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5829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断电检测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生活所倚赖。然而,在量产各式电子产品之前,皆需要经过大量的精密检测,以确保其效能。再者,从电子产品的生产到消费者使用,涉及多阶段的检测环节。但是,在现有检测技术中,仍需使待测电子产品于各阶段检测时维持通电,而针对需多站检测的量产过程,维持待测电子产品的通电增加了耗电,且可能缩短待测电子产品的储能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可使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可具有多个段位的导通检测状态或断电检测状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包括断电舌片、绝缘片、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断电舌片具有多个第一破孔,所述多个第一破孔沿第一方向排列。绝缘片具有第二破孔,而储能组件夹置于断电舌片与绝缘片之间。第一导电件设置在断电舌片的上方,且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导电弹片。第一导电弹片能经由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破孔之一抵靠于储能组件的第一电极。第二导电件设置在绝缘片的下方,且第二导电件具有第二导电弹片,而第二导电弹片经由所述第二破孔抵靠于储能组件的第二电极。断电舌片能沿第一方向滑动,以切换对应于第一导电弹片的所述多个第一破孔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导电弹片能经由对应的第一破孔抵靠于储能组件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导电弹片经由第二破孔抵靠于储能组件的第二电极。藉此,使用者可经由抽拉以滑动断电舌片,以通过断电舌片断开储能组件与第一导电弹片的接触,并通过断电舌片上的第一破孔使储能组件与第一导电弹片的接触,从而实现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的断电与导通检测状态。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于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2是绘示依据图1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于导通检测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绘示依据图1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于断电检测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图4 是绘示依据图1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于另一段位的导通检测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于下文将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且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同时参照图1,图1是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于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包括断电舌片100、绝缘片200、第一导电件300以及第二导电件400,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用以设置储能组件2。具体而言,断电舌片100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d排列的第一破孔111,绝缘片200具有第二破孔201,而储能组件2夹置于断电舌片100与绝缘片200之间。第一导电件300设置在断电舌片100的上方,且第二导电件400设置在绝缘片200的下方。再者,第一导电件300具有第一导电弹片310,而第二导电件400具有第二导电弹片410。第一导电弹片310能经由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破孔111之一抵靠于储能组件2的第一电极21,而第二导电弹片410经由第二破孔201抵靠于储能组件2的第二电极22。值得注意的是,断电舌片100能沿第一方向d滑动,以切换对应于第一导电弹片310的所述多个第一破孔111之一。另外,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还包括基板500,基板500用以设置第二导电件400、绝缘片200、断电舌片100与第一导电件300。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储能组件2可为单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Lithium-1on)、镍镉电池(N1-Cd)、镍氢电池(N1-MH),或是由多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battery pack)。于本实施例中,储能组件2例如为钮扣电池(buttoncell battery),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储能组件2的种类是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实际需求而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断电舌片100为大致长条状的绝缘片体,例如为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片体。断电舌片100具有两相对且平行设置的侧边SI,且断电舌片100具有第一端IOOa以及第二端100b,第一端IOOa为长条状断电舌片100的短边端,而第二端IOOb相对·于第一端100a。断电舌片100与第一导电件300大置平行设置,具体而言,断电舌片100下表面与第一电极21上表面大致平行,断电舌片100上表面与第一导电件300下表面大致平行。