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gps干扰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6387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抗gps干扰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抗GPS干扰测试系统,涉及一种抗GPS干扰系统。它是为了解决目前抗GPS干扰测试的测试精度低的问题。它的一号天线用于接收一号干扰机输出的干扰信号;二号天线用于接收二号干扰机输出的干扰信号;三号天线用于接收三号干扰机输出的干扰信号;自适应凋零天线的末端与频谱分析仪的一号输入端连接;一号天线的末端与频谱分析仪的二号输入端连接;自适应凋零天线的设置在测试区域的中心,二号天线和三号天线均设置在自适应凋零天线的一侧,且分别作为一个低仰角干扰设备;一号天线设置在测试区域内,且作为一个干扰测试设备。本发明适用于抗GPS干扰测试。
【专利说明】抗GPS干扰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抗GPS干扰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抗GPS干扰测试中,无论在单干扰环境还是三干扰环境下,其测试抗GPS干扰能力均较差,测试精度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抗GPS干扰测试的测试精度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抗GPS干扰系统。
[0004]抗GPS干扰测试系统,它包括一号干扰机1、二号干扰机2、三号干扰机3、一号天线
4、二号天线5、三号天线6、自适应凋零天线7和频谱分析仪8 ;
[0005]一号天线4用于接收一号干扰机I输出的干扰信号;二号天线5用于接收二号干扰机2输出的干扰信号;三号天线6用于接收三号干扰机3输出的干扰信号;
[0006]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末端与频谱分析仪7的一号输入端连接;一号天线4的末端与频谱分析仪7的二号输入端连接;
[0007]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设置在测试区域的中心,所述二号天线5和三号天线6均设置在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一侧,且分别作为一个低仰角干扰设备;
[0008]一号天线4设置在测试区域内,且作为一个干扰测试设备。
[0009]它还包括自适应凋零天线工作情况检测设备9,所述自适应凋零天线工作情况检测设备9用于接收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发射的信号。
[0010]二号天线5的方位角为-10°,俯仰为0°。
[0011]三号天线6的方位角为-10°,俯仰为0°。
[0012]一号天线5的方位角为-120°、0°或120° ;俯仰为0°、30°、60°或90°。
[0013]本发明在单干扰环境或三干扰环境下,测试抗GPS干扰能力均强,测试精度较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空投试验试验布站示意图,图中标记21为干扰源、标记22为靶、标记23为导弹。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抗GPS干扰测试系统,它包括一号干扰机1、二号干扰机2、三号干扰机3、一号天线4、二号天线5、三号天线6、自适应凋零天线7和频谱分析仪8 ;
[0016]一号天线4用于接收一号干扰机I输出的干扰信号;二号天线5用于接收二号干扰机2输出的干扰信号;三号天线6用于接收三号干扰机3输出的干扰信号;[0017]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末端与频谱分析仪7的一号输入端连接;一号天线4的末端与频谱分析仪7的二号输入端连接;
[0018]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设置在测试区域的中心,所述二号天线5和三号天线6均设置在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一侧,且分别作为一个低仰角干扰设备;
[0019]一号天线4设置在测试区域内,且作为一个干扰测试设备。
[0020]【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抗GPS干扰测试系统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自适应凋零天线工作情况检测设备9,所述自适应凋零天线工作情况检测设备9用于接收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发射的信号。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抗GPS干扰测试系统的区别在于,二号天线5的方位角为-10°,俯仰为0°。
[0022]【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抗GPS干扰测试系统的区别在于,三号天线6的方位角为-10°,俯仰为0°。
[0023]【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抗GPS干扰测试系统的区别在于,一号天线5的方位角为-120°、0°或120° ;俯仰为0°、30°、60°或90°。
[0024]本发明是一种地面定点测试方法。
[0025]I)试验方法与要求
