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检测自断式燃气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4548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压力传感检测自断式燃气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压力传感检测自断式燃气表,包括表体及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主控制芯片及与主控制芯片连接的阀门控制电路和压力传感器,在表体上设有取压嘴,取压嘴与表体上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过气通道相通,取压嘴通过取压管与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连接,压力传感器将采集表体内的压力信号,再传输给控制电路板上的主控制芯片,由主控制芯片向阀门控制电路作出是否关闭阀门的指令。它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简便的优点,它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时刻检测燃气表内的气压,当燃气表内的气压降到最低关断的气压值时,能自动关闭燃气表内的阀门,将燃气表的出口燃气及时关断,避免发生燃气泄漏,减少燃气的浪费,防止发生中毒、爆炸及失火的二次伤害。
【专利说明】压力传感检测自断式燃气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表,特别是一种自断式燃气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燃气表自身不具有自动关闭燃气的能力,当燃气表后端管道发生破裂时,燃气表后端管道的燃气就会一直泄漏,至到被人发现后,才能通知燃气公司,由燃气公司派专人将发生泄漏的燃气表关闭后进行维修,不能及时发现燃气表后端管道燃气的泄漏,不仅延长了燃气的泄漏时间,造成燃气的浪费,若泄漏的时间过长,还会导致中毒、爆炸及失火的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简便的压力传感检测自断式燃气表,它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时刻检测燃气表内的气压,当燃气表内的气压降到最低关断的气压值时,能自动关闭燃气表内的阀门,将燃气表的出口燃气及时关断,避免发生燃气泄漏,减少燃气的浪费,防止发生中毒、爆炸及失火的二次伤害。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表体,在表体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制芯片、阀门控制电路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2足VCC与主控制芯片的31足SEG27/CK1/TX1/RC6连接,压力传感器的3足GND —是接地,压力传感器的3足GND —是通过第四电容C4与压力传感器的4足OUT连接,压力传感器的4足OUT与主控制芯片的24足SEG33/AN0/RA0连接,阀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九电阻R39、第四十电阻R40、第十八电阻R18、第四十二电阻R42及型号为Connector的阀门接口 Jl,阀门接口 Jl的I足M+—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阀门接口 Jl的I足M+—是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是接VCC电源,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是通过第三十九电阻R39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lO与主控制芯片U5的30足SEG40/RC0形成的MOTO+接头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通过第四十电阻R40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阀门接口 Jl的2足M-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十四电阻34与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Q6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主控制芯片U5的29足SEG32/RC1形成的MOTO-接头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是通过第四十二电阻R42接VCC电源,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是与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VCC电源,阀门接口 Jl的3足GND接地,阀门接口 Jl的4足MS—是通过第十八电阻R18接VCC电源,一是与主控制芯片的18足SEG41/AN16/RF0连接;在表体上设置有取压嘴,取压嘴与表体上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过气通道相通,取压嘴通过取压管与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控制芯片U5的型号为PIC16LF1946,压力传感器采用低能耗,可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微压力传感器,其的型号为MP3V5004DP,米用该微压力传感器不受安装方式的限制,传感精度高。
[0006]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压力传感器通过取压嘴采集表体内的燃气压力模拟信号,再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板上的主控制芯片,主控制芯片将电信号转换成具体的实际压力值,主控制芯片将接收的实际压力值与设定的燃气表内阀门关断的最低气压值进行比较,当燃气表后端管道发生泄漏,燃气表内的压力就会骤降,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值低于设定的燃气表内阀门关断的最低气压值时,主控制芯片向阀门控制电路发出关闭燃气表内阀门的指令,由阀门接口 M+、M-关闭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燃气表上的压力传感器时刻检测燃气表内的气压,当燃气表内的气压降到最低关断的气压值时,能自动关闭燃气表内的阀门,将燃气表的出口燃气及时关断,避免发生燃气泄漏,减少燃气的浪费,防止发生中毒、爆炸及失火的二次伤害,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简便的优点,它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时刻检测燃气表内的气压,当燃气表内的气压降到最低关断的气压值时,能自动关闭燃气表内的阀门,将燃气表的出口燃气及时关断,避免发生燃气泄漏,减少燃气的浪费,防止发生中毒、爆炸及失火的二次伤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路接线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阀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液晶显示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控制电路中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001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字轮读数信号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0016]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控制电路中的低电压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0017]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数据存储电路的电路图。
