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9903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包括直板和从其延伸而出的上、下横板,各板上分别刻有直尺刻度,下横板上还开有悬挂吊线锤的悬挂孔。该测量尺可以同时满足对合线拟合度、余量堪划、100对合线检查和TTY型材检查的测量需要,取得高测量精度,极大地简化了工作复杂性和操作难度,并形成有效的标准化作业,减少因临时性制作工装而带来的材料浪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测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用于检测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的测量尺。
【背景技术】
[0002]在船舶生产建造中,内外壳片体组装时需要对两者间的对合线的拟合度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在每个检测点进行多次的吊线锤测定,同时需要结合该检测点的具体结构制作临时的配套工装,用其与吊线锤配合以进行检测工作。这使得检测工作十分繁琐和复杂,专用的工装工具无法形成标准化,既难以保证其检测精度,又大量的增加了制作成本和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影响现场环境,导致管理困难。
[0003]另外,船舶建造时需要进行船板余量堪划和100对合线检查,现有的检测方法是使用卷尺进行测量,但由于壳板边存在坡口,卷尺沿坡口测量会极大地影响测量精度,取得错误数据,甚至影响船舶的性能。
[0004]还有,球扁钢与壳板片体结合而成的TTY型材,为确保安装准确性,需要对其安装角度进行检查,现有的检测方法是使用较为大型而笨重的角尺进行测量,该种角尺不便于携带和使用,操作复杂且难以保证精度。同时,TTY型材安装时与板幅间常出现端差现象,现今尚无专用的量取偏差值的工具,只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临时性地选用多种工具配合测量,不能形成标准的测量方法,且精度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形成有效测量标准化且测量精度高的测量尺,以满足对合线拟合度的测量需要,提高测量精度,减少资料浪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包括直板,分别从直板的中部和下端部延伸而出的垂直于直板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上、下横板间设置可卡入板体的卡口,上横板的下板边和下横板的上板边均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两刻度的零位位于同一垂线上,下横板上还设置有悬挂吊线锤的悬挂孔。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上、下横板平行地分别从直板的中部和下端部延伸而出,两者间形成了一个卡口,当进行对合线拟合度测量时,将卡口卡入内壳板,上横板的下板边抵紧在内壳板的上平面,同时,吊线锤悬挂于下横板的悬挂孔上,将吊线锤自然垂下并使其圆锥顶对准外壳板上的纵横对合线交点,则可读取上横板的下板边对应内壳板的纵横对合线交点的刻度值,再将此数值与下横板上与吊线锤相对应的数值作比较,可以得出对合线拟合度的偏差值。使用该测量尺,可以满足对合线拟合度的测量需要,取得高测量精度,极大地简化了工作复杂性和操作难度,并形成有效的标准化作业,减少因临时性制作工装而带来的材料浪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0008]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上横板的上板边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下横板的外侧板边和直板的外侧板边也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且两刻度的零度刻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9]上横板平行地从直板的中部延伸而出,使得上横板的上板边和直板的上端部之间存在一个直角卡口,当进行余量堪划和100对合线检查时,将直角卡口卡在测量点,则可直接从上横板的上板边读取测量值。对于TTY型材的端差测量,将测量尺的直板的外侧抵紧在球扁钢与壳板片体的连接线上,下横板和直板的外侧板边刻度置于TTY型材的端部,分别读取下横板和直板的外侧板边刻度值,将这两个刻度值进行比较,则可得出其偏差值。使用该测量尺,除满足对合线拟合度的测量之外,还可以同时满足余量堪划、100对合线检查和TTY型材检查的测量工作,使得测量尺可一尺多用,极大地提高了其适用性,并形成有效的标准化作业,减少材料的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所示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的反面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所示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的对合线拟合度测量示意图。
