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结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989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口结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接口结合机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协助测试待测电路板的接口结合机构。
背景技术
以电子产品来说,产品于构装完成后必须进行电性功能测试,以确保出厂的电子产品于功能上的完整性;同时透过电性测试结果来作分类,藉以作为不同等级产品的评价依据。以半导体测试工艺为例,将待测组件(例如,封装IC)送入测试机(Tester)中(例如,逻辑IC测试机、内存IC测试机、混合式IC测试机),其中以为待测组件所量身订作的测试程序进行细部相关控制,主要是发出待测组件所需的电性信号,并接受响应自待测组件的电性信号,以作出产品电性测试结果判断。然待测组件与测试机间往往存在有接口问题而无法直接连接,必须通过一转换接口 -电测治具,以让测试作业顺畅进行。也就是说,电测治具是用以连接测试机的测试接点与待测组件的接脚,例如探针(Probe),以作为电性信号传递桥梁。因此,电测治具的设计与选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待测组件的电性测试结果,必须先对待测组件的频宽要求、耗损、隔离度、串音、偏移等规格条件有清楚认知,让电测治具必须符合损失比小于待测组件损失或增益的不确定性、操作频宽必须大于待测组件的量测频宽,以及隔离度需小于待测组件隔离度等条件,以正确、精准地反应出待测组件电能特性。电测治具包括专用型(Dedicated)、泛用型(Universal Grid)、飞针型(FlyingProbe)、非接触电子束型(Electro-Beam)、压敏导电橡胶型(Pressure sensitiveConductive Rubber, PCR)等。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专用型与泛用型电测板式(Bed-of-Nails)电测治具进行电测。该电测治具通常采用垂直式电测方法,逐渐靠近待电测PCB,使设置于电测治具的探针与PCB表面的焊点接触,从而进行电测。另外,以往的快速插拔模块采用探针接触的方式连接至电测治具,再通过接口板(interface board)转到排线而连接至测试主机以获得电性测试结果。然而,采用探针的连接方式具有成本过高、探针外漏较易产生氧化而影响阻值、维修不方便、电测治具安装定位不准确…等缺点。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样态是一种接口结合机构,其主要以电连接器取代现有快速插拔模块上的双头探针,并藉以取消现有采用双头探针的快速插拔模块所必须采用的接口板。采用电连接器具有成本大幅降低、组装方便、维修容易、接触点阻值稳定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插拔模块以及治具模块都藉由固定模块上的支撑棒确实地定位。因此,当快速插拔模块朝向治具模块移动时,快速插拔模块可以受到支撑棒的导引,进而使得快速插拔模块上的第一连接器板与治具模块上的第二连接器板能够更精确地进行安装定位连接(也即,快速插拔模块与治具模块具有相同基准)。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模块除了藉由气动模块的定位柱卡合至治具模块侧边的固定孔而固定之外,更可藉由位于固定模块下方的治具受压板以卡榫的方式卡合治具模块的底部,进而可使固定模块与治具模块之间固定更确实,并可加强治具模块的抗变形强度,藉以在第二连接器板受第一连接器板推挤时避免发生变形。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接口结合机构包含固定模块、快速插拔模块、多个第一连接器板、治具模块、多个第二连接器板、两组第一气动模块以及第二气动模块。固定模块包含固定板组合以及多个支撑棒。支撑棒固定至固定板组合。快速插拔模块受支撑棒穿过而定位,并可沿支撑棒相对固定板组合移动。第一连接器板设置于快速插拔模块。治具模块包含治具平台以及治具板组合。治具板组合固定于治具平台下,并受支撑棒穿过而定位。治具板组合具有两固定孔。固定孔分别位于治具板组合两侧。快速插拔模块位于固定板组合与治具板组合之间。第二连接器板设置于治具板组合,并面对第一连接器板。两组第一气动模块分别设置于固定板组合两侧,并各自具有定位柱。定位柱用以卡合至分别位于治具板组合两侧的固定孔中。第二气动模块设置于固定板组合,用以致动快速插拔模块沿支撑棒朝向治具板组合移动,致使每一第一连接器板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板相互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板组合包含固定主板以及两固定侧板。支撑棒与第二气动模块固定至固定主板。两固定侧板分别固定于固定主板两端,并平行支撑棒。快速插拔模块位于固定侧板之间,并且每一第一气动模块设置于对应的固定侧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快速插拔模块包含定位前板、多个导板、两导板侧板、多个延伸板以及定位后板。导板固定于定位前板。每一第一连接器板夹持固定于任两相邻导板之间。两导板侧板固定于定位前板。导板位于导板侧板之间。延伸板分别连接定位前板的边缘以及导板侧板的边缘。延伸板连接定位后板的边缘。