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5645发布日期:2020-07-29 01:5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电压检测仪在检测时,检测数据只能在现场进行显示和记录,不利于企业高层的掌控和检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结构合理、检测效果好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它包括有显示器、检测仪、夹具,其中,检测仪分别与显示器、夹具连接,检测仪上连接有网络连接器,网络连接器与外部质检系统连接,夹具包括有外夹板、中间隔板、检测片,其中,中间隔板固定在检测基板顶部中心处,中间隔板两侧设有外夹板,外夹板底部铰接在检测基板上,外夹板上部向外折弯形成导向端,安装后的外夹板与中间隔板之间形成针脚限位区,检测片固定在针脚限位区的中间隔板上部,检测片与检测仪电连接。

所述的检测片下方的中间隔板端部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外夹板两端的中部或上部连接。

所述的中间隔板顶部采用弧形圆滑过渡。

所述的检测片嵌合固定在中间隔板上部。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待检测电容的针脚分别插入相应的针脚限位区内,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针脚夹在中间隔板与外夹板之间,针脚与检测片接触,通过检测仪对电容电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同时网络连接器将检测结果实时发送至外部质检系统内存挡,以备上级及时调阅,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检测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包括有显示器1、检测仪2、夹具3,其中,检测仪2分别与显示器1、夹具3连接,检测仪2上连接有网络连接器4,网络连接器4与外部质检系统连接,夹具3包括有外夹板5、中间隔板6、检测片7,其中,中间隔板6顶部采用弧形圆滑过渡,中间隔板6固定在检测基板8顶部中心处,中间隔板6两侧设有外夹板5,外夹板5底部铰接在检测基板8上,外夹板5上部向外折弯形成导向端,安装后的外夹板5与中间隔板6之间形成针脚限位区,检测片7嵌合固定在针脚限位区的中间隔板6上部,检测片7与检测仪2电连接,检测片7下方的中间隔板6端部连接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与外夹板5两端的中部或上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实施例后,将待检测电容的针脚分别插入相应的针脚限位区内,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针脚夹在中间隔板与外夹板之间,针脚与检测片接触,通过检测仪对电容电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同时网络连接器将检测结果实时发送至外部质检系统内存挡,以备上级及时调阅,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检测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它包括有显示器(1)、检测仪(2)、夹具(3),其中,检测仪(2)分别与显示器(1)、夹具(3)连接,其特征在于:检测仪(2)上连接有网络连接器(4),网络连接器(4)与外部质检系统连接,夹具(3)包括有外夹板(5)、中间隔板(6)、检测片(7),其中,中间隔板(6)固定在检测基板(8)顶部中心处,中间隔板(6)两侧设有外夹板(5),外夹板(5)底部铰接在检测基板(8)上,外夹板(5)上部向外折弯形成导向端,安装后的外夹板(5)与中间隔板(6)之间形成针脚限位区,检测片(7)固定在针脚限位区的中间隔板(6)上部,检测片(7)与检测仪(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检测片(7)下方的中间隔板(6)端部连接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与外夹板(5)两端的中部或上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中间隔板(6)顶部采用弧形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检测片(7)嵌合固定在中间隔板(6)上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互联网的电容电压检测机构,它包括有显示器、检测仪、夹具,其中,检测仪分别与显示器、夹具连接,检测仪上连接有网络连接器,网络连接器与外部质检系统连接,夹具包括有外夹板、中间隔板、检测片,其中,中间隔板固定在检测基板顶部中心处,中间隔板两侧设有外夹板,外夹板底部铰接在检测基板上,外夹板上部向外折弯形成导向端,安装后的外夹板与中间隔板之间形成针脚限位区,检测片固定在针脚限位区的中间隔板上部,检测片与检测仪电连接。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检测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陈巍龙;李丽萍;周志新;邱盛丰;王瑞清;黄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益阳市和天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