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2832发布日期:2021-04-09 12:5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航天、航空设备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是一种应用于航天、航空设备技术领域中的大型筒体水平吊耳承载力试验装置,此试验承载装置是对产品筒体吊耳承载能力验证的一种装置。大型筒体吊耳承载力情况涉及产品吊装变形和起重安全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理论模拟核算进行设计,对于实际情况预估准确性不高,实际产品容易存在吊耳承载失效安全隐患。筒体吊耳承载力实际测量难度较大,不能直接通过吊运验证承载力负荷。虽然目前也有使用加载力与筒体作用力分离方式进行的试验方法,但是对筒体及吊耳本身产生的变形及受力方式控制不精准。因此,研制开发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一直是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该实用新型在新产品吊耳试验过程中解决了对吊耳加载力与反作用力的加载方法难题,使试验过程对于力的加载方向角度可控制,通过拉力计可检测出加载所需要吨位数值,承载试验过程通过承载鞍座与筒体承载座及拉力计连接件连接,加载过程中使用千斤顶为加载力实现传递承载过程,此鞍式吊耳承载试验装置解决了双侧吊耳同时加载,加载力无法施加及防止筒体变型的一种承载力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包括吊耳连接轴、吊耳连接件、拉力计连接轴、拉力计、拉力计连接轴、拉力计连接件、拉力计连接轴、自平衡调整块、千斤顶、承载鞍座、筒体承载座、连接板、吊耳、筒体及法兰,在筒体及法兰上设置筒体承载座,筒体承载座上设置千斤顶,在千斤顶上设置自平衡调整块,在自平衡调整块上设置承载鞍座,承载鞍座左右两端通过拉力计连接轴与拉力计连接件连接,左端拉力计连接件通过接力计连接轴与拉立计连接,右端拉力计连接件通过拉力计连接轴与连接板连接,吊耳连接件分别通过吊耳连接轴、拉力计连接轴与拉力计、连接板、吊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其工作原理是,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可以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可同时对双吊耳施加承载力,模拟实际受力情况,更加准确的测量出筒体吊耳承载力,验证筒体吊耳设计合理性,该种结构可以有效控制筒体吊耳在受承载力负荷时对产品变形的影响。在新产品吊耳承载试验过程中,解决了对吊耳加载力与反作用力的加载难题,使试验过程对于力的加载方向与角度可控制,通过拉力计可检测出加载所需要吨位数值,承载试验过程通过承载鞍座与筒体承载座及拉力计连接件连接。加载过程中使用千斤顶作为加载中传递承载力过程。吊耳承载力试验装置解决了两侧吊耳同时加载力无法施加及防止筒体变型的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采用筒体两端承载或法兰加装筒体承载座与承载鞍座同时受相反的承载力作用来实现加载,作用力由电控液压千斤顶控制,采用单拉力计形式或双拉力计形式来完成拉力的测量,通过千斤顶加力使承载鞍座与筒体承载座受反向作用力,筒体承载座作用于试验产品本身来实施达到试验目的。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解决了两侧吊耳同时加载力无法施加及防止筒体变形。采用千斤顶加力使承载鞍座与筒体承载座受反向作用力,筒体承载座作用于产品本身,通过自平衡调整块使两吊耳受力均衡,来实现受力承载试验目的。

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承载力可操控性好、对于产品变形及应力受控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将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设备技术领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承载鞍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平衡调整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筒体承载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拉力计连接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吊耳连接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包括吊耳连接轴1、吊耳连接件2、拉力计连接轴3、拉力计4、拉力计连接轴5、拉力计连接件6、拉力计连接轴7、自平衡调整块8、千斤顶9、承载鞍座10、筒体承载座11、连接板12、吊耳13、筒体及法兰14,在筒体及法兰14上设置筒体承载座11,筒体承载座11上设置千斤顶9,在千斤顶9上设置自平衡调整块8,在自平衡调整块8上设置承载鞍座10,承载鞍座10左右两端通过拉力计连接轴7与拉力计连接件6连接,左端拉力计连接件6通过接力计连接轴5与拉立计4连接,右端拉力计连接件6通过拉力计连接轴5与连接板12连接,吊耳连接件2分别通过吊耳连接轴1拉力计连接轴3与拉力计4、连接板12、测试吊耳连接件13连接。

所述的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可以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可同时对双吊耳施加承载力,模拟实际受力情况,更加准确的测量出筒体吊耳承载力,验证筒体吊耳13设计合理性,该种结构可以有效控制筒体吊耳在受承载力负荷时对产品变形的影响。在新产品吊耳承载试验过程中,解决了对吊耳加载力与反作用力的加载难题,使试验过程对于力的加载方向与角度可控制,通过拉力计可检测出加载所需要吨位数值,承载试验过程通过承载鞍座10与筒体承载座11及拉力计连接件6连接。加载过程中使用千斤顶9作为加载中传递承载力过程。吊耳13承载力试验装置解决了两侧吊耳13同时加载力无法施加及防止筒体变型的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采用筒体两端承载或法兰加装筒体承载座11与承载鞍座10同时受相反的承载力作用来实现加载,作用力由电控液压千斤顶9控制,采用单拉力计4形式或双拉力计4形式来完成拉力的测量,通过千斤顶9加力使承载鞍座10与筒体承载座11受反向作用力,筒体承载座11作用于试验产品本身来实施达到试验目的。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解决了两侧吊耳13同时加载力无法施加及防止筒体变形。采用千斤顶9加力使承载鞍座与筒体承载座受反向作用力,筒体承载座11作用于产品本身,通过自平衡调整块8使两吊耳9受力均衡,来实现受力承载试验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包括吊耳连接轴、吊耳连接件、拉力计连接轴、拉力计、拉力计连接轴、拉力计连接件、拉力计连接轴、自平衡调整块、千斤顶、承载鞍座、筒体承载座、连接板、吊耳、筒体及法兰,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及法兰上设置筒体承载座,筒体承载座上设置千斤顶,在千斤顶上设置自平衡调整块,在自平衡调整块上设置承载鞍座,承载鞍座左右两端通过拉力计连接轴与拉力计连接件连接,左端拉力计连接件通过接力计连接轴与拉立计连接,右端拉力计连接件通过拉力计连接轴与连接板连接,吊耳连接件分别通过吊耳连接轴、拉力计连接轴与拉力计、连接板、吊耳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鞍式吊耳自平衡承载装置,在筒体及法兰上设置筒体承载座,筒体承载座上设置千斤顶,在千斤顶上设置自平衡调整块,在自平衡调整块上设置承载鞍座,承载鞍座左右两端通过拉力计连接轴与拉力计连接件连接,左端拉力计连接件通过接力计连接轴与拉立计连接,右端拉力计连接件通过拉力计连接轴与连接板连接,吊耳连接件分别通过吊耳连接轴、拉力计连接轴与拉力计、连接板、吊耳连接。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承载力可操控性好、对于产品变形及应力受控性好、安全可靠,应用于航天、航空设备技术领域中。

技术研发人员:郭欣;郭海鹏;杨志强;黄玉多;柴洋;苏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