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3254发布日期:2018-08-24 20:1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
涉及混凝土结构荷载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领域中最普遍的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梁受弯及柱偏心受压荷载试验是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的最基础、最广泛的试验。而在上述试验中,钢筋应力测量及变化规律是必不可少的参数。

在现有技术中,在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钢筋表面粘贴应变片直接进行测量。然而,采用该方法会存在如下缺点:

一方面,如果在钢筋表面粘贴的应变片的数量太少,则测量结果难以反应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情况,以及混凝土裂缝出现时对钢筋应力变化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当应变片的数量太少时,难以保证裂缝出现的位置刚好是粘贴应变片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在钢筋表面粘贴的应变片的数量太多,因为要采用环氧树脂或其他材料对应变片进行包裹,因此过多的应变片必然会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不能真实反应实际应力情况。

综上可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具有如上所述的缺点,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更好的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方法,从而使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是本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从而可以使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待测钢筋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成两半;

在两半钢筋的中部分别进行连续铣槽,形成通槽;

在两半钢筋的通槽底部分别连续设置n个应变片;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每个应变片都通过一根导线与数据分析设备连接,每根导线均沿钢筋长度方向在通槽内铺展并从通槽的一端伸出;

将两半钢筋扣合并固定;

数据分析设备通过各根导线接收各个应变片的数据;

数据分析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各个应变片的数据,计算得到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

较佳的,所述将两半钢筋扣合并固定包括:

将两半钢筋扣合,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

从通槽的一端灌入结构胶,将两半钢筋粘接在一起;

待结构胶凝固之后,拆除固定装置。

较佳的,所述固定装置为铁丝。

较佳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卡扣。

如上可见,在本发明中的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中,由于将待测钢筋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成两半,并在两半钢筋的中部分别形成通槽,然后在通槽中分别设置n个应变片,将两半钢筋扣合并固定之后,再通过数据分析设备接收各个应变片的数据,并根据所接收的数据计算得到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在进行荷载试验时,随着荷载一级一级地加载,逐步测量出每级荷载下钢筋应力沿构件长度分布情况,以及裂缝出现位置钢筋应力变化情况,因而测量得到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试验数据真实反应实际应力情况,因此更加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测钢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测钢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测钢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测钢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包括如下所述步骤:

步骤101,将待测钢筋20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成两半。

步骤102,在两半钢筋的中部分别进行连续铣槽,形成通槽21。

步骤103,在两半钢筋的通槽底部分别连续设置n个应变片22;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的需要(例如,待测钢筋的长度、直径等),预先设置上述应变片的个数,即n的值。例如,n的值可以是2、3、4、5、6等值。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取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04,每个应变片都通过一根导线与数据分析设备连接,每根导线均沿钢筋长度方向在通槽内铺展并从通槽的一端伸出。

步骤105,将两半钢筋扣合并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使用多种实现方法来实现上述的步骤105。以下将以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例如,较佳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05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51,将两半钢筋扣合,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

另外,较佳的,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可以是铁丝,也可以是卡扣,还可以是其它的固定装置,本发明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步骤52,从通槽的一端灌入结构胶23,将两半钢筋粘接在一起。

步骤53,待结构胶23凝固之后,拆除固定装置。

通过上述的步骤51~53,即可将两半钢筋扣合并固定。

当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将两半钢筋扣合并固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06,数据分析设备通过各根导线接收各个应变片的数据。

步骤107,数据分析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各个应变片的数据,计算得到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

通过上述的步骤101~107,即可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将待测钢筋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成两半,并在两半钢筋的中部分别形成通槽,然后在通槽中分别设置n个应变片,将两半钢筋扣合并固定之后,再通过数据分析设备接收各个应变片的数据,并根据所接收的数据计算得到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在进行荷载试验时,随着荷载一级一级地加载,逐步测量出每级荷载下钢筋应力沿构件长度分布情况,以及裂缝出现位置钢筋应力变化情况,因而测量得到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试验数据真实反应实际应力情况,因此更加准确、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方法,包括:将待测钢筋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成两半;在两半钢筋的中部分别进行连续铣槽,形成通槽;在两半钢筋的通槽底部分别连续设置N个应变片;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每个应变片都通过一根导线与数据分析设备连接,每根导线均沿钢筋长度方向在通槽内铺展并从通槽的一端伸出;将两半钢筋扣合并固定;数据分析设备通过各根导线接收各个应变片的数据;数据分析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各个应变片的数据,计算得到钢筋应力沿钢筋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应用本发明可以使试验数据真实反应实际应力情况,因此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华;惠云玲;王玲;于英俊;贾子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19
技术公布日:2018.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