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3807发布日期:2021-08-24 12:2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

(二)

背景技术:

水表出厂前需要计量的精确度进行检定,水表检定系统不仅便于计量行政部门对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出厂水表的精确性,维护用户的切身利益,还能顺应公共事业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供灵活性高、扩展能力强的表具,有效的满足自来水公司和行业的管理要求,但目前的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普遍存在着受环境温度影响影响大、结构复杂、精确度差的问题,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对于每一个被检表都需要进行三次不同流量的检测时,由于不同的流量间相差较大,因此在转换时,比如从4方每小时调整到0.03方每小时,会出现流量不稳定,难以调整的情况,影响鉴定结果,为此,申请人经多次改进,并逐渐完善,于2018年发明了一种利用质量法进行检测的水表检测设备,申请号为2018209403961,进一步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后来,申请人发现,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下述问题:1、在检测小流量数值时,由于水箱内液位不稳定,因此对于被检表的小流量的测定结果也不稳定,存在一定的误差;2、在换向器的换向板转动过程中,必定会对从下水管流下来的水进行切割,造成水流波动,影响检测结果。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水流稳定、精确度高的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包括plc控制系统和依次管路连接的水箱、水泵、流量初调管路、流量调节管路、换向器,流量初调管路和流量调节管路分别包括三条内径不同的管路,其特征是,所述水泵包括大流量水泵和中流量水泵,还包括一个高位水箱,所述高位水箱的下端连接小流量水泵,所述小流量水泵的出水端与大流量水泵和中流量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到一起,所述水箱连接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上水管从高位水箱上端通入高位水箱内,所述高位水箱内设有溢流漏斗,所述溢流漏斗出口端向下从高位水箱穿出后连接到水箱上;

所述流量调节管路出口端为鹅颈管,所述鹅颈管通入换向器内,所述换向器包括人字形的分料筒和换向气缸,所述分料筒包括左料筒和右料筒,所述换向气缸位于分料筒之外并与分料筒固定连接;

所述溢流漏斗的上口比鹅颈管的最高点高5-7米。

所述溢流漏斗的上口比鹅颈管的最高点高6米。

所述左料筒和右料筒的交叉部位上方的分料筒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横向限位杆。

所述横向限位杆端部设有缓冲垫。

所述缓冲垫为橡胶。

所述鹅颈管的出口端为扁平状。

所述换向气缸具有两个输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分料筒是移动的,相对于以前分料筒不动而通过换向板来换向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分料筒对水流的切割很轻微,可有效减小水流的不稳定性,提高检测精确度。

2、高位水箱,内部设置溢流漏斗,使得高位水箱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度,同时也确保了该水位与鹅颈管处的高度差,再加上鹅颈管的设置,保证了水流的平稳,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中、小三个流量水泵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鹅颈管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换向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1大流量水泵,22中流量水泵,23小流量水泵,3稳压罐,4夹表器,5检测平台,6流量调节管路,7换向器,71分料筒,72换向气缸,721输出杆,73左料筒,74右料筒,75横向限位杆,76缓冲垫,77直筒部分,8称重容器,9高位水箱,91出水泵,92上水管,93溢流漏斗,10鹅颈管,11出水管,12流量初调管路。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该种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包括plc控制系统和水箱1、水泵2、稳压罐3、夹表器4、检测平台5、流量调节管路6、换向器、称重容器8,流量调节管路6包括粗、中、细三条管路,在稳压罐3和夹表器4之间连接一个流量初调管路12,流量初调管路12也有粗、中、细三条管路,水泵有三个,分别是与上述管路配套的大流量水泵21、中流量水泵22和小流量水泵23,大流量水泵21和中流量水泵22并联后分别接水箱1和稳压罐3,小流量水泵23的一端接在大流量水泵21和中流量水泵22的出水端,另一端连接到一个高位水箱9的下端,在高位水箱9内有一个溢流漏斗93,溢流漏斗93下端从高位水箱9穿过后连接到水箱1上,水箱1还连接一个出水泵91,出水泵91的上水管92从高位水箱9的上端伸入高位水箱9内,出水管11的出口位于溢流漏斗93的上口下方,以使出水管11流出来的水不对液面形成冲击,溢流漏斗93使得高位水箱9内的液位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

