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1370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属于电力系统计量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进展,作为用户端的智能电表的需求大幅度地增长。根据国网公司的要求,利用5年时间(2010 2014),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采集系统,居民用户信息采集得到大规模应用。然而,与每年承担如此之大电能表检定量的现状相矛盾的是,目前电能表检定方式绝大部分仍然是传统方式,人工环节多,效率低下,所以建设自动化流水检测线成为了国网省公司的头等大事。但是,由于智能电能表在结构以及尺寸方面的不统一,尤其是三相智能电能表分为两种接线方式直通式接入和经互感器式接入,如图1和图2所示,两者之间的结构和尺寸差异,严重影响了自动化检测的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统一、工艺优良和节约成本的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包括接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为11个,分为4组,其中前3组为每3个接线孔组成一组,第4组为2个接线孔。前述的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3组接线孔的布局分别为I个接线孔在上部,2个接线孔在下部,且下部2个接线孔圆心之间的距离为20mm ;所述第4组接线孔的布局为2个接线孔并列,圆心间距为10mm。前述的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接线孔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5. 5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设计,把原智能电能表上的直通式接线端子座和经互感器式接线端子座二者接线尺寸相统一,这样在用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定智能表时无需对原来的自动化流水线的接驳底座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检定效率,实现自动化检测零延时,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次数,降低了自动化线的综合运行成本。

图1是原端子座尺寸未统一前经互感器式接线端子座的示意图;图2是原端子座尺寸未统一前直通式接线端子座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自动化线检定底座的配合示意图。图中各主要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端子座;2.自动化线的检定底座;3.接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包括接线孔3,通用接线端子座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以及尺寸,包括接线孔的大小、位置、间距以及布局均相同。所述接线孔3为11个,分为4组,其中前3组为每3个接线孔组成一组,第4组为2个接线孔。所述前3组接线孔的布局分别为I个接线孔在上部,2个接线孔在下部,且下部2个接线孔圆心之间的距离为20mm ;所述第4组接线孔的布局为2个接线孔并列,圆心间距为10mm。所述每组接线孔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5.5mm。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I与自动化线检定底座2相配合的示意图。使用本实用新型后不用更换图4中的自动化线的检定底座2,所以能有效提高检定效率,降低成本。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实用新型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包括接线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孔为11个,分为4组,其中前3组为每3个接线孔组成一组,第4组为2个接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3组接线孔的布局分别为I个接线孔在上部,2个接线孔在下部,且下部2个接线孔圆心之间的距离为20mm ;所述第4组接线孔的布局为2个接线孔并列,圆心间距为 10mn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接线孔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5. 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通式和经互感器式智能电能表通用接线端子座,包括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为11个,分为4组,其中前3组为每3个接线孔组成一组,第4组为2个接线孔。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把原智能电能表上的直通式接线端子座和经互感器式接线端子座二者接线尺寸相统一,这样在用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定智能表时无需对原来的自动化流水线的接驳底座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检定效率,实现自动化检测零延时,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次数,降低了自动化线的综合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G01R35/04GK202854194SQ20122055115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黄奇峰, 徐晴, 纪峰, 郭兴昕, 鲍进 申请人: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