支撑棒穿过导板侧板与定位后板。第二气动模块用以致动定位后板沿支撑棒朝向治具板组合移动,致使夹持固定于任两相邻导板之间的第一连接器板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板电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固定侧板进一步包含支撑棒架板。支撑棒架板位于固定侧板之间。每一支撑棒穿过对应的支撑棒架板。快速插拔模块位于固定主板与支撑棒架板之间。定位后板面对固定主板,并且导板侧板面对支撑棒架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治具板组合包含治具前板以及两治具侧板。治具前板固定于治具平台下并面对支撑棒架板。第二连接器板设置于治具前板。两治具侧板固定于治具平台下,并分别固定于治具前板两侧。每一固定孔位于对应的治具侧板并面对对应的固定侧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治具板组合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电连接器支撑板。电连接器支撑板固定至治具平台下以及治具前板背对固定主板的一侧。治具侧板与电连接器支撑板的底部各自包含卡槽。接口结合机构进一步包含治具受压板。治具受压板可滑动地连接于固定侧板之间,并包含多个卡榫。每一卡榫用以随治具受压板滑动而卡合至对应的卡槽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口结合机构进一步包含线性滑轨座。线性滑轨座包含座体、滑轨以及至少一个滑块。座体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固定侧板。滑轨固定至座体。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治具受压板固定至滑块,进而随滑块相对滑轨滑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口结合机构进一步包含第三气动模块。第三气动模块用以制动滑块相对滑轨滑动,致使治具受压板随滑块滑动而使每一卡榫卡合至对应的卡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口结合机构进一步包含微动开关以及控制器。微动开关设置于固定侧板其中之一。当固定模块朝向治具模块移动而使每一支撑棒架板抵靠对应的治具侧板时,治具平台恰好触发微动开关,并且微动开关对应地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器电性连接至微动开关、第一气动模块、第二气动模块以及第三气动模块,用以根据控制信号驱动第一气动模块而使每一定位柱卡合至对应的固定孔中,以及驱动第三气动模块而使每一卡榫卡合至对应的卡槽中,进而使固定模块与治具模块相互固定,控制器并随即驱动第二气动装置制动快速插拔模块而使每一第一连接器板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板电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治具平台包含针板。针板电性连接至第二连接器板。治具模块进一步包含治具天板。治具天板固定于治具平台上,用以将待测电路板朝向治具平台挤压而电性连接至针板。待测电路板依序经由针板、第二连接器板以及第一连接器板而电性连接至外部测试主机。
图I为表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接口结合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表示图I中的固定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表示图I中的快速插拔模块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表示图I中的固定模块与快速插拔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5A为表示图I中的治具模块与治具天板的立体分解图。图5B为表示图5A中的治具模块与治具天板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表示图I中的治具受压板、线性滑轨座以及第三气动模块的立体分解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t接丨......I结合机构10 _定模块
100固定板组合100a:固定主板
100b:固定侧板IOObl:支撑棒架扳102:支撑柿12;快速插拔模块
120;定位前板120a导板
120b:导板侧板122:延伸板
124:足位Ι : 板14:治具|炅块
140抬具平f I42s治具板组合
142aj治M前板142b:治具侧板
142bl;同定孔142b2、142dl卡槽 142c治14后板142d:电迮接器支撑板· 142e治H底板144:治具天板
16第·Π动税块160:记位杆
18第1动校块20::第·连接器板
22:第连接器板24线性泔轨1%240ι座傳242滑轨
244滑块26:治H.受作:板
260 μ·榫28第./(动税块