[001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时钟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表体,在表体I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2,在控制电路板2上设置有主控制芯片U5、阀门控制电路及压力传感器U3,压力传感器U3的2足VCC与主控制芯片的31足SEG27/CK1/TX1/RC6连接,压力传感器U3的3足GND —是接地,压力传感器U3的3足GND —是通过第四电容C4与压力传感器U3的4足OUT连接,压力传感器U3的4足OUT与主控制芯片的24足SEG33/AN0/RA0连接,阀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l、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九电阻R39、第四十电阻R40、第十八电阻R18、第四十二电阻R42及型号为Connector的阀门接口 Jl,阀门接口 Jl的I足M+—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阀门接口 Jl的I足M+ —是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是接VCC电源,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是通过第三十九电阻R39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lO与主控制芯片U5的30足SEG40/RC0形成的MOTO+接头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通过第四十电阻R40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阀门接口 Jl的2足M-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十四电阻34与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Q6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主控制芯片U5的29足SEG32/RC1形成的MOTO-接头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是通过第四十二电阻R42接VCC电源,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是与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VCC电源,阀门接口 Jl的3足GND接地,阀门接口 Jl的4足MS—是通过第十八电阻R18接VCC电源,一是与主控制芯片的18足SEG41/AN16/RF0连接;在表体上设置有取压嘴3,取压嘴3与表体I上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过气通道相通,取压嘴3通过取压管4与压力传感器U3的信号采集端连接。
[0021]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控制芯片U5的型号为PIC16LF1946,压力传感器采用低能耗,可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微压力传感器,其的型号为MP3V5004DP,米用该微压力传感器不受安装方式的限制,传感精度高。
[0022]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压力传感器通过取压嘴采集表体内的燃气压力模拟信号,再将该模拟信号转 换成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板上的主控制芯片,主控制芯片将电信号转换成具体的实际压力值,主控制芯片将接收的实际压力值与设定的燃气表内阀门关断的最低气压值进行比较,当燃气表后端管道发生泄漏,燃气表内的压力就会骤降,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值低于设定的燃气表内阀门关断的最低气压值时,主控制芯片向阀门控制电路发出关闭燃气表内阀门的指令,由阀门接口 M+、M-关闭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燃气表上的压力传感器时刻检测燃气表内的气压,当燃气表内的气压降到最低关断的气压值时,能自动关闭燃气表内的阀门,将燃气表的出口燃气及时关断,避免发生燃气泄漏,减少燃气的浪费,防止发生中毒、爆炸及失火的二次伤害,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23]如图5-10所示,在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控制电路、字轮读数信号采集电路、时钟电路、数据存贮电路及液晶显示接口 P,主控制芯片U5的7足VPP/MCLR/RG5通过第十一电阻Rll接VCC电源,主控制芯片U5的9足VSS接地,主控制芯片U5的10足VCAP通过第十七电容C17接地,主控制芯片U5的20足AVSS、25足VSS、41足VSS及56足VSS均接地,主控制芯片U5的38足VDD通过第十八电容C18接地,主控制芯片U5的48足RBO/INT/SEG30 —是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接VCC电源,一是RTC INT接头,主控制芯片U5的63足RE3/C0M0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I足COMO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62足RE4/C0M1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2足COMl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61足RE5/C0M2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3足COM2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60足RE6/C0M3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4足COM3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9足RE7/SEG31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5足P18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6足SEG20/AN7/RF2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6足Pl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5足SEG21/AN8/RF3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7足P2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4足SEG22/AN9/RF4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8足P3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3足SEG23/AN10/RF5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9足P4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2足SEG24/C1IN+/CPS11/AN11/RF6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0足P5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1足SEG25/SS11/AN5/RF7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1足P6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8足SEG26/AN12/RG4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