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液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1250发布日期:2020-07-29 01:3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液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尿液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亦称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是通过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并测定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内的蛋白总量。肾脏疾病和某些生理情况如剧烈运动等,尿蛋白含量可显著增加,尿蛋白的持续增多不仅是肾脏损害的标志,也是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因此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肾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检查之一,蛋白尿的检测对指导慢性肾脏病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正确留取样本和妥善保存并及时送检是得到准确检验结果的基础。目前临床上采集尿液需先将标本充分摇匀,然后用滴管反复多次挤压吸出尿液,打开试管盖子装入负压试管中,操作步骤繁琐、费时、不方便,并且在采装过程中存在尿液污染,采集量不准确等现象,而标本留取不规范可影响尿蛋白含量,进而影响临床医师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捷、操作性强、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留取尿液的尿液采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尿液采集装置,包括管状持针器1、持管器2和双头吸管,所述持针器1一端开口,且开口处有翼缘,另一端镶嵌所述持管器2,所述双头吸管包括一位于持针器1内部的细硬管3和一位于持针器1外部的细软管4,且所述细硬管3和细软管4由所述持管器2衔接,两管贯通,所述细硬管3暴露端带有尖头。

使用时将细软管4置于尿液液面以下,负压管倒置放入持针器1中,细硬管3刺入负压管中,开始采集尿液,采集完成后,拔出负压管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合理的利用装置的细软管、细硬管分别连接尿液端及试管端,利用负压试管自动复吸的功能将尿液吸入试管中,简化操作者反复手工吸取尿液并打开负压试管管塞、再将尿液滴入的操作过程,确保操作一步到位,并准确收集需要化验尿液的量,并且通过持针管保护操作者的双手不受尿液及锐器的污染,有效的降低采集成本、避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连接负压试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采集尿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尿液采集装置,包括管状持针器1、持管器2和双头吸管,所述持针器1一端开口,且开口处有翼缘,另一端镶嵌所述持管器2,所述双头吸管包括一位于持针器1内部的细硬管3和一位于持针器1外部的细软管4,且所述细硬管3和细软管4由所述持管器2衔接,两管贯通,所述细硬管3暴露端带有尖头。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采集尿液的方法是:将细软管4置于尿液液面以下,负压管倒置放入持针器1中,细硬管3刺入负压管中,开始采集尿液,采集完成后,拔出负压管即可。

本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有的等同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尿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持针器(1)、持管器(2)和双头吸管,所述持针器(1)一端开口,且开口处有翼缘,另一端镶嵌所述持管器(2),所述双头吸管包括一位于持针器(1)内部的细硬管(3)和一位于持针器(1)外部的细软管(4),且所述细硬管(3)和细软管(4)由所述持管器(2)衔接,两管贯通;所述细硬管(3)暴露端为尖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尿液采集装置,包括管状持针器、持管器和双头吸管,所述持针器一端开口,且开口处有翼缘,另一端镶嵌所述持管器,所述双头吸管包括一位于持针器内部的细硬管和一位于持针器外部的细软管,且所述细硬管和细软管由所述持管器衔接,两管贯通,所述细硬管暴露端为尖头。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装置的细软管、细硬管分别连接尿液端及试管端,利用负压试管自动复吸的功能将尿液吸入试管中,简化操作者反复手工吸取尿液并打开负压试管管塞再将尿液滴入的操作过程,确保操作一步到位,并准确收集需要化验尿液的量,并且通过持针管保护操作者的双手不受尿液及锐器的污染,有效的降低采集成本、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潘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30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