30微动丌关32 广充电连接器 4待测iLl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附图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式是一种接口结合机构。更具体地说,其主要以电连接器取代现有快速插拔模块上的双头探针,并藉以取消现有采用双头探针的快速插拔模块所必须采用的接口板。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插拔模块以及治具模块都藉由固定模块上的支撑棒确实地定位。因此,当快速插拔模块朝向治具模块移动时,快速插拔模块可以受到支撑棒的导引,进而使得快速插拔模块上的第一连接器板与治具模块上的第二连接器板能够更精确地进行连接。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模块除了藉由气动模块的定位柱卡合至治具模块侧边的固定孔而固定之外,更可藉由位于固定模块下方的治具受压板以卡榫的方式卡合治具模块的底部,进而可加强治具模块的抗变形强度,藉以在第二连接器板受第一连接器板推挤时避免发生变形。请参照图I。图I为表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接口结合机构I的立体分解图。如图I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接口结合机构I包含固定模块10、快速插拔模块12、多个第一连接器板20、治具模块14、多个第二连接器板22、两组第一气动模块16以及第二气动模块18。接口结合机构I的固定模块10包含固定板组合100以及多个支撑棒102。固定模块10的支撑棒102固定至固定板组合100。接口结合机构I的快速插拔模块12受支撑棒102穿过而定位,并可沿支撑棒102相对固定板组合100移动。接口结合机构I的第一连接器板20设置于快速插拔模块12。接口结合机构I的治具模块14包含治具平台140以及治具板组合142。治具模块14的治具板组合142固定于治具平台140下,并受固定模块10的支撑棒102穿过而定位。治具模块14的治具板组合142具有两固定孔142bl。治具板组合142的固定孔142bl分别位于治具板组合142两侧。接口结合机构I的快速插拔模块12位于固定模块10的固定板组合100与治具模块14的治具板组合142之间。接口结合机构I的第二连接器板22设置于治具板组合142,并面对第一连接器板20。界面结合机构I的两组第一气动模块16分别设置于固定板组合100两侧,并各自具有定位柱160。每一定位柱160用以卡合至对应的固定孔142bl中。接口结合机构I的第二气动模块18设置于固定板组合100,用以致动快速插拔模块12沿支撑棒102朝向治具板组合142移动,致使每一第一连接器板20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板22相互连接。以下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接口结合机构I所包含的各组件的结构配置。 请参照图2。图2为表示图I中的固定模块10的立体分解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口结合机构I的固定模块10包含固定主板IOOa以及两固定侧板100b。固定模块10的支撑棒102与第二气动模块18都固定至固定主板100a。两固定侧板IOOb分别固定于固定主板IOOa两端,并平行支撑棒102。固定模块10的支撑棒102与第二气动模块18由固定主板IOOa的同一侧进行组装,并可穿过而延伸至固定主板IOOa的另一侧,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接口结合机构I的每一第一气动模块16设置于对应的固定侧板IOOb的外侧(也即,位于固定模块10的外围)。并且,每一第一气动模块16的定位柱160可穿过对应的固定侧板IOOb而朝向固定模块10的中央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支撑棒102以及两组第二气动模块18,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以此为限,可依据所需而弹性地改变。同样示于图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模块10的每一固定侧板IOOb进一步包含支撑棒架板lOObl。固定侧板IOOb的支撑棒架板IOObl位于固定侧板IOOb之间(也即,大体上朝向固定模块10的中央延伸)。每一支撑棒102穿过对应的支撑棒架板lOObl。换言之,每一支撑棒102的一端固定于固定主板IOOa上,每一支撑棒102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支撑棒架板IOObl而定位。请参照图3以及图4。图3为表示图I中的快速插拔模块12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表示图I中的固定模块10与快速插拔模块12的立体分解图。如图3与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接口结合机构I的快速插拔模块12包含定位前板120、多个导板120a、两导板侧板120b、多个延伸板122以及定位后板124。快速插拔模块12的导板120a固定于定位前板120。快速插拔模块12的每一第一连接器板20夹持固定于任两相邻导板120a之间。快速插拔模块12的导板侧板120b固定于定位前板120,并且导板120a位于导板侧板120b之间。快速插拔模块12的延伸板122分别连接定位前板120的边缘、导板侧板120b的边缘以及定位后板124的边缘。固定模块10的支撑棒102同时穿过导板侧板120b与定位后板124,进而使快速插拔模块12进行稳固的定位。如图4所示,在组装时,可先将快速插拔模块12放置于固定模块10的固定主板IOOa与支撑棒架板IOObl之间。同时,快速插拔模块12也会位于固定模块10的固定侧板IOOb之间。