[0026]a.测试场地布置:抗干扰测试须在接收卫星信号条件良好、电磁干扰无影响的空旷场地进行。试验过程中应确保环境中不存在非人为施加的系统带内射频干扰。
[0027](1)1# 天线位置可变,通过方位(-120°、0°、120° )、俯仰(0°、30°、60°、90° )变化,测试全空域抗干扰能力;
[0028](2)2#、3#天线位置固定,方位(-10°、10。)、俯仰(0° ),分别模拟两个低仰角干扰。通过配合1#天线的位置变化,测试三干扰环境下抗干扰能力。
[0029]b.使用频谱仪标定干扰源至接收天线阵链路的损耗,精确控制干扰信号在接收天线口面的干扰信号电平;
[0030]c.确认当时当地的卫星分布状况不是处于临界状况(只有4颗可用星、PDOP值临界等);
[0031]d.定义干扰信号:
[0032](I)GPS频段干扰:中心频率为1575.42MHz,带宽为2MHz高斯白噪声;
[0033](2)扫频干扰:相应系统带宽内100个单频点,每个点停留0.5s。
[0034]e.标定干扰信号:
[0035](I)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接收天线处的信号电平为_130dBm。
[0036](2)单干扰环境下,抗干扰指标要求于信比(J/S) ^ 60dB,因此标定干扰信号到天线接收口面的功率电平为-70dBm。
[0037](3)三干扰环境下,抗干扰指标要求干信比(J/S) ^ 50dB,因此标定每个干扰信号到天线接收口面的功率电平为_80dBm。
[0038]f.无干扰性能测试:在无干扰环境下,接收实际卫星信号,测试制导系统定位精度,系统定位精度应满足指标要求;
[0039]g.单干扰 环境
[0040]在单干扰环境下,测试抗干扰能力。[0041](l)KFH-4系统正常工作,干扰机不输出功率;
[0042](2)将干扰机(1#天线)功率置为标定值,干扰模式为宽带干扰,输出功率,制导系统中接收装置应能够正常定位;
[0043](3)切换1#干扰天线位置,重复(1)-(2);
[0044](4)将干扰机干扰模式调整为扫频干扰,重复(1)-(3);
[0045]h.三干扰环境
[0046]在三干扰环境下,测试抗干扰能力。
[0047](I)在1#天线作为单干扰测试的同时,增加2#天线、3#天线干扰,同步进行三干扰测试;
[0048](2)将干扰机(三干扰)功率置为标定值,干扰模式为宽带干扰,输出功率,制导系统中接收装置应能正常定位;
[0049](3)测试制导系统定位精度,系统定位精度应满足指标要求;
[0050](4)将干扰机干扰模式调整为扫频干扰,重复(1)-(3);
[0051]1.数据分析时剔除卫星分布状况处于临界状况下的测试数据。
[0052]2)合格判据
[0053]施加干扰时,若GPS能正常定位、系统处于组合导航状态且定位精度满足要求(PDOP≤3时),则判定合格。
[0054]4.5.2空投试验验证
[0055]进行空投试验前,需对干扰机的干扰强度和布站位置进行明确的确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验证方案。
[0056]干扰机干扰强度由设备性能决定,其强度经测定为20W。下面对其布站位置进行计算确定。
[0057]
【权利要求】
1.抗GPS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一号干扰机(I)、二号干扰机(2)、三号干扰机⑶、一号天线⑷、二号天线(5)、三号天线(6)、自适应凋零天线(7)和频谱分析仪⑶; 一号天线(4)用于接收一号干扰机(I)输出的干扰信号;二号天线(5)用于接收二号干扰机(2)输出的干扰信号;三号天线(6)用于接收三号干扰机(3)输出的干扰信号; 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末端与频谱分析仪(7)的一号输入端连接;一号天线(4)的末端与频谱分析仪(7)的二号输入端连接; 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设置在测试区域的中心,所述二号天线(5)和三号天线(6)均设置在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一侧,且分别作为一个低仰角干扰设备; 一号天线(4)设置在测试区域内,且作为一个干扰测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GPS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自适应凋零天线工作情况检测设备(9),所述自适应凋零天线工作情况检测设备(9)用于接收自适应凋零天线(7)的发射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GPS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二号天线(5)的方位角为-10。,俯仰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GPS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三号天线(6)的方位角为-10。,俯仰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GPS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号天线(5)的方位角为-120°、0° 或 120° ;俯仰为 0°、30°、60° 或 90°。
【文档编号】G01S19/21GK103869333SQ20121053142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吕涛, 李强, 张笑瀛, 王怀军, 冯三任, 崔伟峰, 梁靖宇, 徐锐 申请人:吕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