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749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包括集灰罐、外分离筒、气流入口、延长杆、连接卡套、内分离筒及排气管,外分离筒下端的灰尘出口与集灰罐的入口相连接,气流入口位于外分离筒的侧面,内分离筒位于外分离筒内,连接卡套的一端与外分离筒的上端相连接,排气管一端的进气口与内分离筒上端的出气口相连通,排气管另一端的出气口穿过连接卡套的侧面并伸出到连接卡套外,内分离筒下端的进气口与外分离筒的内部相通,内分离筒上部的侧面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窗口,延长杆的一端固定于连接卡套内,延长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卡套伸出到连接卡套外;气流入口为螺旋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取样具有代表性,移动性及适应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灰尘取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锅炉、水泥立窑、复合肥干燥等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经常需要对含尘气流中的固体颗粒进行等速取样,如在燃煤电站锅炉中为了测定锅炉的热效率,需要对排烟中的飞灰进行等速取样以确定锅炉的未燃尽碳热损失,在水泥立窑和复合肥干燥系统中也需要进行排烟的等速取样以确定排烟中固体颗粒的成分。
[0003]为了实现含尘气流中固体颗粒的取样,目前经常使用两种方法:
[0004]—种方法是米用撞击式飞灰取样器,撞击式飞灰取样器为一根垂直固定在含尘气流中的钢管,钢管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取样窗口,含尘气流中的固体颗粒撞击到取样窗口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钢管内,撞击式飞灰取样器所采集的固体颗粒粒径较大,所取样品代表性较差,特别是其灰路存在容易产生严重的堵管现象,经过长时间使用后,钢管容易被磨穿,导致样品完全不具备代表性。
[0005]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专门的飞灰等速取样器,飞灰等速取样器由取样管、旋风子分离器构成,含尘气流在抽气泵或引风机的负压作用下,经过取样管沿器壁切线方向进入旋风子分离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固体颗粒被甩到分离器壁面上,并沿壁面靠重力作用落入集灰漏斗进入取样瓶,而气体由引出管排出。飞灰等速取样装置需要现场有产生负压的抽气泵或气源,使用操作不便,移动性和适应性较差。
[0006]上述的两种灰尘取样装置虽然可以实现含尘气流中固体颗粒的取样,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撞击式飞灰取样器所取固体颗粒较粗且代表性差,飞灰等速取样器需要有产生负压的抽气泵或气源,使用操作不便,移动性和适应性较差,尤其在需要频繁取样时工作人员的操作更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该装置的取样具有代表性,并且操作方便,移动性及适应性强。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包括集灰罐、外分离筒、气流入口、延长杆、连接卡套、内分离筒及排气管,外分离筒下端的灰尘出口与集灰罐的入口相连接,气流入口位于外分离筒的侧面,内分离筒位于外分离筒内,连接卡套的一端与外分离筒的上端的端盖相连接,排气管一端的进气口与内分离筒上端端盖的出气口相连通,排气管另一端的出气口穿过连接卡套的侧面并伸出到连接卡套外,内分离筒下端的进气口与外分离筒的内部相通,内分离筒上部的侧面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窗口,延长杆的一端固定于连接卡套内,延长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卡套伸出到连接卡套外;
[0009]所述气流入口为螺旋式结构。
[0010]所述外分离筒的轴线与内分离筒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1 ] 所述气流入口的横截面为矩形,气流入口的侧壁与外分离筒的侧面相切。
[0012]所述外分离筒的上部为圆柱形结构,外分离筒的下部为圆锥形结构。
[0013]所述内分离筒的上部为圆柱形结构,内分离筒的下部为圆锥形结构。
[0014]所述连接卡套为圆柱形结构,连接卡套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孔及若干用于固定延长杆的定位孔,排气管的端部穿过所述排气孔并伸出到连接卡套外。
[0015]所述定位孔的外侧固定有螺帽,延长杆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卡套的内部。
[0016]所述排气管由弯头、圆管及锥形管组成,圆管的两端分别与弯头的一端及锥形管的一端相连接,弯头另一端的出气口穿过排气孔并伸出到连接卡套外,锥形管另一端的进气口与内分离筒上端端盖的出气口相连通。
[0017]还包括集灰罐连接口,集灰罐连接口上端端盖上的入口与外分离筒下端的灰尘出口相连通,集灰罐连接口上端端盖上的入口位于集灰罐连接口上端端盖的中心位置,集灰罐连接口的下端设有内螺纹,集灰罐的入口处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携带有飞灰的气流经气流入口形成旋转气流,并进入到外分离筒中,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部分灰尘颗粒落入到集灰罐中,然后气流进入到内分离筒中,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另一部分灰尘颗粒通过内分离筒的窗口进入到外分离筒中继续进行分离,同时分离后的气流通过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灰尘的双级分离取样,分离效率高,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捕集到颗粒直径较小的灰尘,取样的灰尘代表性强。
[0020]进一步,所述气流入口的侧壁与外分离筒的侧面相切,可以有效的提高对直径较小的灰尘的捕集效率。
[0021]进一步,所述排气管由弯头、圆管及锥形管组成,弯头直接穿过连接卡套的排气孔,锥形管可以把净化气流的一部分旋转能量转换为静压力,从而减小15%?20%的内旋涡压力损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I为集灰罐、2为集灰罐连接口、3为外分离筒、4为气流入口、5为内分离筒、6为排气管、7为定位孔、8为连接卡套、9为排气孔、10为窗口、11为延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灰罐1、外分离筒3、气流入口 4、延长杆11、连接卡套8、内分离筒5及排气管6,外分离筒3下端的灰尘出口与集灰罐I的入口相连接,气流入口 4位于外分离筒3的侧面,内分离筒5位于外分离筒3内,连接卡套8的一端与外分离筒3的上端的端盖相连接,排气管6—端的进气口与内分离筒5上端的出气口相连通,排气管6另一端的出气口穿过连接卡套8的侧面并伸出到连接卡套8外,内分离筒5下端的进气口与外分离筒3的内部相通,内分离筒5上部的侧面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窗口 10,延长杆11的一端固定于连接卡套8内,延长杆11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卡套8伸出到连接卡套8外;所述气流入口 4为螺旋式结构,外分离筒3的轴线与内分离筒5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气流入口 4的横截面为矩形,气流入口 4的侧壁与外分离筒3的侧面相切。