2足P7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6足SEG45/AN13/RG3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3足P8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足SEG44/AN14/RX2/DT2/RG2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4足P9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4足SEG43/AN15/TX2/CK2/RG1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5足PlO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3足SEG42/RG0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6足PlI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8足RD0/SEG0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7足P12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5足RD1/SEG1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8足P13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4足RD2/SEG2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19足P14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3足RD3/SEG3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20足P15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2足RD4/SEG4/SD02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21足P16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49足RD7/SEG7/SS2与液晶显示接口 P的22足P17连接。
[0024]如图6、8所示,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及低电压报警电路,其中,供电电路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D2、电源芯片U1、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及第九电容C9,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池电源的正极BTl连接,电池电源的负极接地,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为BT-1N接头,所述BT-1N接头一是与电源芯片Ul的IN足连接,所述BT-1N接头一是通过第二电容与电池电源的负极连接,电源芯片Ul的GND足接地,电源芯片Ul的OUT足输出VCC电源,该VCC电源通过第十电阻与主控制芯片U5的7足VPP/MCLR/RG5连接,电源芯片Ul的OUT足与第一电容Cl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Cl的负极接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容Cl的两端,第九电容C9并联在第三电容C3的两端;低电压报警电路包括检测芯片U7、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S、第九电阻R9、蜂鸣器LS1、第七三极管Q7、第二十三电阻R23及第二十四电阻R24,检测芯片U7的IN足一是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的BT-1N接头连接,检测芯片U7的IN足二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一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的BT-1N接头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二是通过第五电阻R5与检测芯片U7的OUT足连接,检测芯片U7的IN足三是与第七电容C7的正极连接,第七电容C7的负极接地,检测芯片U7的OUT足一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检测芯片U7的OUT足二是为VCC-LOW接头,该VCC -LOff接头与主控制芯片U5的45足RB3/SEG10连接,检测芯片U7的GND足接地,蜂鸣器LSl的正极接VCC电源,蜂鸣器LSl的负极与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一是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形成BEE接头,该BEE接头与主控制芯片U5的17足SEG19/AN6/RFl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二是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接地。
[0025]如图7所示,字轮读数信号采集电路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七电阻R17、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十四电容C14、按钮S1、第一干簧管C12及第二干簧管C13,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一干簧管C12连接,第一干簧管C12的另一端接VCC电源,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一干簧管C12之间设有GHG2接头,该GHG2接头通过第四电阻R4与主控制芯片的46足RB2/SEG9连接,第五电容C5并联在十三电阻R13的两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二干簧管C13连接,第二干簧管C13的另一端接VCC电源,第十四电阻R14与第二干簧管C13之间设置有GHGl接头,该GHGl接头通过第三电阻R3与主控制芯片U5的47足RB1/SEG8连接,第六电容C6并联在第十四电阻R14的两端,按钮SI的一端接VCC电源,按钮SI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阻R17接地,第十四电容C14并联在第十七电阻R17的两端。
[0026]如图10所示,时钟电路包括时钟芯片U6、晶体振荡器X1、第十一电容Cl 1、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其中,时钟芯片U6的I足OSCI依次通过晶体振荡器Xl及第十一电容Cll接地,时钟芯片U6的2足0SC0CLK连接在晶体振荡器Xl与第十一电容Cll之间,时钟芯片U6的3足INT与主控制芯片U5的48足RB0/INT/SEG30的RTC INT接头连接,时钟芯片U6的4足VSS接地,时钟芯片U6的5足SDA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1接VCC电源,时钟芯片U6的6足SCL通过第三十电阻R30接VCC电源,时钟芯片U6的8足VDD接VCC电源。
[0027]如图9所示,为了方便数据的存贮,数据存贮电路包括存储芯片U8,存储芯片U8的I足A0、2足Al、3足A2、4足GND及7足WP均接地,存储芯片U8的5足SDA为I2C SDA接头,该I2C SDA接头一是与主控制芯片U5的51足RD5/SEG5/SDI2/SDA2连接,该I2C SDA一是与时钟芯片U6的5足SDA连接,存储芯片U8的6足SCL为I2C SCL接头,该I2C SCL接头一是与主控制芯片U5的50足RD6/SEG6/SCLK2/SCL2连接,该I2C SCL接头一是与时钟芯片U6的6足SCL连接,存储芯片U8的8足VDD与控制芯片U5的32足SEG28/RX1/RC7输出的VCCl电源连接。
