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

文档序号:6235754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在地震单炮记录中任意选取两个控制点,利用所述两个控制点的坐标信息和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实时地生成一条双曲线,以所述双曲线为基础线扩展得到具有预设时窗宽度的目的层时窗。本发明利用地震单炮记录的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的原理,快速准确地在地震单炮记录上定义目的层时窗,使得单炮记录定量分析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
【专利说明】一种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石油地震勘探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石油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对采集的地震单炮记录进行客观、准确的定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在一个激发点放炮后,在一条测线上的多个检波器接收地层由于震动而产生的反射波,将每一道接收到的来自同一炮的反射波信号排在一起就形成一个排列的单炮记录。
[0003]在传统的方法中,主要对单炮记录的不同区域定义矩形、线形等时窗来求取能量、频率以及信噪比等参数来进行分析。但是,根据地震勘探原理可知,单炮记录的目的层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形状,因此传统的矩形、线形等时窗不能够很好地提取目的层信号并进行有效地分析。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以对单炮记录进行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的定量分析。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在地震单炮记录中任意选取两个控制点,利用所述两个控制点的坐标信息和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实时地生成一条双曲线,以所述双曲线为基础线扩展得到具有预设时窗宽度的目的层时窗。
[0007]根据本发明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以下式I表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震单炮记录中任意选取两个控制点,利用所述两个控制点的坐标信息和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实时地生成一条双曲线,以所述双曲线为基础线扩展得到具有预设时窗宽度的目的层时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以下式I表示:
式中,τ为地震反射波从激发到检波器接收的时间值,单位是S ; TclS自激自收时间,单位是S ; X为检波器的偏移距,单位是m ; V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单位是m/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加载和数据显示步骤以获得所述地震单炮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加载步骤为:加载地震单炮记录数据和sps数据并进行相互匹配,建立待分析观测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 述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显示步骤为:抽取所述待分析观测系统中包括地震数据的炮点并进行地震单炮记录的显/Jn 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目的层时窗编辑的步骤以调整目的层时窗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更换控制点或改变预设时窗宽度实现目的层时窗编辑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单炮记录目的层时窗的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目的层数据分析的步骤以对目的层时窗范围内的信号进行定量分析。
【文档编号】G01V1/28GK104133239SQ201410366110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耿春, 李亚林, 敬龙江, 罗文 , 周阿波, 何光明, 巫骏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