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89506发布日期:2021-04-30 13:1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声信号来识别结构损伤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监测方法主要为在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表面布置传感器采集安全壳在打压试验时的变位、应变以及温度数据,然后人为判断结构的状态。上述监测方法对传感器的数量需求大,并且无法准确识别结构损伤类型和具体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声拾取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系统和方法。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声拾取传感器、通用数据采集设备、结构损伤识别软件;

所述声拾取传感器具有较宽的频响范围和高灵敏度,可直接输出电压信号,与所述通用数采设备相匹配;

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具有同步处理多通道电压信号的功能;

所述结构损伤识别软件整合了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损伤识别算法,通过读取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信号计算输出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系统;

在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表面布置若干所述声拾取传感器,所述声拾取传感器捕捉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不同材料出现损伤时发出的特定频段的声信号,并将所述声信号采集到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通过所述结构损伤识别软件计算输出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

本发明能够实时、准确地识别出预应力安全壳的结构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为预应力安全壳寿命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法为:在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表面布置一系列声拾取传感器,将声拾取传感器接入通用数据采集设备,监测系统启用后声拾取传感器有针对性地捕捉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不同材料(混凝土、预应力筋和钢衬里)出现损伤时发出的特定频段的声信号,将捕捉到的声信号采集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最终结构损伤识别软件显示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

所述声拾取传感器,需要具有较宽的频响范围和高灵敏度,可直接输出电压信号,并且可与通用数采设备相匹配使用。

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需要具有同步处理多通道电压信号的功能。

所述结构损伤识别软件,整合了针对预应力安全壳的损伤识别算法,可直接输出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

当本发明专利安装完成后,能够实时、准确地识别出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结构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为预应力安全壳寿命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上述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本发明也可以以其它的特定方式或其它的特定形式实施,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要旨或本质特征。因此,描述的实施方式从任何方面来看均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由附加的权利要求说明,任何与权利要求的意图和范围等效的变化也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声拾取传感器、通用数据采集设备、结构损伤识别软件;

所述声拾取传感器具有较宽的频响范围和高灵敏度,可直接输出电压信号,与所述通用数采设备相匹配;

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具有同步处理多通道电压信号的功能;

所述结构损伤识别软件整合了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损伤识别算法,通过读取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信号计算输出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

2.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系统;

在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表面布置若干所述声拾取传感器,所述声拾取传感器捕捉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不同材料出现损伤时发出的特定频段的声信号,并将所述声信号采集到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通过所述结构损伤识别软件计算输出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损伤识别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声拾取传感器、通用数据采集设备、结构损伤识别软件;所述声拾取传感器具有较宽的频响范围和高灵敏度,可直接输出电压信号,与所述通用数采设备相匹配;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具有同步处理多通道电压信号的功能;所述结构损伤识别软件整合了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损伤识别算法,通过读取所述通用数据采集设备信号计算输出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本发明能够实时、准确地识别出预应力安全壳的结构损伤类型与损伤具体位置,为预应力安全壳寿命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叶苏疏;颜彦;于晓梅;任飞其;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