[0013]图4是图1所示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的端差测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包括直板1,分别从直板I的中部和下端部延伸而出的垂直于直板I的上横板2和下横板3,上、下横板间设置可卡入板体的卡口 11,上横板2的下板边和下横板3的上板边均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两刻度的零位位于同一垂线上,下横板3上还设置有悬挂重垂线的悬挂孔4 ;上横板2的上板边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下横板3的外侧板边和直板I的外侧板边也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且两刻度的零度刻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5]如图3所示,上横板2、下横板3平行地分别从直板I的中部和下端部延伸而出,两者间形成了一个卡口 11,当进行对合线拟合度测量时,将卡口 11卡入内壳板12,上横板2的下板边抵紧在内壳板12的上平面,同时,吊线锤14通过穿过测量尺上的悬挂孔4的吊绳与测量尺连接,将吊线锤14自然垂下并使其圆锥顶对准外壳板13上的纵横对合线交点A’,则可读取上横板2的下板边对应内壳板12的纵横对合线交点A的刻度值,再将此数值与下横板3上与吊线锤14相对应的刻度点B的刻度值作比较,可以得出对合线拟合度的偏差值。
[0016]如图1所示,上横板2的上板边和直板I的上端部之间存在一个直角卡口 15,当进行余量堪划和100对合线检查时,将直角卡口 15卡在测量点,则可直接从上横板2的上板边读取测量值。
[0017]如图4所示,对于TTY型材的端差测量,将测量尺的直板I的外侧抵紧在球扁钢16与壳板片体17的连接线上,下横板3和直板I的外侧板边刻度置于TTY型材的端部,分别读取下横板3和直板I的外侧板边刻度值,将这两个刻度值进行比较,则可得出其偏差值。
[0018]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可以同时满足对合线拟合度、余量堪划、100对合线检查和TTY型材检查的测量需要,取得高测量精度,极大地简化了工作复杂性和操作难度,并形成有效的标准化作业,减少因临时性制作工装而带来的材料浪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0019]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悬挂孔4与下横板3的上板边的零度刻度线位于同一垂线上。将下横板刻度在吊线锤所指的垂线方向处设置零刻度,则上横板下板边的零刻度位于同一垂线上,在进行对合线拟合度测量时可直接读取上横板的刻度值,即为偏差值,无需再进行上、下刻度的计算,使得操作更加简便。
[0020]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直板I的下端部外边角处开有向内凹陷的凹口 5。在船体结构上,不同部件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方式完成,在其连接处会形成凸起的焊脚,这导致直角尺无法完全贴合在测量结构上,影响测量精度;还有的船体连接结构,有部分部件会从连接处凸出,或其连接处存在其它部件,这也导致直角尺无法进行有效的测量,通过在测量尺的下端部边角处设置凹口,可避开船体结构上的焊脚或其它部件,从而有效、准确地进行测量。
[0021]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直板I位于上横板2之上的部分宽度小于中间部分,且该部分的外侧与中间部分的外侧位于同一垂线上。直板上端部的宽度较小,可增大上横板的上板边的长度,由此增加其测量范围。
[0022]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测量尺的正、反两面刻有对称的刻度线。如图1、2所示,测量侧的两面均刻有刻度线,可以更加方便地根据具体结构进行测量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板(1),分别从直板(O的中部和下端部延伸而出的垂直于直板(I)的上横板(2)和下横板(3),上、下横板间设置可卡入板体的卡口(11),上横板(2)的下板边和下横板(3)的上板边均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两刻度的零位位于同一垂线上,下横板(3)上还设置有悬挂重垂线的悬挂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上横板(2)的上板边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下横板(3)的外侧板边和直板(I)的外侧板边也刻有测量长度的直尺刻度,且两刻度的零度刻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悬挂孔(4)与下横板(3)的上板边的零度刻度线位于同一垂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直板(I)的下端部外边角处开有向内凹陷的凹口( 5 )。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直板(I)位于上横板(2)之上的部分宽度小于中间部分,且该部分的外侧与中间部分的外侧位于同一垂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船舶内外壳片体对合线拟合度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测量尺的正、反两面刻有对称的刻度线。
【文档编号】G01B5/00GK203518893SQ20132057123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叶彬, 张松奇 申请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