一筒纱上的不同点进行多次測量,进而得出平均值来反映这ー筒纱的紧密程度。综上,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统的检测方式,为筒纱绕线紧密度建立起了科学的检测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定量地反映出筒纱的紧密程度,从而在生产时改进纱线退绕性能。上述实施例仅限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在上述实施列中硬度指示表的刻度也可以采用沿任意直线方向均布的方式来反应筒纱的硬度;硬度指示表可以变化成方形或圆形的;另外硬度指示表除了可以是机械式指示表之外,还可以是智能化的数字式显示仪。凡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筒纱紧密度测量仪,包括硬度指示表,其特征在于该测量仪还包括测量本体以及可纵向活动地定位在测量本体上的检测探头;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安装在测量本体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纱紧密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本体内侧为沿轴线布置的上小下大的梯形孔,一端盖固定在测量本体的底端端面上并且封盖着所述梯形孔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纱紧密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其底端穿越过端盖表面的开孔后向下方伸出,另有一复位弹簧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对检测探头施加往下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纱紧密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底部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在梯形孔的上半段,该指示表底端的表触头与检测探头顶端的端面保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纱紧密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本体的底端端面为与筒纱圆周面相吻合的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纱紧密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指示表为百分表或千分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纱紧密度测量仪,包括硬度指示表,该测量仪还包括测量本体以及可纵向活动地定位在测量本体上的检测探头;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安装在测量本体的顶端。本测量仪能够广泛用于测量各种以筒管形式卷装的纺织用纱线,如POY丝卷、加弹丝筒、络筒纱、倍捻纱等。将人们以往对各种筒纱松软程度的定性感觉用数字化定量地表示,更加客观真实地反应筒纱绕线的紧密度。测量出筒纱的卷装紧密度,可以将生产筒纱时的卷绕张力、筒纱的退绕性能,用数学模型加以表示,从而更快地改进纱线退绕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G01N3/42GK202393663SQ20112057495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增川 申请人:宿迁市华一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裕鑫聚磐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