断电舌片100的宽度(即两侧边SI的最大间距)与储能组件2的外径大致相等,而断电舌片100的长度(即两侧边SI的最大长度)大于第一导电件300、储能组件2、绝缘片200与第二导电件400的长度,也就是说,断电舌片100的第一端IOOa的至少局部可不被第一导电件300与储能组件2覆盖而裸露。断电舌片100具有多个第一破孔111,且所述多个第一破孔111沿第一方向d排列。于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破孔111的形状皆为圆形,多个第一破孔111设置于断电舌片100的第二端100b。第一方向d大致平行于断电舌片100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方向d大致平行于断电舌片100的两侧边SI。具体而言,多个第一破孔111皆位于断电舌片100的中心轴(图未绘示),意即,第一破孔111的中心至两侧边SI的垂直距离皆大致相等。多个第一破孔111的形状与尺寸皆能配合第一导电弹片310,使第一导电弹片310的至少局部能穿过第一破孔111。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破孔111的形状、尺寸、数量或设置位置是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实际需求而设计,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中,断电舌片100还可包括多个侧边缺121、抽拉部130以及滑动部140。多个侧边缺121分别位于断电舌片100的两侧边SI,侧边缺121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破孔111的位置。于本实施例中,侧边缺121的形状皆为大致三角形,而每个侧边缺口 121具有内凹的尖角。分别位于两侧边SI的侧边缺口 121两两相对应,且两对应的侧边缺口 121的尖角的连线(图未绘示)大致互相平行。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动时,侧边缺口 121可用以作为对位标识,以指示断电舌片100与第一导电件300或储能组件2的相对位置。抽拉部130位于断电舌片100的第一端100a。于本实施例中,抽拉部130为断电舌片100第一端IOOa的延伸。值得一提的是,如上所述,由于断电舌片100的长度大于第一导电件300、储能组件2、绝缘片200与第二导电件400的长度,因此抽拉部130能不被第一导电件300与储能组件2覆盖而裸露,且突出于基板500侧缘S2。滑动部140位于断电舌片100的第二端100b。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第一破孔111可位于滑动部140上。于本实施例中,滑动部140为断电舌片100第二端IOOb的延伸,滑动部140的形状为大致长条形状,且具有两相对且平行设置的侧边。滑动部140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断电舌片100的延伸方向,且滑动部140大致位于断电舌片100的所述中心轴上。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断电舌片100以及断电舌片100的多个第一破孔111与多个侧边缺口 121可由绝缘平板经一次或多次冲压(stamping)而形成。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断电舌片100的抽拉部130以及滑动部140可以是由多个构件结合而成,且皆可为绝缘平板。举例来说,在制造断电舌片100以前,抽拉部130以及滑动部140可皆为彼此分离的独立构件,而在制造断电舌片100的过程中,可将抽拉部130以及滑动部140与断电舌片100的主体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断电舌片100,其中上述结合的手段可以是胶黏。如图1所示,绝缘片200为大致方形的片体,绝缘片200的尺寸与形状是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实际需求而设计,例如依据储能组件2或第二导电件400的尺寸与形状而设计,使绝缘片200能大致覆盖储能组件2或第二导电件400。绝缘片200具有第二破孔201,第二破孔201位于绝缘片200的中心位置。此外,储能组件2夹置于断电舌片100与绝缘片200之间。第一导电件300设置在断电舌片100的上方,第一导电件300具有第一导电弹片310,而第一导电弹片310能经由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破孔111之一抵靠于储能组件2的第一电极21。如图1所示,第一导电件300为大致圆形的金属片体,第一导电件300的尺寸与形状大致对应于储能组件2的尺寸与形状。第一导电件300的中心位置具有第一开口 301,第一开口 301的尺寸略大于第一破孔111的尺寸。第一导电弹片310为大致三角形状的金属片体,且第一导电弹片310设置于第一开口 301内。也就是说,第一导电弹片310为第一开口 301周围的金属片体朝第一开口 301内部延伸而形成,且第一导电弹片310呈向下倾斜。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弹片310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一方向d。详细而言,第一导电弹片310具有连接端以及第一抵靠端311,第一导电弹片310经由所述连接端设置于开口周围,而第一抵靠端311相对于所述连接端。 再者,第一导电件300还可包括限位穿孔302,其中断电舌片100的滑动部140可穿设于限位穿孔302。限位穿孔302的宽度及形状对应于滑动部140的宽度及形状,使滑动部140可穿设于限位穿孔302,并且在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动时,滑动部140能经由限位穿孔302滑动,且使滑动部140仅能于第一方向d上发生位移。藉此,在使用者通过抽拉部130将断电舌片100于第一导电件300与储能组件2之间抽拉,使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动时,限位穿孔302与滑动部140可确保多个第一破孔111仅能大致于第一方向d上发生位移。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300还可包括两个夹置部320,夹置部320夹置于断电舌片100的两侧边SI。两个夹置部320使得断电舌片100、储能组件2的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及绝缘片200能定位在基板500上而不会产生移位或晃动的情形。