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1054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前支架、后支架、转子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前L型摆杆,后L型摆杆和门字形框架,所述底座为板型结构,该底座水平设置;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一前一后地相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转子为圆柱形结构,该转子以轴心线纵向安置的方式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所述门字型框架由一前一后设置的两根立柱和跨接在所述两根立柱的顶端的纵梁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于同时检测固化后的焊装胶的伸展性及其与油面钢板间附着力,简洁高效。
【专利说明】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焊装胶的伸展性及其与油面钢板间附着力。
【背景技术】
[0002]焊装胶是以高分子材料为基材而设计的一种高温固化型粘合剂,其对汽车工业中常用的油面钢板具有良好的粘接效果,根据具体施工在车体上的具体部位的不同,可以起到减震降噪、密封防腐和取代焊接等作用。汽车用的焊装胶主要包括减震胶、点焊胶和补强贴片等广品。
[0003]当前汽车行业针对焊装胶的附着力及其自身伸展性的定性检测,一种方法是参考油漆车间使用的塑溶胶产品的检测方法:采用刮涂材料至待测基材上,经过特定温度烘烤后,使用切割的方法来定性判断;一种方法是检查经过剪切破坏后测试样板的表面胶层状态来加入判断。这两种方法均不能直接的反映固化后的焊装胶随钢板发生较大形变过程中的粘接状态和焊装胶自身随钢板形变时的伸展状态。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同时检测固化后的焊装胶随钢板发生较大形变过程中的粘接状态和自身的延展性表现,实现双重性能同时检测,简洁高效。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前支架、后支架、转子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前L形摆杆,后L形摆杆和门字形框架,其中:
[0006]所述底座为板型结构,该底座水平设置;
[0007]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一前一后地相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
[0008]所述转子为圆柱形结构,该转子以轴心线纵向安置的方式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
[0009]所述前L形摆杆的一端以与所述转子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前支架和所述转子的前端之间;
[0010]所述后L形摆杆与所述前L形摆杆平行设置,所述后L形摆杆的一端以与所述转子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后端和后支架之间;
[0011]所述门字形框架由一前一后设置的两根立柱和跨接在所述两根立柱的顶端的纵梁组成,所述两根立柱的底端一一对应地与前、后L形摆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内侧壁的中部开设一凹槽,所述纵梁的宽度大于所述两根立柱的宽度。
[0012]上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纵梁以其一侧面与所述两根立柱的相应的侧面齐平的方式跨接在所述两根立柱的顶端,使所述门字形框架随着所述前、后L形摆杆的转动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纵梁的上端面高于所述两根立柱的上端面,且所述两根立柱的下端面和纵梁的下端面均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相接触。
[0013]上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纵梁的外侧壁上设置一手柄。
[0014]上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手柄为圆柱形结构。
[0015]上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呈长方形形状,所述底座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200mm、厚度为25mm ;
[0016]所述转子的直径范围为30mm?100mm,长度范围为IOOmm?200mm ;
[0017]所述凹槽的宽度范围为30mm?90mm、深度范围为6mm?15mm。
[0018]上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手柄的直径为10mm,长度范围为 IOOmm ?200mm。
[0019]上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底座的材质、前支架的材质、后支架的材质和转动机构的材质为铝合金板材,所述转子的材质为黄铜。
[0020]上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前、后L形摆杆的拐角的角度相同且均大于90°。
[0021]本实用新型的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用于汽车工业中的焊装胶固化后随钢板发生较大形变时与钢板的粘接状态及自身伸展性的定性检测,从而可以更好地模拟焊装胶的实际实用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洁高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门字形框架处于水平状态);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门字形框架处于水平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前支架2、后支架3、转子4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前L形摆杆5,后L形摆杆6和门字形框架7。
