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库垂向水温自动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246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库温度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库垂向水温自动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现有技术中,水库进行各种使用都需要进行温度检测,而温度检测大多通过温度计,其检测不方便,而且数据不精确,也不能随时进行检测,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库垂向水温自动观测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直流电源、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电容、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和电位器,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放大器的正极和第二放大器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位器的第一端、第一放大器的负极、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的负极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同时与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的正相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放大器的反相信号输入端同时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的正相信号输入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滑动端连接,第二放大器的反相信号输入端与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二信号输出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水库垂向水温自动观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水库的湖面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安装连接的设备随时监测水库温度,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直流电源、红外温度传感器a、第一电阻r1至第六电阻r6、电容c、第一放大器ic1、第二放大器ic2和电位器rp,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放大器ic1的正极和第二放大器ic2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红外温度传感器a的第一端、电容c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位器rp的第一端、第一放大器ic1的负极、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负极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a的第二端同时与电容c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ic1的正相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信号输入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放大器ic1的输出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正相信号输入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二端和滑动端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信号输入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为第二信号输出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红外温度传感器a设置于湖库面上,正对湖库水面,当红外温度传感器a检测到发生变化时,其两端的电压随之线性变化(约0.92mv/℃).经第一放大器ic1放大后,送入第二放大器ic2,第二放大器ic2接成反相运放,输出信号接入反馈回路,其电流由输入电压和电阻由第五电阻r5和电位器rp决定。在-16℃时,调整电位器rp,使流过第五电阻r5和流过电位器rp的电流等值反相,此时,电流表指示为0。当温度升高时,第一放大器ic1输出电流增大,第二放大器ic2反相端电位增高,输出端out有电流流过,而且其指示电流与温度成线性关系。调节电位器rp,使温度为-16℃时,输出为0ma,温度为+66℃时,输出为1ma。外接设备根据信号自动判断湖库温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垂向水温自动观测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电容、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和电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水库的湖面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安装连接的设备随时监测水库温度,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王文;辛光红;王连胜;王良成;雷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11.27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