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2125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采用酶学速率测定法,根据在波长546nm处,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升高速率与样本中尿酸的浓度成正比,延迟30~60秒后,测定30~180秒内的吸光度升高速率,得到尿酸的含量,测定的是反应的速率,在反应过程中的线性期进行读数,可以完全排除血清样品本底的干扰,提高了结果的准确度;延迟时间短,读数时间也很短,这样就使整个反应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5~10分钟缩短为3分钟以内,提高了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酶学速率法测定人血清尿酸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中的尿酸的浓度,属于医用诊断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尿酸是嘌呤、核酸和核蛋白的代谢产物。生物细胞中的0嫩(脱氧核糖核酸)和觀八(核糖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酸氧化分解后的产物之一就是嘌呤,所以说嘌呤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体内的老旧细胞,富含嘌呤的食物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其核酸氧化分解产物就有嘌呤。嘌呤会在肝脏中再次氧化为2,6,8—三氧嘌呤又称为尿酸。因此,体内尿酸浓度的异常可指示这些物质代谢的障碍。
[0003]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的状态。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速度较恒定。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滞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升,导致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将会引发痛风。
[0004]尿酸增高见于痛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子痫、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摄入过多含核蛋白食物、尿毒症肾炎、肝脏疾患、氯仿和铅中毒、甲状腺功能减低、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妊娠反应红细胞增多症。尿酸减低:见于恶性贫血、?81100111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先天性黄嘌吟氧化酶和嘌吟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等。
[0005]尿酸的测定可作为肾功能、痛风疾病的指标,它在痛风的诊断和肾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6]测定尿酸主要有磷钨酸法、尿酸酶法(紫外分光法,氧电极法,偶联过氧化物酶比色法,固相酶法?、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检测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法)等。磷钨酸法特异性、灵敏度较低,目前基本不用。色谱分析法操作繁琐,价格高,对临床的意义不大。尿酸酶法中的紫外分光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但不易实现自动化分析;氧电极法需要专用的分析设备;固相酶法的酶不稳定,活力不易保存;偶联过氧化物酶比色法灵敏度高、快速、安全、易实现自动化,适应临床的需要,目前国内使用的基本全部为此方法,但此方法为终点法测定,有一个缺点就是易受血清本底干扰,而且反应时间长,大大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和测定效率。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中的尿酸的浓度,克服了现有检测方法易受血清本底干扰、反应时间长的缺陷,本发明检测方法以酶催化法,使用酶学速率测定法,完全排除了血清本底的干扰,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生化分析仪器。[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施该检测方法的检测试剂盒。
[0009]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为采用酶学速率测定法,根据在波长546nm处,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升高速率与样本中尿酸的浓度成正比,延迟30~60秒后,测定30~180秒内的吸光度升高速率,得到尿酸的含量。
[0010]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吸光度上升速率测定步骤:
a、制备反应液
取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分别加入缓冲液;在样本管、空白管及标准管内对应加入待测样本、蒸馏水及标准液,混匀,37°C条件下保温3~5分钟,再加入酶试剂,混匀,得到反应液;或
将缓冲液和酶试剂按比例混合配制成试剂工作液,稳定3~5分钟;然后取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分别加入试剂工作液;再分别在样本管、空白管及标准管内对应加入待测样本、蒸懼水及标准液,得到反应液;
b、反应液在37°C条件下反应,延迟30~60秒后,在波长546nm处读取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读数间隔时间为30~180秒,计算平均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得到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内反应液的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
[0011]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液与酶试剂的体积比为5:1~1:1 ;缓冲液、酶试剂之和与待测样本的体积比为100:1~20:1。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液为含有3.5~8mmol/L N-乙基-N- (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钠盐(TOOS)的0.4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0012]进一步地,所述酶试剂为尿酸酶和过氧化酶溶液,尿酸酶浓度为0.2U/ml~5U/ml ;过氧化酶浓度为I~10U/ml。
[0013]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液为尿酸溶液,浓度为100~400 μ mol/L。
[0014]基于所述检测方法的检测试剂盒,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包装盒、缓冲液、酶试剂、标准液;
所述缓冲液为含有3.5~8mmol/L 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_3_甲基苯胺钠盐(TOOS)的0.4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0015]进一步地,所述酶试剂为尿酸酶和过氧化酶溶液,尿酸酶浓度为0.2U/ml~5U/ml ;过氧化酶浓度为I~10U/ml。
[0016]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液为尿酸溶液,浓度为100~400 μ mol/L。
[0017]另一种优化方案,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尿酸的含量:
尿酸含量(μ mol/L) = _______ X标准浓度

Mmlf-Miiit 标准浓度为标准液的浓度值。
[0018]使用方法:根据仪器要求,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单试剂模式,也可以使用单试剂模式;在分光光度计上使用单试剂模式;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可以使用双试剂模式,也可以使用单试剂模式。
[0019]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为:原装试剂2~8°C保存,有效期12个月;缓冲液、酶试剂配成试剂工作液后,室温可以稳定72小时,在2~81冷藏可稳定90天。
[0020]适用仪器为适用于各种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