夹置部320并可卡固于基板500上的固定孔501,使第二导电件400、绝缘片200、储能组件2、断电舌片100以及第一导电件300设置于基板500上时,通过夹置部320的高度使第一导电件300与基板500上表面维持一间距,以使第一导电件300与第二导电件400能紧密地夹持断电舌片100、储能组件2及绝缘片200。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300还可包括第一导电部330,第一导电部330设置于夹置部320的外侧。第一导电部330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电弹片310,以提供电性连接至外部组件(图未绘示)。第二导电件400设置在绝缘片200的下方,第二导电件400具有第二导电弹片410,而第二导电弹片410经由第二破孔201抵靠该储能组件2的第二电极22。如图1所示,第二导电件400为金属片体,第二导电件400具有第二开口 401,第二开口 401的尺寸略大于第一破孔111的尺寸。第二导电弹片410为大致三角形状的金属片体,且第二导电弹片410设置于第二开口 401内。也就是说,第二导电弹片410为第二开口 401周围的金属片体朝第二开口 401内部延伸而形成,且第二导电弹片410向上倾斜。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弹片410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d。第二导电弹片410具有连接端以及第二抵靠端411,第二导电弹片410经由所述连接端设置于开口周围,第二抵靠端411相对于所述连接端。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400还可包括第二导电部420,第二导电部420为金属片体的延伸,第二导电部420设置于第二导电件400 —端且电性连接 于第二导电弹片410,以提供电性连接至外部组件(图未绘示)O于本实施例中,绝缘片200还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导电件400还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402,而基板500还可具有至少一个定位柱510。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定位孔402以及定位柱510的位置、尺寸相对应,使第二导电件400与绝缘片200依序迭置于基板500上时,定位柱510能穿过第一定位孔202与第二定位孔402,以固定第二导电件400与绝缘片200于基板500上。藉此,在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动的状态下,第二导电件400、绝缘片200与第一导电件300皆能稳固设置于基板500的固定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导电弹片310与第二导电弹片410皆能稳固设置于固定位置,使第一导电弹片310与储能组件2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移位。因此,当侧边缺121位于对位基准时,意即侧边缺121对准于基板500侧缘S2时,可确保第一导电弹片310能对应于第一破孔111的位置而穿过第一破孔11,以经由第一破孔111抵靠于第一电极21。另外,可确保第二导电弹片410能对应于第二破孔201的位置,以经由第二破孔201抵靠于第二电极22。接着,请参考图2至图4,图2是绘示图1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于导通检测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绘示依据图1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于断电检测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而图4是绘示依据图1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于另一段位的导通检测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至图4所示,断电舌片100能沿第一方向d滑动,以切换对应于第一导电弹片310的所述多个第一破孔111之一。请参考图2,如图2所示,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在导通的检测状态下,通过第一导电弹片310施予第一抵靠端311的复位弹力,使得第一抵靠端311能外张并穿过第一破孔111,经由第一破孔111抵靠于第一电极21。接着,可将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动并使多个侧边缺121的一对准于基板500的侧缘S2,此时,即完成储能组件2与外部的导通。另外,请参考图3,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在断电的检测状态下,通过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动,使所述第一破孔111远离于第一抵靠端311的位置时,可将第一抵靠端311往上撑开以分离于储能组件2的第一电极21。通过第一抵靠端311的尾端呈向上翘起的设计,使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动时,断电舌片100能轻易滑入第一导电弹片310下方。因此,第一导电弹片310能被略为向上撑开,此时,断电舌片100的隔离部(即断电舌片100的两两第一破孔111间的片体)可夹置于第一导电弹片310以及第一电极21之间,以电性绝缘第一导电件300与第一电极21,使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呈断电检测状态。接着,如图4所示,使用者可继续抽拉滑动部140,使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继续滑动。此时,断电舌片100的所述隔离部可远离于第一抵靠端311的位置,而第一导电弹片310能外张并穿过第一破孔111,经由第一破孔111抵靠于第一电极21。接着,将断电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动并使多个侧边缺口 121的一对准于基板500的侧缘S2,此时,即再次完成储能组件2与外部的导通。