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6629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设置气体流量计(2),与四联装置(3)连通,四联装置(3)分别与分液器(4)、样品瓶(5)和吸收装置(6)连通。
【专利说明】
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属于实验室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S,HS,S2-,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酸可溶性金属硫化物以及未电离的有机、无机类硫化物。硫化物是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目前,市场上虽有一些进口的自动化的设备用于硫化物的测定,但因该类设备价格较为昂贵,使用和维护成本偏高,使得大多实验实验室选择国产的酸化吹气装置用于水质硫化物的前处理设备。相较于进口自动仪器,该类设备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每分析一个样品需要手动拆装气路,组装玻璃反应瓶以及吸收瓶,由于需要连接的管路,玻璃器件较多,连接与组装不仅费时费力,在组装或拆卸过程中,因大多设备的玻璃器皿均没有有效的固定措施,极易导致玻璃器皿滑倒而损坏,相应的玻璃碎片以及化学试剂也有可能对分析人员造成身体伤害,为解决以上问题究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硫化物预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进气管设置气体流量计,与四联装置连通,四联装置分别与分液器、样品瓶和吸收装置连通。
[0005]样品瓶作为反应装置,瓶壁设置刻度线。
[0006]样品瓶采用聚乙烯材质制成。
[OOO7 ]吸收装置材质为玻璃,分上端和下端,上端为玻泡部分,下端为50ml比色管。
[0008]四联装置中气体进入端插入样品瓶中,距离样品瓶底部<2cm。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加酸装置为分液器,直接与四联装置相连,联通到酸化反应瓶也即硫化物释放装置,加酸量可调,整个加酸过程不外露,避免传统加酸过程中酸漏洒的情况出现,快捷、安全。
[0010]反应瓶与样品瓶合二为一,减少传统方法中的样品量取,转移、清洗等步骤、极大减少了样品处理时间,同时样品瓶为聚乙烯材质,避免了玻璃材质易碎的特性,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
[0011]吸收装置直接为50ml的比色管,代替传统的吸收瓶,省去吸收液的转移过程,减少实验操作步骤,节省实验时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四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2所示,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进气管I设置气体流量计2,与四联装置3连通,四联装置3分别与分液器4、样品瓶5和吸收装置6连通。分液器4用于分装磷酸,加酸量可调节,样品瓶5作为反应装置,瓶壁设置刻度线。样品瓶5采用聚乙烯材质制成。吸收装置6材质为玻璃,分上端和下端,上端为玻泡部分,下端为50ml比色管。四联装置3中气体进入端插入样品瓶5中,正常连接时端口不接触样品瓶底部,距离样品瓶5底部<2cm。
[0015]样品瓶5:该瓶为聚乙烯材质,瓶上有刻度,可直接读出样品量。水体样品采集时水样装满此瓶,样品分析时倒出一定量的样品,剩下部分体积可直接从瓶身刻度线读出,然后将样品瓶5通过螺纹盖与四联装置3相连,此时样品瓶便作为酸化反应装置,也即硫化物释放装置。
[0016]吸收装置6:材质为玻璃,分上端和下端,上端为玻泡部分,下端吸收液体吸收硫化物时可能产生气泡,产生的气泡会在这里破裂,下端为50ml比色管。
[0017]使用过程:
[0018](I)样品瓶5采集水样,待分析时倒掉一定量的样品,把样品瓶与四联装置3的螺纹盖对接;
[0019](2)打开气源并调节气体流量计2调节阀,调到相应的流量;
[0020](3)吸收装置6中比色管加入适量吸收液并连接四联装置的出口端波泡;
[0021](4)调节加酸装置的加酸量,并加入相应的算量,按相关标准计时完成酸化吹气处理。
【主权项】
1.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I)设置气体流量计(2),与四联装置(3)连通,四联装置(3)分别与分液器(4)、样品瓶(5)和吸收装置(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样品瓶(5)作为反应装置,瓶壁设置刻度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样品瓶(5)采用聚乙烯材质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装置(6)材质为玻璃,分上端和下端,上端为玻泡部分,下端为50ml比色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物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四联装置(3)中气体进入端插入样品瓶(5)中,距离样品瓶(5)底部〈2cm。
【文档编号】G01N1/28GK205719703SQ20162061648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2日
【发明人】滕明德, 郑明杰, 武艺, 高庚申, 谢蔚嵩
【申请人】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