接着,再将支撑棒102依序穿过固定主板100a、定位后板124、导板侧板120b以及支撑棒架板IOObl,即可将快速插拔模块12稳固地定位于固定模块10的固定主板IOOa与支撑棒架板IOObl之间。其中,快速插拔模块12的定位后板124面对固定模块10的固定主板100a,并且快速插拔模块12的导板侧板120b面对固定侧板IOOb的支撑棒架板lOObl。藉此,在界面结合机构I的第二气动模块18设置于固定模块10的固定主板IOOa之后,即可致动快速插拔模块12的定位后板124沿支撑棒102朝向治具模块14的治具板组合142移动,致使夹持固定于任两导板120a之间的每一第一连接器板20与治具板组合14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器板22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固定于任两导板120a之间的第一连接器板20共有三排,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以此为限,可依据所需而弹性地改变。请参照图5A以及图5B。图5A为表示图I中的治具模块14与治具天板144的立 体分解图。图5B为表示图5A中的治具模块14与治具天板144的立体组合图。如图5A与图5B所示,并配合参照图I,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模块14的治具板组合142包含治具前板142a以及两治具侧板142b。治具板组合142的治具前板142a固定于治具平台140下并面对固定侧板IOOb的支撑棒架板lOObl。第二连接器板22设置于治具前板142a,并对应夹持固定于任两导板120a之间的第一连接器板20进行排列而设置。治具板组合142的两治具侧板142b固定于治具平台140下,并分别固定于治具前板142a两侧。每一固定孔142bl位于对应的治具侧板142b远离治具前板142a的一侧。在接口结合机构I的治具模块14组合至固定模块10时,治具板组合142的每一治具侧板142b抵靠固定侧板IOOb上对应的支撑棒架板lOObl,且每一固定孔142bl面对固定模块10上对应的固定侧板IOOb并对齐对应的第一气动模块16。因此,每一第一气动模块16的定位柱160可以通过对应的固定侧板IOOb并卡合至对应的固定孔142bl中,致使治具模块14与固定模块10可相互固定。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模块14的治具平台140包含针板(位于待测电路板4下,因此图未示)。治具平台140的针板电性连接至治具前板142a上的第二连接器板22。治具模块14进一步包含治具天板144。治具天板144固定于治具平台140上,用以将待测电路板4朝向治具平台140挤压,进而确保待测电路板4能够确实地电性连接至针板。待测电路板4依序经由治具平台140的针板、治具前板142a上的第二连接器板22以及夹持固定于任两导板120a之间的第一连接器板20而电性连接至外部测试主机(图未示出),藉以获得电性测试结果。同样示于图I、图5A与图5B,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模块14的治具板组合142进一步包含电连接器支撑板142d。治具板组合142的电连接器支撑板142d固定至治具平台140下以及治具前板142a背对固定模块10的固定主板IOOa的一侧。治具模块14的治具侧板142b与电连接器支撑板142d的底部各自包含卡槽142b2、142dl。另外,如图I所示,接口结合机构I进一步包含治具受压板26。接口结合机构I的治具受压板26可滑动地连接于固定模块10的固定侧板IOOb之间,并包含多个卡榫260。治具受压板26的每一^^榫260用以随治具受压板26滑动而卡合至对应的卡槽142b2、142dl中。[0043]再者,如图5A与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板组合142可进一步包含治具后板142c以及治具底板142e。治具板组合142的治具后板142c固定于治具平台140下,并正对且平行治具前板142a。治具板组合142的治具底板142e分别固定至治具侧板142b以及治具后板142c的底部,并正对且平行治具平台140。治具模块14进一步包含多个扩充电连接器32,设置于治具后板142c,并可作为额外的扩充测试途径,在此不另详述。请参照图6。图6为表示图I中的治具受压板26、线性滑轨座24以及第三气动模块28的立体分解图。如图I与图6所示,接口结合机构I进一步包含线性滑轨座24。线性滑轨座24包含座体240、滑轨242以及滑块244。线性滑轨座24的座体240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板组合100中对应的固定侧板100b。线性滑轨座24的滑轨242固定至座体240。线性滑轨座24的滑块244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242。治具受压板26固定至滑块244,进而可随滑块244相对滑轨242往复滑动。此外,接口结合机构I进一步包含第三气动模块28。第三气动模块28固定至线性滑轨座24的座体240,并可用以制动滑块244相对滑轨242滑动,致使治具受压板26随滑块244滑动而使每一^^榫260卡合至对应的卡槽142b2、142dl。如图I与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口结合机构I进一步包含微动开关30以及控制器(图未不)。界面结合机构I的微动开关30设置于固定板组合100的固定侧板IOOb其中之一。