[0028]液晶显示接口 P与主控制芯片U5后,再将液晶显示屏与液晶显示接口 P连接就可进行液晶显示,电源控制电路中的供电电路将6V的电池电压变压后输出3.3V的VCC电源,信号采集电路中的 第一干簧管C12及第二干簧管C13可以在字轮的圆周上呈90度、180度或其它角度布置,字轮转运过程中依次经过第一干簧管C12及第二干簧管C13,由第一干簧管C12米集一个脉冲信号由第五电容C5滤波后传输至主控制芯片U5,再由第二干簧管C13采集一个脉冲信号由第六电容C6滤波后传输至主控制芯片U5,按下按钮SI,燃气表的液晶显示器点亮显示燃气表的状态及数据,若主控制芯片U5只接收到第一干簧管C12或第二干簧管C13其中一个脉冲信号,主控制芯片U5将会不计数。低电压报警电路由检测芯片U7用于检测电池电量,检测芯片U7将检测信号传输至主控制芯片U5,若电池电量过低,主控制芯片U5控制蜂鸣器报警,以提示需更换电池。
[0029]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芯片Ul的型号为S812C33,检测芯片U7的型号为HT7039A-3,存储芯片U8的型号为AT24C08W1,时钟芯片U6的型号为PCF856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将燃气泄漏的故障报警信号及燃气表的燃气读数传输至服务器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力传感检测自断式燃气表,包括表体(1),在表体(1)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电路板(2)上设置有主控制芯片(U5)、阀门控制电路及压力传感器(U3),压力传感器(U3)的2足VCC与主控制芯片的31足SEG27/CK1/TX1/RC6连接,压力传感器(U3)的3足GND —是接地,压力传感器(U3)的3足GND—是通过第四电容(C4)与压力传感器(U3)的4足OUT连接,压力传感器(U3)的4足OUT与主控制芯片的24足SEG33/AN0/RA0连接,阀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九电阻(R39)、第四十电阻(R40)、第十八电阻(R18)、第四十二电阻(R42)及型号为Connector的阀门接口(Jl ),阀门接口(Jl)的I足M+—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阀门接口(Jl)的I足M+—是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是接VCC电源,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是通过第三十九电阻(R39)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lO)与主控制芯片(U5)的30足SEG40/RCO形成的MOTO+接头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通过第四十电阻(R40)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阀门接口(Jl)的2足M-连接;第三三极管(Q3 )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 )的基极通过第三十四电阻(34)与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Q6)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主控制芯片(U5)的29足SEG32/RC1形成的MOTO-接头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是通过第四十二电阻(R42)接VCC电源,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一是与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VCC电源,阀门接口(Jl)的3足GND接地,阀门接口(Jl)的4足MS—是通过第十八电阻(R18)接VCC电源,一是与主控制芯片的18足SEG41/AN16/RF0连接;在表体(1)上设置有取压嘴(3),取压嘴(3)与表体(1)上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过气通道相通,取压嘴(3 )通过取压管( 4 )与压力传感器(U3 )的信号采集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检测自断式燃气表,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控制电路、字轮读数信号采集电路、时钟电路、数据存贮电路及液晶显示接口(P ),主控制芯片(U5 )的7足VPP/MCLR/RG5通过第十一电阻(Rl I)接VCC电源,主控制芯片(U5)的9足VSS接地,主控制芯片(U5)的10足VCAP通过第十七电容(C17)接地,主控制芯片(U5)的20足AVSS、25足VSS、41足VSS及56足VSS均接地,主控制芯片(U5)的38足VDD通过第十八电容(C18)接地,主控制芯片(U5)的48足RB0/INT/SEG30 —是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接VCC电源,一是RTC INT接头,主控制芯片(U5)的63足RE3/C0M0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I足COMO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62足RE4/C0M1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2足COMl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61足RE5/C0M2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3足COM2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60足RE6/C0M3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4足COM3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9足RE7/SEG31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5足P18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6足SEG20/AN7/RF2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6足Pl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5足SEG21/AN8/RF3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7足P2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4足SEG22/AN9/RF4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8足P3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3足SEG23/AN10/RF5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9足P4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2足SEG24/C1IN+/CPS11/AN11/RF6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0足P5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11足SEG25/SS11/AN5/RF7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1足P6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8足SEG26/AN12/RG4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2足P7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6足SEG45/AN13/RG3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3足P8