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的大气沉降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1018发布日期:2018-08-31 21:5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式的大气沉降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大气中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采集的装置较少,且干湿沉降的采集技术一般是将干沉降和混合沉降分开采样,通常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分别对干沉降或干湿混合沉降进行采集,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当进行时间和空间跨度范围很大的采集,则受到较大的限制,也有专利文献将干沉降和混合沉降采样二者集于一体,但需要采用传感器分辨天气状况,结构较为复杂,故障率较高,而且必须配备电源,无法进行长时间的采集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的大气沉降采集装置,能进行野外长期的无人采样,并对大气的pops干沉降和混合沉降无需专人分开调整采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模式的大气沉降采集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端固定有底部外壳,底部外壳上设置带有泡沫材料的栅格,在底部外壳上还垂直设置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上端固定顶部外壳,顶部外壳内设置混合沉降采样器。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外壳为不锈钢材质、无底的盆状外形,上沿直径27.5cm,

底部开口直径17.5cm。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材料为吸附大气pops干沉降的聚氨酯泡沫,直径10cm,高0.7cm。

进一步的,所述栅格为不锈钢材质,整体外径33.5cm。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外壳为不锈钢材质、倒置盆状外形,下沿直径40cm,高13cm,壳顶部设有放置混合沉降采样器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圆筒状,直径11.5cm,高14.5cm。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沉降采样器包括规格为1000ml的玻璃量杯,在玻璃量杯的杯壁内部均匀涂抹一层高分子聚合物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支撑杆伸缩至最长时长60cm,最短时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放置混合沉降采样器的顶部外壳,一方面可以进行大气干湿混合沉降采集,另一方面在有雨雪等天气时,避免雨雪对已采集的干沉降样的影响,做到了两种采集模式集一体但又互不影响;

采用量杯再结合量杯内的强吸附聚合物,能够有效吸附降雨以及降尘中的pops物质,同时高温天气pops挥发损失;采用聚氨酯泡沫作为干沉降的吸附,能够很好的吸附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的pops。

另外,本发明的装置无需电源,造价低廉,体积较小,操作简单;可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对多个采样点进行同步布置和长期连续监测,适合采样点分布广,采集时间长的大气pops沉降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部外壳示意图;

图3是栅格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底部外壳,3、栅格,4、泡沫材料,5、伸缩支撑杆,6、顶部外壳,7、混合沉降采样器,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多模式的大气沉降采集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端固定有底部外壳2,所述底部外壳2为不锈钢材质、无底的盆状外形,上沿直径27.5cm,底部开口直径17.5cm;底部外壳2上设置带有泡沫材料4的栅格3,该栅格3为不锈钢金属材质,结实耐用,整体外径33.5cm,采用栅格的形式起到透气的作用,所述泡沫材料4为吸附大气pops干沉降的聚氨酯泡沫,直径10cm,高0.7cm;在底部外壳2上还垂直设置有伸缩支撑杆5,该伸缩支撑杆5伸缩至最长时长60cm,最短时30cm,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节高度,伸缩支撑杆5上端固定顶部外壳6,所述顶部外壳6为不锈钢材质、倒置盆状外形,下沿直径40cm,高13cm,该设计一方面可以进行大气干湿混合沉降的采集,另一方面能在有雨雪等天气时,能防止雨雪进入底部干沉降采集容器,避免其对干沉降采集的影响;壳顶部设有放置混合沉降采样器7的凹槽8,凹槽8为圆筒状,直径11.5cm,高14.5cm,在凹槽8内设置混合沉降采样器7,所述混合沉降采样器7规格为1000ml的玻璃量杯,杯壁内部均匀涂抹一层高分子聚合物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以采集吸附大气中的pop干湿混合沉降物。

本发明装置便于拆卸,容易携带,使用时将装置零件带至采样点,正常组装完毕后,放置好干、混合沉降采样容器即可进行长时间的采集,途中遇雨也不需要人工转移干沉降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多模式的大气沉降采集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端固定有底部外壳,底部外壳上设置带有泡沫材料的栅格,在底部外壳上还垂直设置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上端固定顶部外壳,顶部外壳内设置混合沉降采样器。本发明装置能进行野外长期的无人采样,并对大气的POPs干沉降和混合沉降无需专人分开调整采集。

技术研发人员:邓欧平;李曦;周正斌;兰婷;张世熔;曾敏;邓良基;王澄宇;万科均;张腾;马丁;唐锐;刘唯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3.13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