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4462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待测脚手架钢管的简支钢架和连接在简支钢架上的加载检测部件,加载检测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加载单元、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单元及结果输出单元,所述加载单元末端的施力端头通过位于支撑钢梁中间的预留孔垂直穿过支撑钢梁后,下部抵在待测脚手架钢管上直接对待测脚手架钢管进行施力,依据施力大小和脚手架钢管的变形程度,准确推算出脚手架钢管的等效壁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监测施力大小及脚手架钢管的变形数据,避免了人工读数的误差,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数据准确、效率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测量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手架钢管的等效壁厚测
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钢管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如由于钢管被多次重复使用,长期遭受风刮雨淋,极易生锈,引起钢管的厚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施工安全,因此,需要随时检测钢管脚手架厚度的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目前钢管厚度测量主要是接触式卡尺手动测量,此方法操作繁琐,耗时耗力,且依靠人眼检测,长时间的目测易引起人眼疲劳,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准确率较低,此外,目前出现的钢管厚度测量仪成本较高,结构复杂,携带不方便,施工条件要求高,不适用于脚手架钢管厚度的测量,因此,在对钢管脚手架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时,亟需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获得脚手架钢管的壁厚的自动化测量方法,实现及时准确地测量钢管厚度,避免由于钢管厚度不达标而带来的施工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克服现有接触式卡尺手动测量操作繁琐、耗时耗力、且依靠人眼检测、长时间的目测易引起人眼疲劳、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准确率低的问题;同时,还解决现有钢管厚度测量仪成本高、结构复杂、携带不方便、施工条件要求高、不适用于脚手架钢管厚度的测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待测脚手架钢管的简支钢架和连接在简支钢架上的加载检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支钢架的主体为横置的支撑钢梁,所述支撑钢梁的两侧各连有一个竖向的、与支撑钢梁垂直的支撑耳板;所述支撑耳板的板面上对应开有脚手架钢管预留口,所述待测脚手架钢管通过两侧的脚手架钢管预留口横担在简支钢架的中间;所述加载检测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加载单元、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单元及结果输出单元,所述加载单元末端的施力端头通过位于支撑钢梁中间的预留孔垂直穿过支撑钢梁后,下部抵在待测脚手架钢管上直接对待测脚手架钢管进行施力,所述施力端头的轴线与待测脚手架钢管的轴线互相垂直相交;所述传感器连接在加载单元末端的施力端头上,与待测脚手架钢管直接接触,包括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000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耳板的形状为方板或上窄下宽的梯形板。
[000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加载单元是利用人工或电力启动的丝杆或小型液压缸。
[0008]所述力传感器嵌在丝杆或小型液压缸施力端头的底部,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施力端头的侧面,所述传感器连接在加载单元末端的施力端头上,所述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直接接触待测脚手架钢管。