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足SEG44/AN14/RX2/DT2/RG2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4足P9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4足SEG43/AN15/TX2/CK2/RG1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5足PlO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3足SEG42/RG0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6足Pll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8足RD0/SEG0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7足P12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5足RD1/SEG1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8足P13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4足RD2/SEG2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19足P14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3足RD3/SEG3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20足P15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52足RD4/SEG4/SD02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21足P16连接,主控制芯片(U5)的49足RD7/SEG7/SS2与液晶显示接口(P)的22足P17连接; 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及低电压报警电路,其中,供电电路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D2)、电源芯片(U1)、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及第九电容(C9),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池电源的正极BTl连接,电池电源的负极接地,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为BT-1N接头,所述BT-1N接头一是与电源芯片(Ul)的IN足连接,所述BT-1N接头一是通过第二电容与电池电源的负极连接,电源芯片(Ul)的GND足接地,电源芯片(Ul)的OUT足输出VCC电源,该VCC电源通过第十电阻与主控制芯片(U5)的7足VPP/MCLR/RG5连接,电源芯片(Ul)的OUT足与第一电容(Cl)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Cl)的负极接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容(Cl)的两端,第九电容(C9)并联在第三电容(C3)的两端;低电压报警电路包括检测芯片(U7)、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阻(R9)、蜂鸣器(LSI)、第七三极管(Q7)、第二十三电阻(R23)及第二十四电阻(R24),检测芯片(U7)的IN足一是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的BT-1N接头连接,检测芯片(U7)的IN足二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一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的BT-1N接头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二是通过第五电阻(R5)与检测芯片(U7)的OUT足连接,检测芯片(U7)的IN足三是与第七电容(C7)的正极连接,第七电容(C7)的负极接地,检测芯片(U7)的OUT足一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检测芯片(U7)的OUT足二是为VCC-LOW接头,该VCC -LOW接头与主控制芯片(U5)的45足RB3/SEG10连接,检测芯片(U7)的GND足接地,蜂鸣器(LSI)的正极接VCC电源,蜂鸣器(LSI)的负极与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一是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形成BEE接头,该BEE接头与主控制芯片(U5)的17足SEG19/AN6/RF1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二是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接地;字轮读数信号采集电路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七电阻(R17)、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十四电容(C14)、按钮(SI)、第一干簧管(C12)及第二干簧管(C13),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一干簧管(C12)连接,第一干簧管(C12)的另一端接VCC电源,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一干簧管(C12)之间设有GHG2接头,该GHG2接头通过第四电阻(R4)与主控制芯片的46足RB2/SEG9连接,第五电容(C5)并联在十三电阻(R13)的两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二干簧管(C13)连接,第二干簧管(C13)的另一端接VCC电源,第十四电阻(R14)与第二干簧管(C13)之间设置有GHGl接头,该GHGl接头通过第三电阻(R3)与主控制芯片(U5)的47足RB1/SEG8连接,第六电容(C6)并联在第十四电阻(R14)的两端,按钮(SI)的一端接VCC电源,按钮(SI)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阻(R17)接地,第十四电容(C14)并联在第十七电阻(R17)的两端; 时钟电路包括时钟芯片(U6)、晶体振荡器(XI)、第十一电容(C11)、第三十电阻(R30)、第三H^一电阻(R31),其中,时钟芯片(U6)的I足OSCI依次通过晶体振荡器(Xl)及第十一电容(Cl I)接地,时钟芯片(U6 )的2足0SC0CLK连接在晶体振荡器(XI)与第十一电容(Cl I)之间,时钟芯片(U6)的3足INT与主控制芯片(U5)的48足RB0/INT/SEG30的RTC INT接头连接,时钟芯片(U6)的4足VSS接地,时钟芯片(U6)的5足SDA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1)接VCC电源,时钟芯片(U6)的6足SCL通过第三十电阻(R30)接VCC电源,,时钟芯片(U6)的8足VDD接VCC电源; 数据存贮电路包括存储芯片(U8 ),存储芯片(U8 )的I足AO、2足Al、3足A2、4足GND及7足WP均接地, 存储芯片(U8)的5足SDA为I2C SDA接头,该I2C SDA接头一是与主控制芯片(U5)的51足RD5/SEG5/SDI2/SDA2连接,该I2C SDA 一是与时钟芯片(U6)的5足SDA连接,存储芯片(U8)的6足SCL为I2C SCL接头,该I2C SCL接头一是与主控制芯片(U5)的50足RD6/SEG6/SCLK2/SCL2连接,该I2C SCL接头一是与时钟芯片(U6)的6足SCL连接,存储芯片(U8)的8足VDD与控制芯片(U5)的32足SEG28/RX1/RC7输出的VCCl电源连接。
【文档编号】G01F15/00GK203785722SQ201420032080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罗宏伟, 陈海林 申请人:重庆前卫克罗姆表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