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整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1331阅读:1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整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整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流体计量的流量计通常都没有设置整流器,但对于一些计量准确度要求高的工业设备,为提高流体流量的计量准确,也有采用在流量计的上游与流量计相连的管道内设置整流器。而目前采用的整流器是在管道内设置若干管径和长度相同的小管子,使流体流经该段管道时,分别从这些小管子及小管子间的间隙通过,使流体在经过整流器时的流动状态得到调整趋于平稳,有利于计量的准确性得到提高。但是由于现有组成整流器的小管子的长度是所设管道管径的:Γ30倍,即设备管道的管径为100_,整流器小管子的长 度就要为30(T3000mm,因整流器的长度太长,也不能安装到流量计中,只有外接在流量计的上游端。而这种长度较长的整流器,还可以造成流体的通过截面积缩小后,从较长的小管子下游端流出时产生短暂的射流状态,影响整流效果,所以这种结构的整流器,体积较大,采用的材料较多,成本高,并且要增多管道的安装连接环节,同时也增加了因连接密封性不好的泄露隐患,而且采用这种结构的整流器其计量仍存在7%左右的误差,计量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闻。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计量精度高且有效消除畸变流体干扰的气体整流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整流器,包括整流筒体,所述整流筒体上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该整流筒体的入口端装设有第一整流元件,靠近所述第一整流元件内端装设有第一导流元件,该第一导流元件内端装设有第二整流元件,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为圆环结构,圆环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整流片,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整流元件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根均匀分布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部件嵌入式安装在整流筒体内构成一体化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成本低,且能够有效消除畸变流体干扰,从而提高计量精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上设置四根加强筋,且这四根加强筋与第二整流元件一体设置,所述四根加强筋构成“十”字形结构。通过本设置,结构更加合理,整流效果最好。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整流筒体的出口端装设有第二导流元件,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与第二导流元件之间装设有表芯支座和叶轮,所述叶轮安装在表芯支座与第二导流元件之间,且叶轮可转动配合于表芯支座上。通过本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计量精度更高。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第一导流元件、第二整流元件、表芯支座和第二导流元件均与整流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本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且部件采用固定连接使本实用新型构成了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对第一整流元件与第二整流元件的结构的合理设计和两整流元件结构位置的合理安排,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有效消除畸变流体干扰,与传统流量计相比,这一设计可以达到原两倍直管段的整流效果。保证在非理想的流量计安装条件下,能够高精度的计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整流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整流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体整流器,包括整流筒体1,所述整流筒体I上具有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该整流筒体I的入口端11装设有第一整流元件2,靠近所述第一整流元件2内端装设有第一导流元件3,该第一导流元件3内端装设有第二整流元件4,所述第一整流元件2为圆环结构,圆环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整流片21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整流效果好,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的整流片21相间均匀分布在圆环内表面上,且整流片21 —端与圆环一体设置,另一端一起形成一个空心的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整流元件4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整流元件4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根均匀分布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加强筋41。所述第二整流元件4上可以设置多根加强筋41,如绕圆周均匀分布八根加强筋,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优选的是设置四根加强筋41,且这四根加强筋41与第二整流元件4 一体设置,所述四根加强筋41构成“十”字形结构。所述整流筒体I的出口端12装设有第二导流元件7,所述第二整流元件4与第二导流元件7之间装设有表芯支座5和叶轮6,所述叶轮6安装在表芯支座5与第二导流元件7之间,且叶轮6可转动配合于表芯支座5上。所述第一整流元件2、第一导流元件3、第二整流元件4、表芯支座5和第二导流元件7均与整流筒体i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计与安排,不仅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成本,且与传统流量计相比,这一设计可以达到原两倍直管段的整流效果。保证在非理想的流量计安装条件下,能够高精度的计量。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整流器,包括整流筒体,所述整流筒体上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该整流筒体的入口端装设有第一整流元件,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整流元件内端装设有第一导流元件,该第一导流元件内端装设有第二整流元件,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为圆环结构,圆环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整流片,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整流元件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根均匀分布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上设置四根加强筋,且这四根加强筋与第二整流元件一体设置,所述四根加强筋构成“十”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筒体的出口端装设有第二导流元件,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与第二导流元件之间装设有表芯支座和叶轮,所述叶轮安装在表芯支座与第二导流元件之间,且叶轮可转动配合于表芯支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气体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第一导流元件、第二整流元件、表芯支座和第二导流元件均与整流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整流器,包括整流筒体,所述整流筒体上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该整流筒体的入口端装设有第一整流元件,靠近所述第一整流元件内端装设有第一导流元件,该第一导流元件内端装设有第二整流元件,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为圆环结构,圆环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整流片,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整流元件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根均匀分布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计量精度高且有效消除畸变流体干扰的良好效果。
文档编号G01F1/28GK202471140SQ20122006089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3日
发明者姚海滨, 林景殿, 章圣意, 肖云巩 申请人:浙江苍南仪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