[0030]需要说明的是,外分离筒3的上部为圆柱形结构,外分离筒3的下部为圆锥形结构,内分离筒5的上部为圆柱形结构,内分离筒5的下部为圆锥形结构。连接卡套8为圆柱形结构,连接卡套8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孔9及若干用于固定延长杆11的定位孔7,排气管6的端部穿过所述排气孔9并伸出到连接卡套8外,定位孔的外侧固定有螺帽,延长杆11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卡套8的内部,排气管6由弯头、圆管及锥形管组成,圆管的两端分别与弯头的一端及锥形管的一端相连接,弯头另一端的出气口穿过排气孔9并伸出到连接卡套8夕卜,锥形管另一端的进气口与内分离筒5上端的出气口相连通。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集灰罐连接口 2,集灰罐连接口 2上端端盖上的入口与外分离筒3下端的灰尘出口相连通,集灰罐连接口 2上端端盖上的入口位于集灰罐连接口 2上端端盖的中心位置,集灰罐连接口 2的下端设有内螺纹,集灰罐I的入口处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3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32]含灰尘的气流沿气流入口 4切向进入外分离筒3中,由于所述气流入口 4为螺旋式结构,因此在外分离筒3中形成旋转气流,气流中的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外分离筒3的边壁沿轴向作贴壁旋转向下运动,此时气流中大部分的颗粒被分离出来,并从外分离筒3的灰尘出口进入到集灰罐I中,在外分离筒3的下部,净化后的气流在外分离筒3下部的锥形结构中沿轴向逆流旋转向上进入内分离筒5,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部分净化后的气流从排气管6排出,另一部分气流携带剩余的固体颗粒从内分离筒5上部均匀分布的窗口10中流出,循环进入外分离筒3进行再次分离。
[0033]实施例一
[0034]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将延长型的灰尘取样装置垂直布置在含尘气流中,本实用新型中气流入口 4正对来流方向,排气管6背对来流方向,含尘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外分离筒3与内分离筒5双级净化后落入集灰罐I中,净化后的气体从排气管6中排出,可以通过调节延长杆11插入含尘气流的深度完成不同位置的采样工作。
[0035]实施例二
[0036]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将延长型的灰尘取样装置水平布置在含尘气流中,本实用新型中气流入口 4正对来流方向,排气管6背对来流方向,含尘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外分离筒3与内分离筒5双级净化后落入集灰罐I中,净化后的气体从排气管6中排出,可以通过调节延长杆11插入含尘气流的深度完成不同位置的采样工作,由于含尘气流指向底部的轴向速度总是大于颗粒的终端沉降速度,所以本实用新型不是垂直放置也可以顺利将固体颗粒排入集灰罐I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灰罐(I)、外分离筒⑶、气流入口⑷、延长杆(11)、连接卡套⑶、内分离筒(5)及排气管(6),外分离筒(3)下端的灰尘出口与集灰罐(I)的入口相连接,气流入口(4)位于外分离筒(3)的侧面,内分离筒(5)位于外分离筒(3)内,连接卡套(8)的一端与外分离筒(3)的上端的端盖相连接,排气管(6) —端的进气口与内分离筒(5)上端端盖的出气口相连通,排气管¢)另一端的出气口穿过连接卡套⑶的侧面并伸出到连接卡套⑶夕卜,内分离筒(5)下端的进气口与外分离筒(3)的内部相通,内分离筒(5)上部的侧面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窗口(10),延长杆(11)的一端固定于连接卡套⑶内,延长杆(11)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卡套⑶伸出到连接卡套⑶外; 所述气流入口(4)为螺旋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分离筒(3)的轴线与内分离筒(5)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入口(4)的横截面为矩形,气流入口(4)的侧壁与外分离筒(3)的侧面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分离筒(3)的上部为圆柱形结构,外分离筒(3)的下部为圆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离筒(5)的上部为圆柱形结构,内分离筒(5)的下部为圆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套(8)为圆柱形结构,连接卡套(8)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孔(9)及若干用于固定延长杆(11)的定位孔(7),排气管(6)的端部穿过所述排气孔(9)并伸出到连接卡套⑶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孔(7)外侧固定有螺帽,螺栓穿过螺帽及定位孔(7)将延长杆(11)固定在连接卡套(8)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由弯头、圆管及锥形管组成,圆管的两端分别与弯头的一端及锥形管的一端相连接,弯头另一端的出气口穿过排气孔(9)并伸出到连接卡套(8)外,锥形管另一端的进气口与内分离筒(5)上端端盖的出气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双级分离等速灰尘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灰罐连接口(2),集灰罐连接口(2)上端端盖上的入口与外分离筒(3)下端的灰尘出口相连通,集灰罐连接口(2)上端端盖上的入口位于集灰罐连接口(2)上端端盖的中心位置,集灰罐连接口(2)的下端设有内螺纹,集灰罐(I)的入口处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文档编号】G01N1/22GK204085964SQ20142048153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王一坤, 陈国辉, 周平, 王志刚, 周科, 柳宏刚 申请人: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