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293发布日期:2020-05-26 18:3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相流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



背景技术:

多相流旋涡发生器主要应用于频率检测类流量计量。现有的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存在易磨损、易堵塞、流体不平稳且分布不均匀、压损大、前直管段很长等缺点。因此,需要一款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解决了发生器中的流体混合和整流问题,能让频率检测类流量计真正应用在多相流领域,通过本发生器对流体混合整流后,测量出的多相流体的流量数据更加稳定准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沿流体流动方向设有依次连通的引流段、混合旋转段、测量段和出口段,所述引流段内部通过相互交叉设置的引流板分割成数个引流通道,所述混合旋转段内部设有数片旋转叶片,所述出口段内部通过相互交叉设置的导流板分割成数个导流通道。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段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柱,所述测量段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柱,所述引流段直径大于测量段直径。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旋转段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台,所述混合旋转段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引流段连接且直径与引流段直径一致,所述混合旋转段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测量段连通且直径与测量段直径一致。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段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台,所述出口段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管体外侧连通,所述出口段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测量段连通且直径与测量段直径一致。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旋转段靠近测量段的一端设有混合延伸段,所述混合延伸段延伸至测量段内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段靠近测量段的一端设有出口延伸段,所述出口延伸段延伸至测量段内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片旋转叶片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低压损,流体流通截面积没有大的改变,流通能力强;

2、安全性高、防堵塞,在多相流中有固体的情况下,上述结构不会发生堵塞的情况;

3、旋转叶片均匀分布,可分为数片,在旋转叶片的作用下能将流体在旋转过程中强制混合;

4、加入引流段,其与旋转段相切,能防止流体冲击过程对结构本体的磨损;

5、减少前直管段,通过引流段能形成平稳的流态,无需过长的前直管段;

6、混合旋转段伸入一小段在测量段中,保证流体能充分旋转;

7、出口段伸入一小段在测量段中,保证流体能充分稳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中:1、管体;2、引流段;3、混合旋转段;4、测量段;5、出口段;6、引流板;7、引流通道;8、旋转叶片;9、导流板;10、导流通道;31、混合延伸段;51、出口延伸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内部沿流体流动方向设有依次连通的引流段2、混合旋转段3、测量段4和出口段5,所述引流段2内部通过相互交叉设置的引流板6分割成数个引流通道7,所述混合旋转段3内部设有数片旋转叶片8,所述出口段5内部通过相互交叉设置的导流板9分割成数个导流通道10。引流段2的设置,能防止流体冲击过程对管体1的磨损,能使流入管体1的流体更均匀,以达到充分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段2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柱,所述测量段4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柱,所述引流段2直径大于测量段4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旋转段3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台,所述混合旋转段3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引流段2连接且直径与引流段2直径一致,所述混合旋转段3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测量段4连通且直径与测量段4直径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段5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台,所述出口段5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管体1外侧连通,所述出口段5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测量段4连通且直径与测量段4直径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旋转段3靠近测量段4的一端设有混合延伸段31,所述混合延伸段31延伸至测量段4内部。混合延伸段31的设置能让流体充分旋转,流体流经此段时,流速加快,产生更加明显的旋涡。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段5靠近测量段4的一端设有出口延伸段51,所述出口延伸段51延伸至测量段4内部。出口延伸段51的设置能让流体充分稳流,减少后直管段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片旋转叶片8均匀分布。均匀分布使得流体混合更均匀。

上述实施例中,引流板6、导流板9和旋转叶片8的数量根据管体1的管径确定。

本发生器计量时,多相流体通过设置于引流段2内的引流板6形成的引流通道7强行将流体分为n份进入发生器;流体在混合旋转段3内的旋转叶片8的作用下进行强制旋转,并在此段充分混合。这个过程中,将流体原先的流态强制破坏并形成新的旋转流态,进入测量段4;在测量段4中的流体已被充分混合并形成均匀分布的旋涡,测量用的频率检测类流量计的传感器就设置于测量段4内,因此可在测量段4内完成测量。测量完成后,流体从出口段5出发生器,出口段5内部被导流板9分割成数个导流通道10,因此流体被强制分割成n等份,强制将旋转流体流态改成平流流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部沿流体流动方向设有依次连通的引流段、混合旋转段、测量段和出口段,所述引流段内部通过相互交叉设置的引流板分割成数个引流通道,所述混合旋转段内部设有数片旋转叶片,所述出口段内部通过相互交叉设置的导流板分割成数个导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柱,所述测量段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柱,所述引流段直径大于测量段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旋转段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台,所述混合旋转段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引流段连接且直径与引流段直径一致,所述混合旋转段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测量段连通且直径与测量段直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段为两端开有开口的中空的圆台,所述出口段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管体外侧连通,所述出口段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测量段连通且直径与测量段直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旋转段靠近测量段的一端设有混合延伸段,所述混合延伸段延伸至测量段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段靠近测量段的一端设有出口延伸段,所述出口延伸段延伸至测量段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片旋转叶片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相流旋涡发生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沿流体流动方向设有依次连通的引流段、混合旋转段、测量段和出口段,所述引流段内部通过相互交叉设置的引流板分割成数个引流通道,所述混合旋转段内部设有数片旋转叶片,所述出口段内部通过相互交叉设置的导流板分割成数个导流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发生器中的流体混合和整流问题,能让频率检测类流量计真正应用在多相流领域,通过本发生器对流体混合整流后,测量出的多相流体的流量数据更加稳定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贵;胡忠伟;钟罗;刘文武;许伟;吴双;王佳;李世鹏;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奥达测控装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0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