[0026]底座I为板型结构,该底座I水平设置;前支架2和后支架3—前一后地相向设置在底座I的上表面上;转子4为圆柱形结构,该转子4以轴心线纵向安置的方式可转动地跨接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之间;前L形摆杆5的一端以与转子4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前支架2和转子4的前端之间;后L形摆杆6与前L形摆杆5平行设置且两者拐角的方向相同,后L形摆杆6的一端以与转子4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转子4的后端和后支架3之间;门字形框架7由一前一后设置的两根立柱71、72和跨接在两根立柱71、72的顶端的纵梁73组成,两根立柱71、72的底端一一对应地与前、后L形摆杆5、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这样门字形框架7可随着前、后L形摆杆5、6的转动与转子4同轴转动。前、后L形摆杆5、6的拐角的角度相同且均大于90°。
[0027]纵梁73的内侧壁的中部开设一凹槽74,纵梁73的宽度大于两根立柱71、72的宽度,纵梁73以其一侧面与两根立柱71、72的相应的侧面齐平的方式跨接在两根立柱71、72的顶端,使门字形框架7随着前、后L形摆杆5、6的转动处于水平状态时,纵梁73的上端面高于两根立柱71、72的上端面;两根立柱71、72的下端面和纵梁73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两根立柱71、72的下端面和纵梁73的下端面均与底座I的上端面相接触。即门字形框架7随着前、后L形摆杆5、6的转动处于水平状态时,门字形框架7平置在底座I上。纵梁73的外侧壁上设置一手柄8,手柄8为圆柱形结构。
[0028]本实施例中,底座I呈长方形形状,底座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200mm、厚度为25mm ;转子4的直径范围为30mm?100mm,转子4的长度范围为IOOmm?200mm ;凹槽74的宽度范围为30mm?90mm、深度范围为6mm?15mm。手柄8的直径为IOmm,长度范围为IOOmm?200mm。底座I的材质、前支架2的材质、后支架3的材质和转动机构的材质为招合金板材,转子4的材质为黄铜。
[0029]本实用新型的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使用过程如下:
[0030]I)取一规格为300mm xlOOmm x0.8mm的标准试验钢板,将钢板表面刮涂一层焊装胶,该焊装胶的长度为260mm,厚度为2mm,宽度与凹槽74的宽度相适配,例如当凹槽的宽度为60mm时,焊装胶的宽度也为60mm,将刮涂有焊装胶的钢板烘烤好制成待测样板;
[0031]2)摆动手柄8,使门字形框架7处于水平位置即门字形框架7平置于底座I上,将待测样板的涂有焊装胶的一面朝向底座1,待测样板的一端穿过转子4下方并拉伸至与纵梁73的内侧壁相接触,并确保该端的待测样板上的焊装胶卡接在纵梁73上的凹槽内;
[0032]3)摆动手柄8,确保带有待测样板的转动装置旋转角度不低于120度;
[0033]4)将呈深度弯曲状的待测样板从本实用新型的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上取下,即可观察焊装胶在钢板弯曲处的粘接状态,并通过观察焊装胶在弯曲处的表面裂纹情况来判断自身的伸展性是否良好。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的使用中,将现有的焊装胶与钢板间的粘接状态定性测试进行改进及优化,通过使用本装置在定性检测固化后焊装胶随钢板形变过程中的粘接状态的同时,还检测了固化后的焊装胶材料在随钢板形变过程中的自身延展性。
[00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用于汽车工业中的固化后的焊装胶随钢板发生较大形变时与钢板的粘接状态及自身伸展性的定性检测,从而可以更好地模拟焊装胶的实际实用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洁高效。
[0036]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前支架、后支架、转子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前L形摆杆,后L形摆杆和门字形框架,其中: 所述底座为板型结构,该底座水平设置; 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一前一后地相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 所述转子为圆柱形结构,该转子以轴心线纵向安置的方式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 所述前L形摆杆的一端以与所述转子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前支架和所述转子的前端之间; 所述后L形摆杆与所述前L形摆杆平行设置,所述后L形摆杆的一端以与所述转子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后端和后支架之间; 所述门字形框架由一前一后设置的两根立柱和跨接在所述两根立柱的顶端的纵梁组成,所述两根立柱的底端一一对应地与前、后L形摆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内侧壁的中部开设一凹槽,所述纵梁的宽度大于所述两根立柱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以其一侧面与所述两根立柱的相应的侧面齐平的方式跨接在所述两根立柱的顶端,使所述门字形框架随着所述前、后L形摆杆的转动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纵梁的上端面高于所述两根立柱的上端面,且所述两根立柱的下端面和纵梁的下端面均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外侧壁上设置一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圆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长方形形状,所述底座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200mm、厚度为25mm ; 所述转子的直径范围为30mm?100mm、长度范围为IOOmm?200mm ; 所述凹槽的宽度范围为30mm?90mm、深度范围为6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直径为IOmm,长度范围为IOOmm?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材质、前支架的材质、后支架的材质和转动机构的材质为招合金板材,所述转子的材质为黄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装胶固化后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L形摆杆的拐角的角度相同且均大于90°。
【文档编号】G01N3/28GK203658178SQ20132083268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白长科 申请人:上海依多科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