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0522发布日期:2020-09-01 16:5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弹条疲劳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铁路钢轨上车辆运行时,钢轨侧边弹条需要承受极大的力,如果弹条损坏会给车辆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钢轨弹条的疲劳裂纹萌生、扩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由于弹条主要承受的是侧向力,因此其试验时需要控制调整偏心位移量,现有的钢轨弹条疲劳试验机对于径向位移控制不准确,无法调整特定方向的偏心位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试验机径向特定方向位移调整精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包括圆柱形结构的试验机座,所述试验机座内固定设置有轴承外套,所述轴承外套内设置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内开设有偏心通孔,所述偏心通孔包括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端分别通过平滑的第三侧壁连通,两个所述第三侧壁位置处开设有对称的径向调节通孔,所述径向调节孔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偏心轮内套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偏心调整段,所述偏心调整段穿设于所述偏心通孔内,且所述偏心调整段的横截面结构与所述偏心通孔的横截面结构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壁为平滑的矩形平面结构,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一侧壁结构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三侧壁为弧形凹面结构。

可选的,所述径向调节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

可选的,所述偏心调整段的矩形结构面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平滑接触,所述偏心调整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侧壁所在虚拟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偏心位移调整精确,主轴只能沿偏心通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径向移动,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垂直的方向上被限位,定向位移调整结果准确,试验误差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的偏心轮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的偏心轮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的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的主轴偏心调整段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的主轴连接段截面图;

其中,1为试验机座、2为轴承外套、3为偏心轮、4为偏心通孔、401为第一侧壁、402为第二侧壁、403为第三侧壁、404为径向调节通孔、5为调节杆、6为主轴、601为偏心调整段、602为连接段、603为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试验机径向特定方向位移调整精确。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如图1-图6所示,包括圆柱形结构的试验机座1,试验机座1内固定设置有可调整偏心轴承外套2,轴承外套2内设置有偏心轮3,偏心轮3内开设有偏心通孔4,偏心通孔4包括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两端分别通过平滑的第三侧壁403连通,两个第三侧壁403位置处开设有对称的径向调节通孔404,径向调节孔404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径向调节通孔404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5;偏心轮3内套设有主轴6,主轴6为阶梯轴,阶梯轴包括偏心调整段601和连接段602,偏心调整段601穿设于偏心通孔4内,且偏心调整段601的横截面结构与偏心通孔4的横截面结构相同,连接段602开设有键槽603,并通过连接键与试验机座1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侧壁401为平滑的矩形平面结构,第二侧壁402和第一侧壁401结构相同,第三侧壁403为弧形凹面结构。偏心调整段601的矩形结构面侧壁分别与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平滑接触,偏心调整段601的直径小于第三侧壁403所在虚拟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机械调整偏心位移量,采用变频调速电机驱动,功耗低,温升小噪声低,操控简便可靠。人工转动调节杆5,从而调节杆5端部推动主轴6的偏心调整段601在偏心通孔4内沿着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水平移动,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利用两个调节杆5实现主轴6两端的定位,主轴6与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平滑连接的部分始终被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限位,从而使得主轴6只能沿调节杆5的移动方向调整位移,其他方向被限位,位移调整精确,从而便于精准模拟钢轨的侧边弹条力进行试验。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结构的试验机座,所述试验机座内固定设置有轴承外套,所述轴承外套内设置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内开设有偏心通孔,所述偏心通孔包括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端分别通过平滑的第三侧壁连通,两个所述第三侧壁位置处开设有对称的径向调节通孔,所述径向调节孔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偏心轮内套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偏心调整段,所述偏心调整段穿设于所述偏心通孔内,且所述偏心调整段的横截面结构与所述偏心通孔的横截面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为平滑的矩形平面结构,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一侧壁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为弧形凹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调节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调整段的矩形结构面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平滑接触,所述偏心调整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侧壁所在虚拟圆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涉及铁路弹条疲劳试验设备技术,包括圆柱形结构的试验机座,试验机座内固定设置有轴承外套,轴承外套内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内开设有偏心通孔,偏心通孔包括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端分别通过平滑的第三侧壁连通,两个第三侧壁位置处开设有对称的径向调节通孔,径向调节孔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偏心轮内套设有主轴,主轴为阶梯轴,阶梯轴包括偏心调整段,偏心调整段穿设于偏心通孔内,且偏心调整段的横截面结构与偏心通孔的横截面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弹条疲劳试验偏心位移调整机构,使试验机径向特定方向位移调整精确。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元;赵洋;梁忠举;房文平;王文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力支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