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及其测量方法

文档序号:5885788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动测量领域,特指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方法,其可以解决特殊复杂场合的流体测量问题。
背景技术
流动测量是流体力学的重要方向,而复杂流场的速度和方向测量,更是流动测量中的难点,目前常用的流速测量设备有皮托管、五孔探针、七孔探针、激光多普勒测量仪、粒子图像测速仪等。皮托管结构简单,但进行测量时,皮托管要求来流与其轴线夹角不超过5度,否则测量误差很大。五孔、七孔探针可以实现较复杂流场的测量,但能力有限,比如五孔探针只能测量与其轴线夹角在-30° -30°的流动情况,而七孔探针也只是把这个范围扩大到-70° -70°,很多复杂流场依旧无法测量。激光多普勒和粒子图像测速则价格昂贵,且标定复杂容易出错,往往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象。其可信度标定反而还需要用测速探针来完成。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大流动角的流速测量,测量流向范围可以达到与测量探针轴线夹角-180° -180°的全角度测量。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其特征在于由球形头部(I )、导压套管(2)和8根导压管(3)组成,其中球形头部(I)均匀分布8个取压孔(4),上述取压孔(4)位于球形头部(I)的内接正方体的8个顶点处,上述导压管(3)分别穿过导压套管(2)伸入球形头部(I)与取压孔(4)相连。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一、从前后左右上下正方向看向测压孔,则六方向同为平均分布的四个测压孔,依据前后左右上下六方向,把流动区域分为六个区,分别为I、II、III、IV、V、VIg ;
步骤二、在已知来流角度和速度情况下,使来流流过球形流速探针,产生钝体绕流,标定出角度系数、静压系数、动压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2-1)、测量钝体八个测压孔的压力;
(2-2)、求出六个区的表观总压PmP u、Pm、Pw,Pv,Pvi ;表观总压等于每个区四个测压孔的静压的平均值;
(2-3)、比较所求的六个区的表观总压大小,利用来流分布区表观总压最大这一规则,判断来流分布在哪个区;
(2-4)、对于来流所分布的区进行下列计算
(2-4-1)、取该区的任一测压孔标定为第一测压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标定其他三个测压孔为第二测压孔、第三测压孔、第四测压孔;上述测压孔的压力分别为P1、P2、P3、P4;将第一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所在方向定义为俯仰方向,第二测压孔和第四测压孔所在方向定义为侧滑方向;
(2-4-2)、求解该区的俯仰角a角的角度系数Ka、侧滑角P角的角度系数K0,以及各有关的动压系数K,、总压系数K。和静压系数Ks,所涉及的公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其特征在于由球形头部(I)、导压套管(2)和8根导压管(3)组成,其中球形头部(I)均匀分布8个取压孔(4),上述取压孔(4)位于球形头部(I)的内接正方体的8个顶点处,上述导压管(3)分别穿过导压套管(2)伸入球形头部(I)与取压孔(4)相连。
2.利用权利要求I所述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步骤一、从前后左右上下正方向看向测压孔,则六方向同为平均分布的四个测压孔,依据前后左右上下六方向,把流动区域分为六个区,分别为I区、II区、III区、IV区、V区、VI区;步骤二、在已知来流角度和速度情况下,使来流流过球形流速探针,产生钝体绕流,标 定出角度系数、静压系数、动压系数,具体步骤如下(2-1)、测量钝体八个测压孔的压力;(2-2)、求出六个区的表观总压PmP u、Pm、Pw,Pv,Pvi ;表观总压等于每个区四个测压孔的静压的平均值;(2-3)、比较所求的六个区的表观总压大小,利用来流分布区表观总压最大这一规则,判断来流分布在哪个区;(2-4)、对于来流所分布的区进行下列计算(2-4-1)、取该区的任一测压孔标定为第一测压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标定其他三个测压孔为第二测压孔、第三测压孔、第四测压孔;上述测压孔的压力分别为P1、P2、P3、P4;将第一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所在方向定义为俯仰方向,第二测压孔和第四测压孔所在方向定义为侧滑方向;(2-4-2)、求解该区的俯仰角α角的角度系数Ka、侧滑角β角的角度系数Ke,以及各有关的动压系数K,、总压系数K。和静压系数Ks,所涉及的公式如下_ρλζ _I(fJ+P2+P3+P+)-|cP3+F1)=_~ _P |(i= + p2+i| + p4)-l(p4+p2)q= D 1/D D D D、其中q为动压,Pm为四个取压孔压力最大值;~~4+ 3 + 4)n= ^~I.....Td................D..................D.................D"其中Po为总压,Pm为四个取压孔压力最大值;^--( + Ρ2+Η+^)P,-!(P1 + ^+ F3+P4)= ^I- 其中Ps为静压,Pm为四个取压孔压力最大值;q =其中p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速度;(2-4-3)改变俯仰角和侧滑角,校准出该区系数曲线,包括Κα_α曲线、Κ0_β曲线、Kq- α曲线、K。-。曲线和Ks-a曲线;步骤三、校准出六个区的系数曲线;步骤四、实际测量过程如下如下使来流流过球形流速探针,产生钝体绕流;测量钝体八个测压孔的压力;求出六个区的表观总压,判断来流分布在哪个区;依据该区的四个取压孔,求出俯仰角角度系数、侧滑角角度系数、动压系数、总压系数和静压系数;再依据该区已经校准出的系数曲线,插值求出来流的大小、角度、静压和总压。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及其测量方法,涉及流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测量领域。其结构包括球形探针头部的八个测压孔、由探针尾部引出的八个导压管;其特征是探针头部为球形、八个测压孔平均分布于球形之上,因此从前后左右上下正方向看测压孔,则六个正方向同为平均分布的四个测压孔。测量过程中,参考表观总压最大的那个,首先判断来流在哪个分区,再结合分区表观总压、分区四孔压力、流速系数和角度系数等,计算出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测流向范围广等;该型流速测量探针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研究的三维流场测量。
文档编号G01P5/02GK102636662SQ20121011694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李鹏, 白亚磊, 谈志晶, 钟伟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