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7505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包括电池供电系统、MCU主机控制单元和无线模块传输单元,还包括分别与MCU主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的每一相均由氧化锌MOV大电流泄露回路、限流电阻、保护单元、变压器、动作感应全波整流单元、脉冲阀值比较延迟单元、半波整流单元、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组成;在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的任意一相中,在保护单元与半波整流单元之间接入过零比较单元。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半波整流和电阻比例分压分级采样方式实现避雷器全电流三相同测,降低成本,无需外部供电,同时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专利说明】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具体涉及避雷器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避雷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避雷器的作用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损坏的一个电器。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保护间隙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一般用于配电系统、线路和变电所进线段保护。阀型避雷器与氧化锌避雷器用于变电所和发电厂的保护,在500KV及以下系统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在超高压系统中还将用来限制内过电压或作内过电压的后备保护。
[0003]随着避雷器投入运行时间的增长以及其产品存在的缺陷,避雷器在运行电压下的受潮、老化问题日益突出。
[0004]为了及时发现避雷器的隐患,需要对其运行状况在线监测,目前,对避雷器状态在线监测的主要手段是在线监测,目前的检测技术不能实现三相电流电压同时检测,从而无法在同一时间直接观测到避雷器的工作状况,另外现有的避雷器监测装置都没有远程传输功能,需要操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读取,从而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采用简单的半波整流和电阻比例分压分级采样方式实现避雷器全电流三相同测,降低成本,采用电池实现长期工作而无需外部供电,同时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解决复杂工程安装问题,采用工频过零点和装置物理地址通过分时传输方式,实现采用简单低功耗下无线通讯机制即可解决多组装置同时发射时的空中相互干扰防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包括电池供电系统,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池供电系统相连接的MCU主机控制单元和无线模块传输单元,MCU主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经过无线模块传输单元进行无线通讯,还包括分别与MCU主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其中:
[0008]所述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的每一相均由氧化锌MOV大电流泄露回路、限流电阻、保护单元、变压器、动作感应全波整流单元、脉冲阀值比较延迟单元、半波整流单元、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组成;
[0009]所述氧化锌MOV大电流泄露回路的两端分别经过限流电阻和保护单元接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两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依次经过动作感应全波整流单元、脉冲阀值比较延迟单元后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0010]所述保护单元依次经过半波整流单元、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后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0011]在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的任意一相中,在保护单元与半波整流单元之间接入过零比较单元,所述过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的电网频率基准时钟信号输入端。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中,三级分压比例 1:10:100。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过零比较单元中,采用低功耗运放方式对工频电网频率进行过零点检测。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MCU主机控制单元具体为低功耗8位单片机。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无线模块传输单元还包括433MHz频段无线芯片。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池供电系统中还设置有低功耗LDO稳压芯片。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之间还连接有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和滤波电感。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滤波取样单元包括滤波电路。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具体由肖特基二极管、变压器、MOS管、三极管、精密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氧化锌M0V、第二至第十二二极管、第一至第二十三电阻、第一至第六电容组成,电路连接关系为:
[0020]电压输入端经过第一电阻输入变压器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和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和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第七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分别和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接并接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精密比较器负输入端相连接,精密比较器正输入端分别和第八电阻的一端、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池供电系统,精密比较器的输出端和第九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九二极管的正极经第十一电容接地并且还分别和第十八电阻的一端、MOS管的栅极相连接,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电池供电系统、MOS管的漏极相连接,MOS管的源极经过第十二电容接地并且还和第十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十电阻的一端、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并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二十三电阻和电池供电系统相连接并且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0021]变压器初级绕组的另一端经过氧化锌MOV接地,氧化锌MOV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氧化锌MOV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和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i 