[0021]样本要求为:样本可以是新鲜不溶血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尿液。血样中尿酸在2~8可稳定3天。
[0022]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使用酶学速率测定法,测定的是反应的速率,在反应过程中的线性期进行读数,完全不同于其他方法的终点测定法,可以完全排除血清样品本底的干扰,提高了结果的准确度;
本发明采用速率法后,延迟时间短,读数时间也很短,这样就使整个反应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5~10分钟缩短为3分钟以内,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因为无需考虑血清样品本底的去除,所以操作简便,仪器参数设置也很简单,无需复杂的计算公式;
本发明可以使用双试剂模式进行测定,也可以使用单试剂模式进行测定,因此可以适用于各种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器 ,适用范围广。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尿酸酶浓度一定、尿酸浓度不同时的反应吸光度曲线;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尿酸浓度一定、尿酸酶浓度不同时的反应吸光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6]实施例1,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包装盒、缓冲液、酶试剂、标准液;包装盒为试剂盒外包装;以下称缓冲液为试剂1,称酶试剂为试剂2。
[0027]缓冲液为含有3.5~811111101/1 乙基-^-(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钠盐(1003)的0.4001/1的磷酸盐缓冲液。
[0028]酶试剂为尿酸酶和过氧化酶溶液,尿酸酶浓度为0.2^/1111~5^/1111 ;过氧化酶浓度为 1 ~101/1111。
[0029]试剂1与试剂2的体积比为5:1~1:1。
[0030]标准液为尿酸溶液,浓度为100~400 9 001/1,以国家标准品赋值校准。
[0031]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为:原装试剂2~81保存,有效期12个月;缓冲液、酶试剂配成试剂工作液后,室温可以稳定72小时,在2~81冷藏可稳定90天。
[0032]适用仪器为适用于各种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0033]基于以上检测试剂盒,尿酸的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测方法的原理为酶学速率法,根据在波长54611111处,吸光度的上升速率与样本中尿酸的浓度成正比,延迟30~60秒后,测定30~180秒时间段内的吸光度上升速率,根据公式计算尿酸的含量。
[0034]测定原理依据如下:巨;低于0.05口加1则反应吸光度变化很小,?111/1111。
I样本管,分别加入缓冲液;然后在样本管、标准液,混匀,混匀,37 00条件下保温3?5延迟30?60秒后,得到反应液,反应液中:应液的吸光度变化,读数间隔时间为30?1,得到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内反应液的
0配成试剂工作液,稳定10分钟;然后根据如入试剂工作液;再分别在样本管、空白管I,得到反应液,反应液中酶浓度为0.05?311111处读取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读数间隔[0039]样本要求为:样本可以是新鲜不溶血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尿液。血样中尿酸在2~8可稳定3天。
[0040]实施例2,一种检测试剂盒,除以下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余与实施例1中检测试剂盒相同;缓冲液为0.411101/1的磷酸盐缓冲液,含有511111101/1.乙基-^-(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钠盐(1003),邱值为7.5 ;酶试剂为尿酸酶溶液,浓度为0.5口加1,含有仙加1过氧化酶和311111101/1的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1与试剂2的体积比为4:1 ;标准液为尿酸溶液,浓度为297 9 001/1,以国家标准品赋值校准。
[0041]采用以上检测试剂盒对尿酸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吸光度上升速率测定步骤按照双试剂模式操作进行,首先根据测定取所需要的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分别加入缓冲液;然后在样本管、空白管及标准管内对应加入待测样本、蒸馏水及标准液,混匀,371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再加入酶试剂,混匀,得到反应液,反应液中酶浓度为0.1^1 ;371反应,延迟30秒后,在波长5461^处读取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读数时间为60秒,计算平均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八/分钟,得到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内反应液的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八/分钟;各成分的具体量见下表,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相同。
[0042]分析方法:速率法;反应方向:正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为采用酶学速率测定法,根据在波长546nm处,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升高速率与样本中尿酸的浓度成正比,延迟30~60秒后,测定30~180秒内的吸光度升高速率,得到尿酸的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度上升速率测定步骤: a、制备反应液 取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分别加入缓冲液;在样本管、空白管及标准管内对应加入待测样本、蒸馏水及标准液,混匀,37°C条件下保温3~5分钟,再加入酶试剂,混匀,得到反应液;或 将缓冲液和酶试剂按比例混合配成试剂工作液,稳定3~5分钟;然后取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分别加入试剂工作液;再分别在样本管、空白管及标准管内对应加入待测样本、蒸懼水及标准液,得到反应液; b、反应液在37°C条件下反应,延迟30~60秒后,在波长546nm处读取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读数间隔时间为30~180秒,计算平均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得到空白管、标准管及样本管内反应液的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与酶试剂的体积比为5:1~1:1 ;缓冲液、酶试剂之和与待测样本的体积比为100:1~20: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为含有3.5~8mmol/L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钠盐(TOOS)的O. 4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试剂为尿酸酶和过氧化酶溶液,尿酸酶浓度为O. 2U/ml~5U/ml ;过氧化酶浓度为I~10U/ml。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液为尿酸溶液,浓度为100~400 μ mol/Lo
7.实现如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检测方法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包装盒、缓冲液、酶试剂、标准液; 所述缓冲液为含有3. 5~8mmol/L 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_3_甲基苯胺钠盐(TOOS)的O. 4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试剂为尿酸酶和过氧化酶溶液,尿酸酶浓度为O. 2U/ml~5U/ml ;过氧化酶浓度为I~10U/ml。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液为尿酸溶液,浓度为100 ~400 μ mol/Lo
【文档编号】G01N33/53GK103837487SQ20141010106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孙希武, 郝树彬, 赵元明, 李玉耀, 王永庆 申请人:潍坊鑫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