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3767发布日期:2020-05-22 16:3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伺服机构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系统的发展及工业控制技术进步,摆动伺服机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伺服机构驱动负载任意位置摆动;传统的负载加载装置是采用垂直挂置配重砝码,当摆动伺服机构零位时其负载为配重砝码,当摆动伺服机构发生摆动时,其负载是配重砝码在负载轴线上的分力,摆动角度越大,实际负载越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结构紧凑、负载可调,负载与摆动伺服机构轴线重合且负载随摆动伺服机构摆动稳定不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摆动伺服机构和球形轨道,所述球形轨道的球心与所述摆动伺服机构的摆动中心重合;所述摆动伺服机构上安装有负载发生器,所述负载发生器在所述摆动伺服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球形轨道上摆动;其中,

所述负载发生器包括主支撑杆、调节丝杆、调节杆、负载弹簧和滚动立杆,所述主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摆动伺服机构上,所述调节杆可上下滑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杆内,所述滚动立杆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杆的端部且与所述球形轨道接触,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滚动立杆之间设有所述负载弹簧,所述调节丝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杆上且支撑所述调节杆;所述调节丝杆的转动可推动所述调节杆上下运动,压缩所述负载弹簧产生试验负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摆动伺服机构适应的接口,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摆动伺服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轨道通过多根立柱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述球形轨道位于所述摆动伺服机构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轨道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限位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伺服机构与所述负载发生器的轴线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支撑杆、调节丝杆、调节杆、负载弹簧和滚动立杆的轴线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杆内集成有用于显示负载压力的数显压力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动立杆在与所述球形轨道的接触位置设有钢珠滚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负载根据不同要求可调,负载与摆动伺服机构轴线重合,且负载随摆动伺服机构摆动稳定不变的特点;同时取消了砝码,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摆动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立柱;3、球形轨道;4、主支撑杆;5、调节丝杆;6、调节杆;7、负载弹簧;8、滚动立杆、301、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球形轨道3、摆动伺服机构和负载发生器;其中:

本发明的底座1上安装有摆动伺服机构,具体安装方式为:底座1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摆动伺服机构适应的接口,通过接口固定连接摆动伺服机构。本发明的底座1上安装有球形轨道3,球形轨道3位于摆动伺服机构的上方;具体安装方式为:底座1四周设置有安装立柱2的安装孔,球形轨道3安装在立柱2上端,底座1、立柱2、球形轨道3形成框体结构。本发明的形轨道3的球心与摆动伺服机构的摆动中心重合,如此可以确保摆动伺服机构中心距球形轨道3内型面距离一定;同时在球形轨道3边缘位置设置有限位环301,防止摆动伺服机构试验时飞车,跑出球形轨道3球面区域,负载发生器弹出发生安全事故。

本发明的摆动伺服机构上安装有负载发生器,摆动伺服机构与负载发生器的轴线重合,负载发生器在摆动伺服机构的驱动下在球形轨道上摆动;其中,本发明的负载发生器包括主支撑杆4、调节丝杆5、调节杆6、负载弹簧7、滚动立杆8;其中,主支撑杆4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在摆动伺服机构上,调节杆6可上下滑动安装在主支撑杆4内,滚动立杆8安装在主支撑杆4的端部且与球形轨道3的内型面接触,调节杆5与滚动立杆8之间的主支撑杆4内设有负载弹簧7,调节丝杆5可转动安装在主支撑杆4上且支撑调节杆6;使用时,调节丝杆5的转动可推动调节杆6上下运动,压缩负载弹簧7产生试验负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主支撑杆4、调节丝杆5、调节杆6、负载弹簧7和滚动立杆8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本发明的调节杆6内集成有用于显示负载压力的数显压力计。

进一步,本发明的滚动立杆8在与球形轨道3的接触位置设有钢珠滚动结构,形成滚动轴承,减小摩擦阻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

将立柱2安装在底座1上连接固定,球形轨道3安装立柱2上,底座1、立柱2和球形轨道3形成框体结构;先将调节丝杆5拧进主支撑杆4上,然后依次套入调节杆6、负载弹簧7和滚动立杆8。

本发明提供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摆动伺服机构安装在底座1上,然后将主支撑杆4安装在摆动伺服机构上,安装时保持调节丝杆5处于拧松状态,负载弹簧7无压缩,方便安装;待安装完成后,根据实际负载要求,向上调节调节丝杆5,推动调节杆6,压缩负载弹簧7,产生负载,同时通过集成在调节杆6内的数显压力计监测负载值,当达到负载要求时即停止调节调节丝杆5。试验如图3所示,当摆动伺服机构摆动至任意位置时,负载均保持不变。当负载改变时,停止试验再次调节调节丝杆5到要求负载值,操作简便。

本发明的优点为:

本发明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负载根据不同要求可调,负载与摆动伺服机构轴线重合,且负载随摆动伺服机构摆动稳定不变的特点;同时取消了砝码,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风险。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摆动伺服机构和球形轨道,所述球形轨道的球心与所述摆动伺服机构的摆动中心重合;所述摆动伺服机构上安装有负载发生器,所述负载发生器在所述摆动伺服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球形轨道上摆动;其中,

所述负载发生器包括主支撑杆、调节丝杆、调节杆、负载弹簧和滚动立杆,所述主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摆动伺服机构上,所述调节杆可上下滑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杆内,所述滚动立杆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杆的端部且与所述球形轨道接触,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滚动立杆之间设有所述负载弹簧,所述调节丝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杆上且支撑所述调节杆;所述调节丝杆的转动可推动所述调节杆上下运动,压缩所述负载弹簧产生试验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摆动伺服机构适应的接口,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摆动伺服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轨道通过多根立柱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述球形轨道位于所述摆动伺服机构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轨道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限位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伺服机构与所述负载发生器的轴线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调节丝杆、调节杆、负载弹簧和滚动立杆的轴线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内集成有用于显示负载压力的数显压力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立杆在与所述球形轨道的接触位置设有钢珠滚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摆动伺服机构和球形轨道,摆动伺服机构上安装有负载发生器,负载发生器包括主支撑杆、调节丝杆、调节杆、负载弹簧和滚动立杆,主支撑杆安装在摆动伺服机构上,调节杆可上下滑动安装在主支撑杆内,滚动立杆安装在主支撑杆的端部且与球形轨道接触,调节杆与滚动立杆之间设有负载弹簧,调节丝杆可转动安装在主支撑杆上且支撑调节杆;调节丝杆的转动可推动调节杆上下运动,压缩负载弹簧产生试验负载。本发明的摆动伺服机构动静态负载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负载根据不同要求可调,负载与摆动伺服机构轴线重合,且负载随摆动伺服机构摆动稳定不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勇;张长林;赵磊;胡岳峰;荣洪刚;郦莉;吴佳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