电阻的一端、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十六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的正极、第八电容的一端、第十电容的一端、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第十二极管的正极、第十三电容的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十五电容的一端、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的负极、第八电容的另一端、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0022]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十一二极管接地并且分别和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二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经过第五电容接地、经过第七电阻接地、经过第十电阻接电池供电系统并且还接入第二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上拉端接电池供电系统并且还经过第九电容接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经过第十五电阻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00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GPS模块、大电流检测线圈和电流检测模块,其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GPS模块、大电流检测线圈和电流检测模块均与分析控制模块相连,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发送给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对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后,将最终的数据在显示模块进行显示;GPS模块将测得的经纬和纬度信息发送给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将分析所得的经纬和纬度信息在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大电流检测线圈检测流过避雷器内部的过电压的电流的信息,并发送到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通过分析电流的信息得到电流的峰值、波长和波形,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电流检测模块将检测的避雷器表面的的泄露电流值发送到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将得到的泄露电流值转换成污秽度,并在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002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半波整流和电阻比例分压分级采样方式实现避雷器全电流三相同测,降低成本,采用电池实现长期工作而无需外部供电,同时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解决复杂工程安装问题,采用工频过零点和装置物理地址通过分时传输方式,实现采用简单低功耗下无线通讯机制即可解决多组装置同时发射时的空中相互干扰防闯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相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7]其中:V1表示肖特基二极管,Tl表示变压器,Ql表示MOS管,Q2表示三极管,Ul表示精密比较器,U2表示第二比较器,L1、L2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电感,Dl表示氧化锌MOV,D2至D12分别表示第二至第十二二极管,Rl至R23分别表示第一至第二十三电阻,Cl至C6分别表不第一至第六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包括电池供电系统,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池供电系统相连接的MCU主机控制单元和无线模块传输单元,MCU主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经过无线模块传输单元进行无线通讯,还包括分别与MCU主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其中:所述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的每一相均由氧化锌MOV大电流泄露回路、限流电阻、保护单元、变压器、动作感应全波整流单元、脉冲阀值比较延迟单元、半波整流单元、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组成;所述氧化锌MOV大电流泄露回路的两端分别经过限流电阻和保护单元接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两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依次经过动作感应全波整流单元、脉冲阀值比较延迟单元后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所述保护单元依次经过半波整流单元、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后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在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的任意一相中,在保护单元与半波整流单元之间接入过零比较单元,所述过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的电网频率基准时钟信号输入端。
[0030]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电网电压等级和氧化锌正常的高阻态,施加在氧化锌避雷器两端电压形成的电流可以看做一个相对恒定的电流源模型,所以采用二极管实现半波整流方式,不会应本身非线性特性对,被采样信号产生影响。
[0031]半波整流回路与脉冲互感器限流电阻串联,并联在MOV大电流泄放回路端,正常情况下泄露电流较小,氧化锌MOV大电流回路处在高阻态,泄露电流全部经过旁路限流电阻R1、脉冲互感器、半波整流串联回路泄放到大地回路中。
[0032]工频泄露电流流经半波整流回路后通过π滤波单元滤波后经IK采样电阻和电容完成泄露电流的取样,获得相应采样电压;为满足正常泄露在0-50mA的全电流有效值的测量范围,低压低功耗方案系统无法满足直接采样下的宽量程范围,所以测量电路中采用三级比例分压电路,通过MCU对三级分压电路分别采样,经过信号幅度判断其中最佳的采样比例分压电路,并把该路的测量值作为当前采样值,根据相应比例分压关系、取样电阻和半波整流变换关系,将采样电压转换为相应的源端泄露电流;完成整个回路的一次泄露电流采样工作,根据泄露电流均参考大地,所以采用直接共地方法,通过循环方式实现三相泄露电流的采集工作。
[0033]动作次数测量回路,经过脉冲互感器串联在泄露电流回路中,当有雷击或大电流泄露时,脉冲互感器感应到一定幅度的大电流冲击泄放脉冲,由于脉冲可能是正脉冲或负脉冲,为达到准确监测目的,即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实现全波整流,采用肖特基降低全波整流回路对检测脉冲幅度的影响,整流后的动作脉冲信号经过取样电阻转换为电压方式,经过低功耗精度比较器,实现动作阀值判断,达到阀值后比较器动作输出脉冲电平,根据MCU低功耗系统时钟较低无法实现uS级别的脉冲检测,电路采样脉冲延时电路,将uS级别脉冲信号延时到几个mS数量级别,达到可靠触发MCU,使MCU主控制器能够准备监测到动作脉冲信号,从而达到动作监测计数目的。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具体由肖特基二极管、变压器、MOS管、三极管、精密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氧化锌MOV、第二至第十二二极管、第一至第二十三电阻、第一至第六电容组成,具体电路图如图2所/In?电路连接关系为:
[0035]电压输入端经过第一电阻输入变压器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和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和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第七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分别和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接并接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精密比较器负输入端相连接,精密比较器正输入端分别和第八电阻的一端、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池供电系统,精密比较器的输出端和第九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九二极管的正极经第十一电容接地并且还分别和第十八电阻的一端、MOS管的栅极相连接,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电池供电系统、MOS管的漏极相连接,MOS管的源极经过第十二电容接地并且还和第十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十电阻的一端、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并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二十三电阻和电池供电系统相连接并且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变压器初级绕组的另一端经过氧化锌MOV接地,氧化锌MOV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氧化锌MOV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和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 电阻的一端、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十六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的正极、第八电容的一端、第十电容的一端、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第十二极管的正极、第十三电容的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第i 二极管的正极、第十五电容的一端、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的负极、第八电容的另一端、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十一二极管接地并且分别和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二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经过第五电容接地、经过第七电阻接地、经过第十电阻接电池供电系统并且还接入第二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上拉端接电池供电系统并且还经过第九电容接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经过第十五电阻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0036]上述实施例中,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0037]MCU根据上报周期,通过无线方式,采样过零点发送机制,完成数据的无线传输任务。
[0038]氧化锌MOV:使雷击等情况下泄放的主要能量经过氧化锌MOV泄放到大地,保证整个避雷器的泄放回路正常。
[0039]RI作用:起到限流,串联在测量回路中,防止出现雷击等情况下的大电流泄露时,引起对测量旁路采集电路的影响造成器件损坏。
[0040]动作感应全波整流单元:正常情况下泄露电流处于工频频率,脉冲互感器不工作,当有动作电流泄放时,部分能量经过Rr流入Tl,在Tl次级感应出一定比例的动作电流脉冲信号,经过D4、D5、D6、D7脉冲全波整流电路,确保输出正脉冲信号,Vl起脉冲幅度限制作用,防止感应脉冲过大,造成器件损坏,信号经过R5、R6分压后进入Ul精密比较器,判断脉冲阀值,如果有效输出一个低电平,经过D9、C11、R18共同作用使Ql工作,同时启动Q2输出一个有效低电平信号触发MCU控制器完成一次动作电流采样工作。
[0041]限流保护单元:采样气体放电管方式,由D1、R2、C1组成,Dl主要起到大电流时的泄放,R2和Cl完成限流和高频脉冲通路,对半波整流电路的起到保护,防止雷击时泄放回路的不通畅测量回来灌入较大能量,造成对半波整流电路的损坏。
[0042]半波整流单元:采用整流二极管方式,由D2、D3、LI组成,实现正常泄露电流下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0043]滤波取样单元:采用低ESR电容电感电阻方式,由C2、C3、L2、C4、C7组成,主要对半波整流信号的滤波稳定,Rll选用高精度低温漂IK电阻完成电流到电压的取样。
[0044]三级比例分压单元:采用电阻比例分压方式,由R12、R13、R16、R17、R21、R22组成1:10:100三级分压比例关系完成泄露在0-50mA的低压低功耗且宽范围全电流有效值的取样目的,便于MCU的准确测量,采用0.1%精度低温漂高阻值分压电阻。
[0045]过零比较单元:采用低功耗运放方式,由回路取样电阻R3、D21、R9、R7、R10、U2组成,完成对工频电网频率过零点检测,为MCU提供电网频率基准时钟信号。
[0046]MCU主机控制单元:采用低功耗8位单片机方式,完成对整个系统的采集处理和控制任务,为该装置主要组成部分。
[0047]无线模块传输单元:采用433MHz频段无线芯片,完成装置数据采集后的传输任务。
[0048]电池供电系统:采用大容量电池供电方式,经过低功耗LDO稳压芯片完成给整个装置测量电路的供电任务。
[0049]无线传输方式:采用自主定时发送方式,解决多组设备间复杂的通讯机制问题,采用工频过零点和装置物理地址通过分时传输方式,实现采用简单低功耗下无线通讯机制即可解决多组装置同时发射时的空中相互干扰防闯问题。
[0050]根据电网工频频率最大范围在45Hz — 65Hz之间,即一个周期为15.38ms—22.2ms,为了满足200米范围内支持最大4组监测装置同时工作无相冲突问题,采样分时传输方式,即将工频一个周期分割成四分,即3.85ms一5.56ms,取最小时间3.85ms为装置一个周期内允许最大发射时间周期,装置上有四路薄码开关,拨I时表示该装置处在过零点第一个3.85ms内发送完采集数据,拨2表示该装置处在过零点第二个3.85ms内发送完采集数据,依次类推,完成四组装置处在同一电网频率且同一变压器端的分时无碰闯可靠传输,主机只需要处在接收模式下,无需复杂通讯握手机制,在较低功耗下,即可完成无线传输工作。
[0051]本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GPS模块、大电流检测线圈和电流检测模块,其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GPS模块、大电流检测线圈和电流检测模块均与分析控制模块相连,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发送给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对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后,将最终的数据在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0052]GPS模块将测得的经纬和纬度信息发送给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将分析所得的经纬和纬度信息在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并通过无线模块进行发送;使用者可通过经纬度信息得知避雷器所在的位置,对避雷器所在位置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
[0053]大电流检测线圈检测流过避雷器内部的过电压的电流的信息,并发送到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通过分析电流的信息得到电流的峰值、波长和波形,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到服务器,使用者可通过服务器的显示观测到避雷器内部的过电压,包括雷击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情况,及时发现避雷器的故障;
