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1965发布日期:2021-07-30 13:2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监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特定波段信号,将该信号转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和图形,并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温度值。红外热成像技术使人类超越了视觉障碍,由此人们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状况,红外热成像监测设备在户外使用时,由于户外环境和天气等条件变量很大,常见的监测设备只有单个支撑杆插入地面,稳定性不足,监测设备倾倒会影响监测效果,因此提出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利用多个可展开的支撑杆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以防止监测设备倾倒影响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包括竖杆、破土块和两个滑座,竖杆的上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圆槽,圆槽的环面中间部分设置有环槽,圆槽内设置有监测装置,竖杆的杆面的前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支撑装置,两个滑座的后弧面与竖杆的杆面右前端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滑座的上下面中间部分均设置有弧形槽,两个滑座相对两面之间设置有两个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的上下面相近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挡杆,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铰接块和磁块二,两个铰接块的相对两面分别与支撑杆的前后两面上端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磁块二的上表面与支撑杆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杆设置在弧形槽内,滑槽的左右两面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卡槽,滑槽的下表面中间部分固定设置有磁块一,破土块的上表面与竖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竖杆的杆面下端固定设置有四个带槽块,四个带槽块的背离竖杆杆面的一面均设置有转动螺杆,竖杆的杆面右端、左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同样的滑槽,竖杆的杆面左后端设置有同样的由滑座和两个移动块组成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器外壳、转块和圆环,圆环的内环面与转块的环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监测器外壳下表面中间部分与转块上表面固定连接,监测器外壳的右表面设置有红外热成像器和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设置在环槽内,转块设置在圆槽内,支撑杆设置在滑槽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通过破土块将竖杆插入地面中,然后通过转动转动螺杆松开两个移动块,使四个滑槽内的支撑杆可以由竖直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当支撑杆上的铰接块到达滑槽下方后,再通过转动转动螺杆固定住两个移动块使支撑杆无法恢复竖直状态,达到增大支撑点增强稳定性的效果,在户外遇到较为恶劣的天气时不易被风雨和杂物弄倒影响监测效果。

(2)、该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通过转块可以转动监测器外壳改变监测方向,增强监测的效果和范围,磁铁一和磁铁二帮助支撑杆在竖直装置时不易散开,便于运输时保持支撑杆收拢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架;2、支撑装置;3、监测装置;11、竖杆;12、圆槽;13、环槽;14、破土块;15、滑座;16、卡槽;17、转动螺杆;18、弧形槽;19、磁块一;110、挡杆;111、移动块;112、带槽块;113、滑槽;21、支撑杆;22、铰接块;23、磁块二;31、监测器外壳;32、圆环;33、转块;34、摄像头;35、红外热成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竖杆11、破土块14和两个滑座15,竖杆11的上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圆槽12,圆槽12的环面中间部分设置有环槽13,圆槽12内设置有监测装置3,监测装置3包括监测器外壳31、转块33和圆环32,圆环32的内环面与转块33的环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监测器外壳31下表面中间部分与转块33上表面固定连接,监测器外壳31的右表面设置有红外热成像器35和摄像头34,竖杆11的杆面的前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滑槽113,滑槽113内设置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杆21、铰接块22和磁块二23,两个铰接块22的相对两面分别与支撑杆21的前后两面上端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磁块二23的上表面与支撑杆21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滑座15的后弧面与竖杆11的杆面右前端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滑座15的上下面中间部分均设置有弧形槽18,两个滑座15相对两面之间设置有两个移动块111,两个移动块111的上下面相近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挡杆110,挡杆110设置在弧形槽18内,滑槽113的左右两面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卡槽16,滑槽113的下表面中间部分固定设置有磁块一19,破土块14的上表面与竖杆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竖杆11的杆面下端固定设置有四个带槽块112,四个带槽块112的背离竖杆11杆面的一面均设置有转动螺杆17,竖杆11的杆面右端、左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同样的滑槽113,在使用时,通过破土块14将竖杆11插入地面中,然后通过转动转动螺杆17松开两个移动块111,使四个滑槽113内的支撑杆21可以由竖直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当支撑杆21上的铰接块22到达滑槽113下方后,再通过转动转动螺杆17固定住两个移动块111使支撑杆21无法恢复竖直状态,达到增大支撑点增强稳定性的效果,通过转块33可以转动监测器外壳31改变监测方向,竖杆11的杆面左后端设置有同样的由滑座15和两个移动块111组成的结构,圆环32设置在环槽13内,转块33设置在圆槽12内,支撑杆21设置在滑槽113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破土块14将竖杆11插入地面中,然后通过转动转动螺杆17松开两个移动块111,使四个滑槽113内的支撑杆21可以由竖直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当支撑杆21上的铰接块22到达滑槽113下方后,再通过转动转动螺杆17固定住两个移动块111使支撑杆21无法恢复竖直状态,达到增大支撑点增强稳定性的效果,通过转块33可以转动监测器外壳31改变监测方向。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竖杆(11)、破土块(14)和两个滑座(15),竖杆(11)的上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圆槽(12),圆槽(12)的环面中间部分设置有环槽(13),圆槽(12)内设置有监测装置(3),竖杆(11)的杆面的前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滑槽(113),滑槽(113)内设置有支撑装置(2),两个滑座(15)的后弧面与竖杆(11)的杆面右前端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滑座(15)的上下面中间部分均设置有弧形槽(18),两个滑座(15)相对两面之间设置有两个移动块(111),两个移动块(111)的上下面相近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挡杆(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110)设置在弧形槽(18)内,滑槽(113)的左右两面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卡槽(16),滑槽(113)的下表面中间部分固定设置有磁块一(19),破土块(14)的上表面与竖杆(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1)的杆面下端固定设置有四个带槽块(112),四个带槽块(112)的背离竖杆(11)杆面的一面均设置有转动螺杆(17),竖杆(11)的杆面右端、左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同样的滑槽(113),竖杆(11)的杆面左后端设置有同样的由滑座(15)和两个移动块(111)组成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杆(21)、铰接块(22)和磁块二(23),两个铰接块(22)的相对两面分别与支撑杆(21)的前后两面上端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磁块二(23)的上表面与支撑杆(21)下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3)包括监测器外壳(31)、转块(33)和圆环(32),圆环(32)的内环面与转块(33)的环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监测器外壳(31)下表面中间部分与转块(33)上表面固定连接,监测器外壳(31)的右表面设置有红外热成像器(35)和摄像头(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32)设置在环槽(13)内,转块(33)设置在圆槽(12)内,支撑杆(21)设置在滑槽(113)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监测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户外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包括竖杆、破土块和两个滑座,竖杆的上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圆槽,圆槽的环面中间部分设置有环槽,圆槽内设置有监测装置,竖杆的杆面的前表面中间部分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支撑装置,两个滑座的后弧面与竖杆的杆面右前端下端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转动螺杆固定住两个移动块使支撑杆无法恢复竖直状态,达到增大支撑点增强稳定性的效果,在户外遇到较为恶劣的天气时不易被风雨和杂物弄倒影响监测效果,通过转块可以转动监测器外壳改变监测方向,增强监测的效果和范围,磁铁一和磁铁二帮助支撑杆在竖直装置时不易散开,便于运输时保持支撑杆收拢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华;杨书伟;赵平桥;周安东;吴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集雅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5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