流量调节管路6的出口端连接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上端为鹅颈管10,鹅颈管10伸入换向器内,鹅颈管10的出口端为扁平状。溢流漏斗93的上口的高度也就是高位水箱9的液位比鹅颈管10最顶端的高度高5-7米,最好是6米。

换向器包括人字形的分料筒71和换向气缸72,换向气缸72安装在分料筒71上端外侧,换向气缸72有两个输出杆721,这两根输出杆721都固定在分料筒71上,分料筒71包括左料筒73和右料筒74,左料筒73和右料筒74的交叉点以上部分为直筒部分77,直筒部分77左右两内壁上分别有一根横向限位杆75,横向限位杆75为左右方向,与换向气缸72的输出杆721平行,在横向限位杆75的端部安装一块缓冲垫76,缓冲垫76可以用橡胶材质的。鹅颈管10的扁平口位于两根横向限位杆75之间。当使用左边的称重容器8时,换向气缸72带着换向器向右移动,左边的横向限位杆75顶在扁平口的左侧,扁平口位于左料筒73的上方;反之,当使用右边的称重容器8时,换向气缸72带着换向器向左移动,右边的横向限位杆75顶在扁平口的右侧,扁平口位于右料筒74的上方。

大流量水泵21、中流量水泵22和小流量水泵23是配合检测被捡表的不同流量的,需要检测什么流量,就开启相应流量的水泵,也就是说,检测大流量时,开启大流量水泵21,中流量水泵22和小流量水泵23关闭;检测中流量时,开启中流量水泵22,大流量水泵21和小流量水泵23关闭;检测小流量时,开启小流量水泵23,中流量水泵22和大流量水泵21关闭;检测大流量和中流量的水来自水箱1,检测小流量水泵23的水来自高位水箱9。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包括plc控制系统和依次管路连接的水箱(1)、水泵、稳压罐(3)、流量初调管路(12)、夹表器(4)、检测平台(5)、流量调节管路(6)、换向器、称重容器(8),流量初调管路(12)和流量调节管路(6)分别包括三条内径不同的管路,其特征是,所述水泵(2)包括大流量水泵(21)和中流量水泵(22),还包括一个高位水箱(9),所述高位水箱(9)的下端连接小流量水泵(23),所述小流量水泵(23)的出水端与大流量水泵(21)和中流量水泵(22)的出水端连接到一起,所述水箱(1)连接出水泵(91),所述出水泵(91)的上水管(92)从高位水箱(9)上端通入高位水箱(9)内,所述高位水箱(9)内设有溢流漏斗(93),所述溢流漏斗(93)出口端向下从高位水箱(9)穿出后连接到水箱(1)上;

所述流量调节管路(6)出口端为鹅颈管(10),所述鹅颈管(10)通入换向器内,所述换向器包括人字形的分料筒(71)和换向气缸(72),所述分料筒(71)包括左料筒(73)和右料筒(74),所述换向气缸(72)位于分料筒(71)之外并与分料筒(71)固定连接;

所述溢流漏斗(93)的上口比鹅颈管(10)的最高点高5-7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溢流漏斗(93)的上口比鹅颈管(10)的最高点高6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左料筒(73)和右料筒(74)的交叉部位上方的分料筒(71)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横向限位杆(7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横向限位杆(75)端部设有缓冲垫(7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76)为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鹅颈管(10)的出口端为扁平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换向气缸(72)具有两个输出杆(7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设施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质量法水表检测设备。它包括高位水箱和换向器,高位水箱的下端连接小流量水泵,水箱连接出水泵,出水泵的上水管从高位水箱上端通入高位水箱内,高位水箱内设有溢流漏斗,溢流漏斗出口端向下从高位水箱穿出后连接到水箱上;流量调节管路出口端为鹅颈管,所述鹅颈管通入换向器内,所述换向器包括人字形的分料筒和换向气缸,所述分料筒包括左料筒和右料筒,所述换向气缸位于分料筒之外并与分料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小水流的不稳定性,提高检测精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傅军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傅军胜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