[0054]电流检测模块将检测的避雷器表面的的泄露电流值发送到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将得到的泄露电流值转换成污秽度,并在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005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0056]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以及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供电系统,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池供电系统相连接的MCU主机控制单元和无线模块传输单元,MCU主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经过无线模块传输单元进行无线通讯,还包括分别与MCU主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其中: 所述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的每一相均由氧化锌MOV大电流泄露回路、限流电阻、保护单元、变压器、动作感应全波整流单元、脉冲阀值比较延迟单元、半波整流单元、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组成; 所述氧化锌MOV大电流泄露回路的两端分别经过限流电阻和保护单元接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两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依次经过动作感应全波整流单元、脉冲阀值比较延迟单元后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所述保护单元依次经过半波整流单元、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后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在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的任意一相中,在保护单元与半波整流单元之间接入过零比较单元,所述过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的电网频率基准时钟信号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中,三级分压比例1:10:10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比较单元中,采用低功耗运放方式对工频电网频率进行过零点检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机控制单元具体为低功耗8位单片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传输单元还包括433MHz频段无线芯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供电系统中还设置有低功耗LDO稳压芯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取样单元和三级比例分压采样单元之间还连接有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和滤波电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取样单元包括π滤波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避雷器电流监测模块具体由肖特基二极管、变压器、MOS管、三极管、精密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氧化锌MOV、第二至第十二二极管、第一至第二十三电阻、第一至第六电容组成,电路连接关系为: 电压输入端经过第一电阻输入变压器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和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和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第七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分别和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接并接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精密比较器负输入端相连接,精密比较器正输入端分别和第八电阻的一端、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池供电系统,精密比较器的输出端和第九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九二极管的正极经第十一电容接地并且还分别和第十八电阻的一端、MOS管的栅极相连接,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电池供电系统、MOS管的漏极相连接,MOS管的源极经过第十二电容接地并且还和第十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十电阻的一端、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并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二十三电阻和电池供电系统相连接并且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变压器初级绕组的另一端经过氧化锌MOV接地,氧化锌MOV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氧化锌MOV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和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i 电阻的一端、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十六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的正极、第八电容的一端、第十电容的一端、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第十二极管的正极、第十三电容的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十五电容的一端、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的负极、第八电容的另一端、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十一二极管接地并且分别和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二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经过第五电容接地、经过第七电阻接地、经过第十电阻接电池供电系统并且还接入第二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上拉端接电池供电系统并且还经过第九电容接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经过第十五电阻接入MCU主机控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全电流和动作次数无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GPS模块、大电流检测线圈和电流检测模块,其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GPS模块、大电流检测线圈和电流检测模块均与分析控制模块相连。
【文档编号】G01D21/02GK204142870SQ201420646654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尚雪嵩, 陈燕午 申请人:南京世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