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监测施力大小及脚手架钢管的变形数据,避免了人工读数的误差,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效率高,克服现有接触式卡尺手动测量操作繁琐、耗时耗力、且依靠人眼检测、长时间的目测易引起人眼疲劳、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准确率低的问题;通过对钢管施加作用力,依据施力大小和脚手架钢管的变形程度,准确推算出脚手架钢管的等效壁厚,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还解决现有钢管厚度测量仪成本高、结构复杂、携带不方便、施工条件要求高、不适用于脚手架钢管厚度的测量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载检测部件的内部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简支钢架、11-支撑钢梁、12-支撑耳板、2-加载检测部件、21-加载单元、22-传感器、23-数据采集器、24-数据处理单元、25-结果输出单元、3-待测脚手架钢管、4-脚手架钢管预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3所示,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待测脚手架钢管的简支钢架I和连接在简支钢架I上的加载检测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支钢架I的主体为横置的支撑钢梁11,所述支撑钢梁11的两侧各连有一个竖向的、与支撑钢梁垂直的支撑耳板12 ;所述支撑耳板12的板面上对应开有脚手架钢管预留口 4,所述待测脚手架钢管3通过两侧的脚手架钢管预留口 4横担在简支钢架的中间;所述加载检测部件2包括顺次连接的加载单元21、传感器22、数据采集器23、数据处理单元24及结果输出单元25,所述加载单元21末端的施力端头通过位于支撑钢梁中间的预留孔垂直穿过支撑钢梁11后,下部抵在待测脚手架钢管3上直接对待测脚手架钢管进行施力,所述施力端头的轴线与待测脚手架钢管3的轴线互相垂直相交;所述传感器22包括力传感器221和位移传感器222。所述支撑耳板12的形状可以为方板或上窄下宽的梯形板。所述加载单元21可以是利用人工或电力泵(如微型电动油泵)启动的丝杆或小型液压缸,所述力传感器221嵌在丝杆或小型液压缸施力端头的底部,所述位移传感器222固定在施力端头的侧面,所述力传感器221和位移传感器222均直接接触待测脚手架钢管3,力传感器221和位移传感器222后面顺次连接数据采集器23、数据处理单元24及结果输出单元25。
[001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进行的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步骤如下:
[0017]步骤一、支设简支钢架1:将简支钢架I平稳放置在地面上,把待测脚手架钢管3的两头分别插入两个支撑耳板上的脚手架钢管预留口 4中居中放置并牢固固定,此时待测脚手架钢管3与支撑钢梁11平行;
[0018]步骤二、安装加载检测部件2:将加载单元21末端的施力端头通过位于支撑钢梁中间的预留孔,自上而下垂直穿过支撑钢梁11后,下部抵在待测脚手架钢管3的正中,使施力端头的轴线与待测脚手架钢管3的轴线互相垂直相交,然后顺次连接传感器22、数据采集器23、数据处理单元24及结果输出单元25的相关构件;
[0019]步骤三、设备的开机预热:将传感器(22)和数据采集器(23)进行开机预热,预热时间30s ;
[0020]步骤四、对待测脚手架钢管3施加力:启动加载单元21,通过其末端的施力端头直接对待测脚手架钢管3施加集中力,施力过程保证钢管的变形控制在钢梁弹性变形范围之内;
[0021]步骤五、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器采集施加力时的钢管挠度A和力F的大小;
[0022]步骤六、数据处理与计算:计算待测脚手架钢管的等效壁厚,根据简支钢架
的力学原理,由公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待测脚手架钢管的简支钢架(I)和连接在简支钢架(I)上的加载检测部件(2),其特征在于: 所述简支钢架(I)的主体为横置的支撑钢梁(11 ),所述支撑钢梁(11)的两侧各连有一个竖向的、与支撑钢梁垂直的支撑耳板(12);所述支撑耳板(12)的板面上对应开有脚手架钢管预留口(4),所述待测脚手架钢管(3)通过两侧的脚手架钢管预留口(4)横担在简支钢架的中间; 所述加载检测部件(2)包括顺次连接的加载单元(21)、传感器(22)、数据采集器(23)、数据处理单元(24)及结果输出单元(25),所述加载单元(21)末端的施力端头通过位于支撑钢梁中间的预留孔垂直穿过支撑钢梁(11)后,下部抵在待测脚手架钢管(3 )上直接对待测脚手架钢管进行施力,所述施力端头的轴线与待测脚手架钢管(3)的轴线互相垂直相交;所述传感器(22)连接在加载单元(21)末端的施力端头上,与待测脚手架钢管(3)直接接触,包括力传感器(221)和位移传感器(22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耳板(12)的形状为方板或上窄下宽的梯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单元(21)是利用人工或电力启动的丝杆或小型液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钢管等效壁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感器(221)嵌在丝杆或小型液压缸施力端头的底部,所述位移传感器(222)固定在施力端头的侧面,所述力传感器(221)和位移传感器(222)均直接接触待测脚手架钢管(3)。
【文档编号】G01B21/08GK203687915SQ20142001255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韦永斌, 林金地 申请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