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5785发布日期:2021-06-18 16:1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管道,瓶罐等的漏气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的漏气检测设备一般都较为大型且复杂,一般都应用于工业,缺少家用的漏气检测设备。

日常检测管道,瓶罐的气密性时,我们往往需要往管道,瓶罐里面注水,然后通过肉眼观察管道,瓶罐某处是否漏水,检查完毕后还需要将管道,瓶罐里的水清理干净,一般采用天然晾干。由于全程采用人工操作,晾晒时间久,故检漏效率极低;通过肉眼观察,不仅有很高地误判性而且不够直观有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化检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气密性检测组件;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包括玻璃盒、气压传感器、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玻璃盒嵌设在所述盒体上且嵌入盒体部分设有所述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玻璃盒内;

所述密封组件通过所述圆孔穿出盒体,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硬质管道,密封塞以及密封套,所述硬质管道一端穿过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玻璃盒内;所述硬质管道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设置在所述盒体外,所述密封套设置在所述硬质管道穿出圆孔的一端且所述密封套下底面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密封套圆柱形凹槽内且与所述密封塞间隙连接,所述硬质管道沿自上而下方向穿过所述密封套及密封塞;

所述通气组件包括气泵、气管以及单向阀,所述气泵固定在所述盒体内部,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气管上,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口穿入所述玻璃盒。

优选为:所述密封套与密封塞采用的材料为橡胶且所述密封塞的外径小于所述密封套的内径。

优选为:所述气泵既可通过电池供电也可通过插电供电。

优选为: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为: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管道固定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该漏气检测装置小巧实用且适于家用,通过密封塞以及密封套的配合作业,解决了漏气检测装置在漏气检测过程中连接处漏气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漏气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精度;

2、通过在所述盒体上设置把手,提高了该装置的可移动性,便于携带,通过在所述盒体内部设置管道固定夹保证了该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连接,极大程度避免了因为外部原因所导致的内部损害;

3、通过气密性检测组件,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出的数据快速的判断装置的气密性好坏,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组件示意图。

图中:通气组件(1)、气泵(10)、气管(11)、单向阀(12)、密封组件(2)、硬质橡胶管(20)、密封塞(21)、密封套(22)、气密性检测组件(3)、玻璃盒(30)、气压传感器(32)、进气口(33)、出气口(34)、管道固定夹(4)、盒体(5)、把手(6)、圆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包括盒体5,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圆孔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组件1、密封组件2以及气密性检测组件3;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包括玻璃盒30、气压传感器31、进气口32以及出气口33,所述玻璃盒30嵌设在所述盒体5上且嵌入盒体5部分设有所述进气口32以及出气口33,所述气压传感器31设置在所述玻璃盒30内;所述密封组件2通过所述圆孔7穿出盒体5,所述密封组件2包括硬质管道20,密封塞21以及密封套22,所述硬质管道20一端穿过所述出气口33设置在所述玻璃盒内30;所述硬质管道20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7设置在所述盒体外,所述密封套22设置在所述硬质管道20穿出圆孔7的一端且所述密封套22下底面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密封塞21设置在所述密封套22圆柱形凹槽内且与所述密封塞21间隙连接,所述硬质管道20沿自上而下方向穿过所述密封套22及密封塞21;所述通气组件1包括气泵10、气管11以及单向阀12,所述气泵10固定在所述盒体5内部,所述单向阀12设置在所述气管(11)上,所述气管11的一端与所述气泵10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气管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口32穿入所述玻璃盒30。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22与密封塞21采用的材料为橡胶且所述密封塞

21的外径小于所述密封套22的内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把手6。

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管道固定夹4。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该漏气检测装置小巧实用且适于家用,通过密封塞以及密封套的配合作业,解决了漏气检测装置在漏气检测过程中连接处漏气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漏气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精度;

其二:通过在所述盒体上设置把手,提高了该装置的可移动性,便于携带,通过在所述盒体内部设置管道固定夹保证了该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连接,极大程度避免了因为外部原因所导致的内部损害;

其三:通过气密性检测组件,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出的数据快速的判断装置的气密性好坏,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事先选择被测物,此处选用水瓶说明,首先将密封塞塞入被测水瓶的瓶口内与此同时用密封套将水瓶瓶口套住,然后开打气泵,将水瓶内气压加到1.4mpa左右,停止通气,利用单向阀使得瓶内气体无法流出,保持5秒后观察气压传感器,若气压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不变,则说明该被测水瓶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该水瓶漏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包括盒体(5),所述盒体底

部设有圆孔(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组件(1)、密封组件(2)以及气密

性检测组件(3);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3)包括玻璃盒(30)、气压传感器(31)、

进气口(32)以及出气口(33),所述玻璃盒(30)嵌设在所述盒体(5)上且

嵌入盒体(5)部分设有所述进气口(32)以及出气口(33),所述气压传感器

(31)设置在所述玻璃盒(30)内;

所述密封组件(2)通过所述圆孔(7)穿出盒体(5),所述密封组件(2)

包括硬质管道(20),密封塞(21)以及密封套(22),所述硬质管道(20)一

端穿过所述出气口(33)设置在所述玻璃盒内(30);所述硬质管道(20)另一

端穿过所述圆孔(7)设置在所述盒体外,所述密封套(22)设置在所述硬质管

道(20)穿出圆孔(7)的一端且所述密封套(22)下底面设有圆柱形凹槽,所

述密封塞(21)设置在所述密封套(22)圆柱形凹槽内且与所述密封塞(21)

间隙连接,所述硬质管道(20)沿自上而下方向穿过所述密封套(22)及密封

塞(21);

所述通气组件(1)包括气泵(10)、气管(11)以及单向阀(12),所述气

泵(10)固定在所述盒体(5)内部,所述单向阀(12)设置在所述气管(11)

上,所述气管(11)的一端与所述气泵(10)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气管(11)

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口(32)穿入所述玻璃盒(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密封套(22)与密封塞(21)采用的材料为橡胶且所述密封塞(21)

的外径小于所述密封套(2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把手(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管道固定夹(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气密性检测组件;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包括玻璃盒、气压传感器、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密封组件通过所述圆孔穿出盒体,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硬质管道,密封塞以及密封套;所述通气组件包括气泵、气管以及单向阀,所述气泵固定连接在所述盒体内部,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气管上且靠近气泵,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空余通气孔穿入所述玻璃盒。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功;李少强;徐步青;罗誉;陈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美衢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