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1028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包括:内壳,所述外壳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相对应的另一端封闭;外壳,内部有一贯通孔,所述外壳套装在内壳外,外壳内靠近内壳封闭一端安装有康铜片;康铜片下端安装有纯铜板;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内填入有隔热涂料;后盖,所述后盖安装于内壳开口一端,后盖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在进水口上;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安装在出水口上;第一康铜丝,第二康铜丝分别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并缠绕在康铜片的小槽上;第一纯铜丝,第二纯铜丝分别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第一纯铜丝缠绕在纯铜板的小槽上;第二纯铜丝缠绕在内壳封闭端的小槽上。
【专利说明】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热阻热流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热流探头和热沉之间形成一个热电偶,用于冷却的液体温度和热沉温度形成一个热电偶,通过检测仪器测量两个热电偶的电压信号,得出热流量和温度。这种测量方式精确度不高,并且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本传感器通过测量更加容易测量的载体纯铜板和康铜板的温度,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包括:
[0006]内壳,所述内壳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相对应的另一端封闭;
[0007]外壳,内部有一贯通孔,所述外壳套装在内壳外,夕卜壳内靠近内壳封闭一端安装有康铜片;康铜片下端安装有纯铜板;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内填入有隔热涂料;
[0008]后盖,所述后盖安装于内壳开口一端,后盖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
[0009]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在进水口上;
[0010]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安装在出水口上;
[0011]第一康铜丝,第二康铜丝分别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并缠绕在康铜片的小槽上;
[0012]第一纯铜丝,第二纯铜丝分别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第一纯铜丝缠绕在纯铜板的小槽上;第二纯铜丝缠绕在内壳封闭端的小槽上。
[0013]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外壳上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上安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
[0014]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内壳与外壳接口处粘结有环氧树脂。
[0015]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内壳上还开有安装孔。
[0016]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第一康铜丝,第一纯铜丝,第二康铜丝,第二纯铜丝伸入内壳与外壳之间后各套有热缩管。
[0017]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第一康铜丝,第一纯铜丝,第二康铜丝,第二纯铜丝缠绕在各自小槽后均涂有绝缘漆。
[0018]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后盖进水口管道延伸至内壳封闭一端,但不于封闭端接触。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结构简单,热电偶丝通过缠绕的方式,减少了焊接工序带来的不便。并且水冷循环使基准点能保持平稳的温度,采用纯铜板与康铜片之间形成热电偶,而采用纯铜板的氧和杂质含量极低,纯度高,导电导热性极好,大大提高了水冷式传感器对热量传递的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2]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包括:
[0023]内壳I,所述内壳I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相对应的另一端封闭;
[0024]外壳2,内部有一贯通孔,所述外壳套装在内壳外,夕卜壳内靠近内壳封闭一端安装有康铜片3 ;康铜片3下端安装有纯铜板4 ;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内填入有隔热涂料5 ;后盖6,所述后盖6安装于内壳开口一端,后盖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安装在进水口上;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安装在出水口上;第一康铜丝9,第二康铜丝12分别穿过外壳2与内壳I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5并缠绕在康铜片3的小槽上;第一纯铜丝10,第二纯铜丝11分别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5,第一纯铜丝10缠绕在纯铜板4的小槽上;第二纯铜丝11缠绕在内壳封闭端的小槽上。
[0025]进一步的外壳外部壳身上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上安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13,用于安装时候的密封。
[0026]进一步的外壳外部壳身上安装有调节螺母15,用于安装时候调节传感器伸入检测端时候的深度。
[0027]进一步的内壳与外壳接口处粘结有环氧树脂。
[0028]进一步的内壳上还开有安装孔14,用于安装时候的固定。
[0029]进一步的第一康铜丝,第一纯铜丝,第二康铜丝,第二纯铜丝伸入内壳与外壳之间后各套有热缩管。
[0030]进一步的第一康铜丝,第一纯铜丝,第二康铜丝,第二纯铜丝缠绕在各自小槽后均涂有绝缘漆。
[0031 ] 当将本传感器插入检测端,热量传递给纯铜板4,纯铜板4与康铜片3紧密贴合,形成第一个热电偶,第一康铜丝9 一端穿过外壳2与内壳I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5并缠绕在康铜片3的小槽上,另一端连接到外部检测设备的正极;第一纯铜丝10的一端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5,缠绕在纯铜板4的小槽上,另一端连接于检测设备的负极。
[0032]康铜片3与内壳封闭端紧密贴合,形成第二个热电偶,第二康铜丝12 —端穿过外壳2与内壳I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5并缠绕在康铜片3的小槽上,另一端连接于检测设备的负极;第二纯铜丝11 一端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5,缠绕在内壳封闭端的小槽上,另一端连接于检测设备的正极。通过测量两个热电偶之间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测出温度和热流密度。
[003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结构简单,水冷循环使基准点能保持平稳的温度,大大提高了水冷式传感器对热量传递的精度。[0034]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所述内壳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相对应的另一端封闭; 外壳,内部有一贯通孔,所述外壳套装在内壳外,夕卜壳内靠近内壳封闭一端安装有康铜片;康铜片下端安装有纯铜板;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内填入有隔热涂料; 后盖,所述后盖上安装于内壳开口一端,后盖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在后盖进水口上;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安装在后盖出水口上; 第一康铜丝,第二康铜丝分别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并缠绕在康铜片的小槽上; 第一纯铜丝,第二纯铜丝分别穿过外壳与内壳接口处,并穿过隔热涂料,第一纯铜丝缠绕在纯铜板的小槽上;第二纯铜丝缠绕在内壳封闭端的小槽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上安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内壳与外壳接口处粘结有环氧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内壳上还开有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康铜丝,第一纯铜丝,第二康铜丝,第二纯铜丝伸入内壳与外壳之间后各套有热缩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康铜丝,第一纯铜丝,第二康铜丝,第二纯铜丝缠绕在各自小槽后均涂有绝缘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阻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后盖进水口管道延伸至内壳封闭一端,但不于封闭端接触。
【文档编号】G01K17/06GK203643054SQ201320828254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军, 黄烈强 申请人:绵阳富林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