当测试人员将固定模块10朝向治具模块14移动而使每一支撑棒102穿入治具板组合142的治具前板142a,进而使每一支撑棒架板IOObl抵靠对应的治具侧板142b时,治具模块14的治具平台140恰好触发微动开关30,则微动开关30即对应地产生控制信号。接口结合机构I的控制器电性连接至微动开关30、第一气动模块16、第二气动模块18以及第三气动模块28。接口结合机构I的控制器可根据控制信号驱动第一气动模块16而使每一第一气动模块16的定位柱160卡合至对应的治具侧板142b上的固定孔142bl中,以及驱动第三气动模块28而使治具受压板26上的每一卡榫260卡合至电连接器支撑板142d以及治具侧板142b上对应的卡槽142b2、142dl中,进而使固定模块10与治具模块14相互固定。换言之,本实用新型除了藉由第一气动模块16的定位柱160卡合至对应的治具侧板142b上的固定孔142bl之外,更藉由治具受压板26上的卡榫260卡合至电连接器支撑板142d以及治具侧板142b上的卡槽142b2、142dl中,使得固定模块10与治具模块14之间具有更好的固定强度与稳定性。因此,治具模块14的抗变形强度也相对增进,进而可在第二连接器板22受第一连接器板20推挤时避免发生变形。接着,在固定模块10与治具模块14相互稳固地固定之后,控制器随即驱动固定于固定主板IOOa的第二气动装置制动快速插拔模块12而使夹持固定于任两导板120a之间的每一第一连接器板20与治具前板142a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器板22相互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接口结合机构I的控制器可以是可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但并不以此为限。由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接口结合机构主要以电连接器取代现有快速插拔模块上的双头探针,并藉以取消现有采用双头探针的快速插拔模块所必须采用的接口板。采用电连接器具有成本大幅降低、组装方便、维修容易、接触点阻值稳定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插拔模块以及治具模块都藉由固定模块上的支撑棒确实地定位。因此,当快速插拔模块朝向治具模块移动时,快速插拔模块可以受到支撑棒的导引,进而使得快速插拔模块上的第一连接器板与治具模块上的第二连接器板能够更精确地进行安装定位连接(也即,快速插拔模块与治具模块具有相同基准)。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模块除了藉由气动模块的定位柱卡合至治具模块侧边的固定孔而固定之外,更可藉由位于固定模块下方的治具受压板以卡榫的方式卡合治具模块 的底部,进而可使固定模块与治具模块之间固定更确实,并可加强治具模块的抗变形强度,藉以在第二连接器板受第一连接器板推挤时避免发生变形。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固定模块,包含 固定板组合;以及 多个支撑棒,固定至所述固定板组合; 快速插拔模块,受所述支撑棒穿过而定位,并可沿所述支撑棒相对所述固定板组合移动; 多个第一连接器板,设置于所述快速插拔模块; 治具模块,包含 治具平台;以及 治具板组合,固定于所述治具平台下,并受所述支撑棒穿过而定位,所述治具板组合具有两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治具板组合两侧,其中所述快速插拔模块位于所述固定板组合与所述治具板组合之间; 多个第二连接器板,设置于所述治具板组合,并面对所述第一连接器板; 两第一气动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组合两侧,并各自具有定位柱,每一所述定位柱用以卡合至对应的所述固定孔中;以及 第二气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组合,用以致动所述快速插拔模块沿所述支撑棒朝向所述治具板组合移动,致使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器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器板相互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组合包含 固定主板,其中所述支撑棒与所述第二气动模块固定至所述固定主板;以及 两固定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主板两侧,并平行于所述支撑棒,其中所述快速插拔模块位于所述固定侧板之间,并且每一所述第一气动模块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固定侧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插拔模块包含 定位前板; 多个导板,固定于所述定位前板,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器板夹持固定于任两相邻所述导板之间; 两导板侧板,固定于所述定位前板,其中所述导板位于所述导板侧板之间; 多个延伸板,分别连接所述定位前板的边缘以及所述导板侧板的边缘;以及 定位后板,其中所述延伸板连接所述定位后板的边缘, 