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接收机的斜视sar欺骗干扰方法

文档序号:618736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基于分布式接收机的斜视sar欺骗干扰方法
【专利摘要】基于分布式接收机的斜视SAR欺骗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干扰机和接收机分别截获雷达信号,分析SAR信号参数;计算各接收机到干扰机的延时差;根据延时差及接收机的位置坐标计算延时系数;设计虚假场景的位置分布,利用延时系数计算虚假场景各点相对应的延时差;利用延时差对截获的雷达信号进行干扰调制,生成欺骗干扰信号并转发,对方雷达得到真实场景雷达信号与虚假场景欺骗干扰信号叠加的欺骗干扰信号。本发明将SAR参数进行整体化计算,克服了现有电子侦察技术对SAR参数侦查精度不高、参数侦查误差引起虚假场景散焦造成降低欺骗干扰效果的不足,避开对SAR斜视角的侦查估计的难题,具有实现简单,效率高,逼真度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基于分布式接收机的斜视SAR欺骗干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信号处理中的SAR欺骗干扰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以下简称SAR)的干扰技术可分为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压制式干扰原理相对简单,是采用大功率随机噪声对真实的SAR信号进行“覆盖”,降低回波信噪比,使SAR无法成像,但压制式干扰对干扰机的功率要求很高。欺骗式干扰是在侦察得到对方SAR信号的中心频率、调频率、带宽等关键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模拟雷达回波或者回波转发等方式对SAR系统进行干扰,虽然干扰原理相对复杂,但灵活性高,同时也降低了对干扰机功率的要求。
[0003]SAR欺骗式干扰可以使得对方SAR系统获得的回波信号中包含欺骗信息,从而使成像结果中出现虚假干扰场景,达到“以假乱真”的干扰效果和对真实目标进行隐藏、保护的目的。但是欺骗干扰的干扰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侦察系统的精度。以现有的侦查手段,SAR到虚假场景的距离、SAR运行速度、脉冲重复频率(PRF)以及斜视角等参数很难被精确侦查到,如果侦查到的SAR信号参数误差很大,将会导致欺骗干扰的虚假场景散焦,影响干扰效果。
[0004]Guang Yang, Shao-bin Li 等在文献“SAR COUNTER DECEPTION JAMMING BASED ONRADIOMETRIC CALIBRATION”(Radar Conference, 2009IET International, 20-22April2009:1-4冲使用了一种斜视SAR的欺骗干扰方法,得到很好的干扰效果,但是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其是在SAR参数精确侦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文献中并没有考虑对斜视角的精确侦查。
[0005]Feng Zhou, Bo Zhao 等在文献“A Large Scene Deceptive JammingMethod for Space-Borne SAR”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SENSING, VOL.51,N0.8,AUGUST2013:4486-4494)中提出了一种大场景空间 SAR 欺骗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大的欺骗场景模板分割成多个子模板分别与截获信号进行卷积实现欺骗干扰,再将所有卷积后的子模板合并,从而实现大场景的欺骗干扰。但是,该方法也是在对SAR参数进行精确侦查的基础上实施的,当参数误差较大时,没有充分考虑参数侦查误差对干扰效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接收机的斜视模式下合成孔径雷达的欺骗干扰方法,能够在对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中得到较好的聚焦效果,从而实现对合成孔径雷达的有效欺骗干扰。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8]基于分布式接收机的斜视SAR欺骗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9]步骤1、利用干扰机和接收机分别截获雷达信号,获取SAR信号参数;
[0010]通过干扰机O及P个接收WA1截获雷达时域信号,分别得到以距离为行向量、以方位为列向量的雷达信号数据sdt" ta)和sA1(k,ta),对雷达信号数据进行分析,获取SAR信号参数;其中,s0 (tr,tj为干扰机截获的雷达信号数据,sA1 (t" ta)表示第I个接收机截获的雷达信号数据,1=1, 2,-,P, P ^ 2,仁为距离向快时间,、为方位向慢时间;
[0011]步骤2、通过截获的信号计算接收机到干扰机的延时差;
[0012]根据截获的雷达信号数据,计算各接收机截获信号相对于干扰机截获信号的延时差;
[0013]Δ T1 (ta) =max {xcorr [s0 (tr, ta), sA1 (tr, ta) ]};
[0014]其中,XCOrr[.]表示相关运算,AT1Ua)表示第I个接收机截获信号相对于干扰机截获信号的延时差,1=1,2,…,P ;
[0015]步骤3、根据延时差及接收机的位置坐标计算延时系数b ;
[0016]b=A_1 Δ T (ta),
[0017]其中,A为接收机的位置矩阵,A—1表示对位置矩阵A求逆运算,AT(ta)表示所有的接收机截获信号相对于干扰机截获信号的延时差集合;
[0018]步骤4、设计虚假场景,根据虚假场景点位置及延时系数计算虚假场景中各点与干扰机的延时差AT' NX1 ;
[0019]设定虚假场景中N个点的位置分布为
【权利要求】
1.基于分布式接收机的斜视SAR欺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干扰机和接收机分别截获雷达信号,获取SAR信号参数; 通过干扰机O以及P个接收机A1截获雷达时域信号,分别得到以距离为行向量、以方位为列向量的雷达信号数据sdt" ta)和sA1(k,ta),对雷达信号数据进行分析,获取SAR信号参数,其中,S()(t"ta)为干扰机截获的雷达信号数据,sA1 (t"ta)表示第I个接收机截获的雷达信号数据,1=1, 2,-,P, P ^ 2,仁为距离向快时间,、为方位向慢时间; 步骤2、通过截获的信号计算接收机到干扰机的延时差; 根据截获的雷达信号数据,分别计算各接收机截获信号相对于干扰机截获信号的延时差;
Δ T1 (ta) =max {xcorr [s0 (tr, ta),sA1 (tr, ta) ]}; 其中,XCOrr[.]表示相关运算,AT1Ua)表示第I个接收机截获信号相对于干扰机截获信号的延时差,1=1,2,…,P ; 步骤3、根据延时差及接收机的位置坐标计算延时系数b ; b=A^AT(ta), 其中,A为接收机的位置矩阵,A—1表示对位置矩阵A求逆运算,AT(ta)表示所有接收机截获信号相对于干扰机截获信号的延时差集合; 步骤4、设计虚假场景,根据虚假场景点位置及延时系数计算虚假场景中各点对应的延时差 AT' NX1; 设定虚假场景中N个点的位置分布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接收机的斜视SAR欺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得到SAR信号参数为雷达载频f。`。
【文档编号】G01S7/38GK103675769SQ20131066139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周峰, 赵博, 崔乐园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