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浊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1936发布日期:2021-10-09 16:4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浊度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浊度计。


背景技术:

2.浊度计是测定水浊度的装置,有散射光式、透射光式和透射散射光式等,统称光学式浊度计,其原理为光线照射到液面上,入射光强、透射光强、散射光强相互之间比值和水样浊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通过测定透射光强、散射光强和入射光强或透射光强与散射光强的比值来测定水样的浊度。
3.现有的简易浊度计通过设置内筒和外筒的结构,为了提高取水过程中的均匀程度,提高测量精度,将内筒的进水口设置在内筒的中心,但是,采用该方式,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均匀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浊度计。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如图1所示的一种浊度计,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内筒、置于外壳上的支撑座、置于支撑座上方的顶盖和置于支撑座上的检测部件,所述内筒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筒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进水口和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引流筒。本方案在内筒上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构成一对流腔,进水口进入的水经引流筒、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后逐渐进入内筒顶后排出内筒从外壳的排水口排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透水孔,进水口的水流方向向上,部分水流经透水孔进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对流腔,部门水流在第一隔板的阻挡下回流增强水流的均匀性;进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对流腔的水流继续保持上行,同样的,部门水流经透水孔继续上行,另一部分水流在第二隔板的阻挡下回流进一步增强水流的均匀性。采用该结构,经多次对流,可大大增大取水过程的均匀度,提高检测精度。
7.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筒的内径从下至上逐渐增大。引流筒采用喇叭状,直接将水流引至第一隔板处。
8.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筒顶部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为了避免透水孔对水中杂质的阻挡,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0.2厘米至0.35厘米。
10.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光源部件和置于光源部件四周的检测部件,所述光源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源、光线调制器、导光筒,所述检测部件包括斜通孔、置于斜通孔上的放大器和用于接收放大器信号的接收器。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在内筒内这是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取水过程中,可产生多次对流,取水过程的均匀度高,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6.实施例1
17.如图1所示的一种浊度计,包括外壳1、置于外壳1内的内筒2、置于外壳1上的支撑座 3、置于支撑座3上方的顶盖4和置于支撑座3上的检测部件;内筒2底部设置有进水口21。
18.内筒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第一隔板置于第二隔板的下方,第一隔板 51、第二隔板52上均设置有透水孔,进水口21和第一隔板51之间设置有引流筒22。引流筒连接在第一隔板个进水口之间。
19.实施例2
2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部分部件进行了优化,如图1所示,引流筒22成喇叭状,即其内径从下至上逐渐增大。采用该结构的引流筒,可改变水流流向,进一步的提高引流筒内水的均匀程度。引流筒22顶部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
21.具体的,透水孔的直径为0.2厘米至0.35厘米。优选的,透水孔的直径为0.25厘米至0.3 厘米。
22.具体的,检测部件包括光源部件和置于光源部件四周的检测部件,所述光源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源61、光线调制器62、导光筒63,所述检测部件包括斜通孔64、置于斜通孔64上的放大器65和用于接收放大器65信号的接收器66。
23.本装置的进水口即可作为取水口,同时也可作为排水口。进水口可置于内筒的任何位置,优选的,可置于内筒的中心。采用该装置将进水口作为排水口时,可在进水口上连接一三通管,一接口与进水管连接,另一接口与排水管连接。光源61置于内筒的轴线上,检测部件设置多个,斜通孔64与支撑座3的夹角相等。使用该装置时,从进水口注入液体,水逐渐经引流筒、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后经内筒口漫出,从外壳1底部的出水口7排出。光源产生的光线经光线调制器62、导光筒63后照射至内筒,经斜通孔64、放大器65后被接收器接收后进行识别。其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2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浊度计,包括外壳(1)、置于外壳(1)内的内筒(2)、置于外壳(1)上的支撑座(3)、置于支撑座(3)上方的顶盖(4)和置于支撑座(3)上的检测部件,所述内筒(2)底部设置有进水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所述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进水口(21)和第一隔板(51)之间设置有引流筒(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筒(22)的内径从下至上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筒(22)顶部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0.2厘米至0.35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0.25厘米至0.3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光源部件和置于光源部件四周的检测部件,所述光源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源(61)、光线调制器(62)、导光筒(63),所述检测部件包括斜通孔(64)、置于斜通孔(64)上的放大器(65)和用于接收放大器(65)信号的接收器(6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浊度计,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内筒、置于外壳上的支撑座、置于支撑座上方的顶盖和置于支撑座上的检测部件,所述内筒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筒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进水口和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引流筒。本方案在内筒上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构成一对流腔,进水口进入的水经引流筒、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后逐渐进入内筒顶后排出内筒从外壳的排水口排出。其在内筒内这是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取水过程中,可产生多次对流,取水过程的均匀度高,提高检测精度。提高检测精度。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 刁正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晟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5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