其中所述支撑棒穿过所述导板侧板与所述定位后板,所述第二气动模块用以致动所述定位后板沿所述支撑棒朝向所述治具板组合移动,致使夹持固定于任两相邻所述导板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器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板相互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侧板进一步包含支撑棒架板,位于所述固定侧板之间,每一所述支撑棒穿过对应的所述支撑棒架板,所述快速插拔模块位于所述固定主板与所述支撑棒架板之间,所述定位后板面对所述固定主板,并且所述导板侧板面对所述支撑棒架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板组合包含 治具前板,固定于所述治具平台下并面对所述支撑棒架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板设置于所述治具前板;以及两治具侧板,固定于所述治具平台下,并分别固定于所述治具前板两侧,其中每一所述固定孔位于对应的所述治具侧板并面对对应的所述固定侧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板组合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电连接器支撑板,固定至所述治具平台下以及所述治具前板背对所述固定主板的一侦U,所述治具侧板与所述电连接器支撑板的底部各自包含卡槽,所述接口结合机构进一步包含治具受压板,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侧板之间,并包含多个卡榫,每一所述卡榫用以随所述治具受压板滑动而卡合至对应的所述卡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结合机构进一步包含线性滑轨座,所述线性滑轨座包含 座体,其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侧板; 滑轨,固定至所述座体;以及 至少一个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其中所述治具受压板固定至所述滑块,进而随所述滑块相对所述滑轨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结合机构进一步包含第三气动模块,用以制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滑轨滑动,致使所述治具受压板随所述滑块滑动而使每一所述卡榫卡合至对应的所述卡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结合机构进一步包含 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固定侧板其中之一,其中当所述固定模块朝向所述治具模块移动而使每一所述支撑棒架板抵靠对应的所述治具侧板时,所述治具平台恰好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并且所述微动开关对应地产生控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性连接至所述微动开关、所述第一气动模块、所述第二气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三气动模块,用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气动模块而使每一所述定位柱卡合至对应的所述固定孔中,以及驱动所述第三气动模块而使每一所述卡榫卡合至对应的所述卡槽,进而使所述固定模块与所述治具模块相互固定,所述控制器并随即驱动所述第二气动装置制动所述快速插拔模块而使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器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器板相互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口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平台包含针板,所述针板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器板,所述治具模块进一步包含治具天板,固定于所述治具平台上,用以将待测电路板朝向所述治具平台挤压而电性连接至所述针板,所述待测电路板依序经由所述针板、所述第二连接器板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器板而电性连接至外部测试主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口结合机构,该接口结合机构包含固定模块、快速插拔模块、设置于快速插拔模块的第一连接器板、治具模块、第二连接器板、第一气动模块及第二气动模块。固定模块包含固定板组合及固定至固定板组合的支撑棒。支撑棒穿过快速插拔模块。治具模块包含受支撑棒穿过的治具板组合。治具板组合具有位于两侧的固定孔。第二连接器板设置于治具板组合。第一气动模块分别设置于固定板组合两侧,并各自具有定位柱,用以卡合至固定孔。第二气动模块设置于固定板组合,用以致动快速插拔模块沿支撑棒朝治具板组合移动,致使第一连接器板与第二连接器板相互连接。
文档编号G01R1/02GK202562951SQ20122003144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曹诣, 李俊义 申请人:德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