当然,在设计上,第一导电件300的第一导电弹片310及第二导电件400的第二导电弹片410的数量也可各为一个或二个以上,使断电舌片100在沿第一方向d滑动时,确保第一导电件300能通过第一导电弹片310接触于第一电极21,而第二导电件400通过第二导电弹片410接触于第二电极22,以确保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的导通或断电检测状态。综上所述,根据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通过第一导电弹片310能经由对应的第一破孔111抵靠于储能组件2的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导电弹片410经由第二破孔201抵靠于储能组件2的第二电极22,可达成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与储能组件2的导通。藉此,使用者可经由抽拉以滑动断电舌片100,以通过断电舌片100断开储能组件2与第一导电弹片310的接触,或通过断电舌片100上的第一破孔111使储能组件2与第一导电弹片310的接触,从而实现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的断电与导通检测状态。再者,上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利用断电舌片100具有多个第一破孔111的设计,并利用断电舌片100能沿第一方向d滑动,以切换对应于第一导电弹片310的第一破孔111,使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可具有多个段位的导通检测状态或断电检测状态。另外,上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可利用断电舌片100的多个侧边缺口 121,指示第一破孔111与第一导电弹片310的相对位置,以于用户经由抽拉以滑动断电舌片100时,可提醒使用者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I目前的导通检测状态或断电检测状态,以实现第一破孔111与第一导电弹片310的对应,确保每一个段位的导通检测状态的导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关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在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用以设置储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断电舌片,具有多个第一破孔,该些第一破孔沿第一方向排列; 绝缘片,具有第二破孔,其中该储能组件夹置于该断电舌片与该绝缘片之间; 第一导电件,设置在该断电舌片的上方,该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导电弹片,该第一导电弹片能经由对应的该些第一破孔之一抵靠于该储能组件的第一电极;以及 第二导电件,设置在该绝缘片的下方,该第二导电件具有第二导电弹片,该第二导电弹片经由该第二破孔抵靠于该储能组件的第二电极; 其中,断电舌片能沿该第一方向滑动,以切换对应于该第一导电弹片的该些第一破孔之一 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断电舌片包括: 多个侧边缺口,分别位于该断电舌片的两侧边,该些侧边缺口的位置对应于该些第一破孔的位置; 抽拉部,位于该断电舌片的第一端;以及 滑动部,位于该断电舌片的第二端,其中部分该些第一破孔位于该滑动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件包括: 两个夹置部,夹置于该断电舌片的两侧边; 限位穿孔,其中该滑动部穿设于该限位穿孔;以及 第一导电部,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导电弹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穿孔的宽度对应于该滑动部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基板,用以设置该第二导电件、该绝缘片、该断电舌片与该第一导电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两个固定孔,该些夹置部穿过该些固定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括至少一定位柱,而该绝缘片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该定位柱穿过该第一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定位孔,该定位柱穿过该第二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件包括: 第二导电部,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导电弹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弹片具有第一抵靠部,以抵靠于该储能组件的该第一电极,该第一抵靠部的尾端向上翘起。
专利摘要一种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包括断电舌片、绝缘片、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断电舌片具有多个第一破孔,所述多个第一破孔沿第方向排列。绝缘片具有第二破孔,而储能组件夹置于断电舌片与绝缘片之间。第一导电件设置在断电舌片的上方,且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导电弹片。第一导电弹片能经由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破孔之一抵靠于储能组件的第一电极。第二导电件设置在绝缘片的下方,且第二导电件具有第二导电弹片,而第二导电弹片经由所述第二破孔抵靠于储能组件的第二电极。断电舌片能沿第一方向滑动,以切换对应于第一导电弹片的所述多个第一破孔之一。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3101542SQ20122072986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陈万山, 何秀定, 徐华 申请人: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