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1022发布日期:2021-08-03 13:0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间腐蚀试样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晶间腐蚀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会导致不锈钢受腐蚀处外表光亮依旧,但轻敲就会破碎成细粒。因为晶间腐蚀不容易发现,所以会造成设备突然破坏,危害性极大。此外,晶间腐蚀在所有腐蚀类型中占比较高,还会催生加速材料发生整体腐蚀。所以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研究是个重要课题。

晶间腐蚀实验是研究不锈钢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揭示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要进行晶间腐蚀实验,就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制备用于腐蚀的试样。试验制备的好坏决定了试验的可靠程度。它包括试样的截取、试样的研磨、抛光。因部分规范要求试样的厚度较薄,故试样的研磨和抛光成为最难把控的步骤。

在试样制备过程中,由于试样较薄,用手持试样的方式进行研磨时,既不能保证试样表面的质量,又很容易操作失误,将试样飞出,误伤工作人员。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对试样先进行热镶嵌,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还可能因镶嵌温度等原因影响材料的性能。因此,晶间腐蚀试样的研磨和抛光成为试样制备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解决试样表面预处理的难点,便于试样研磨和抛光。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包括试样,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型的底座,底座底部开设有螺孔,底座一侧侧部开设有2个螺孔,底座内设有垫块与夹片,垫块位于夹片与底座另一侧侧部之间;所述夹片通过穿过底座侧部螺孔的侧面螺丝进行横向定位;所述垫块通过穿过底座底部螺孔的底部螺丝进行竖向定位;所述试样位于底座一侧侧部、垫块与夹片组成的槽体内。

其中,所述的底座内底部开设有2道水平燕尾槽,夹片底部设有与水平燕尾槽对应的滑块,夹片在水平燕尾槽的范围内进行横向位移。

其中,所述的底座内前后两侧侧部开设有2道垂直燕尾槽,垫块两侧侧部开设有与垂直燕尾槽对应的滑块,垫块在垂直燕尾槽的范围内进行横向位移。

其中,所述的垫块包括上部的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下部的不锈钢层。

其中,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通过胶体进行粘接。

其中,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通过若干个沉头螺丝进行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试样表面预处理的难点,便于试样研磨和抛光。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性高,防止操作过程中试样飞出,误伤工作人员;不需要任何辅料耗材,节约成本,操作流程简单;可防止样品磨制不平,保证了样品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块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块的结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夹持试样后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夹持试样后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垫块;3为夹片;4为侧面螺丝;5为底部螺丝;6为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包括凹型的底座1,底座1底部开设有螺孔,底座1一侧侧部开设有2个螺孔,底座1内设有垫块2与夹片3,垫块2位于夹片3与底座1另一侧侧部之间;夹片3通过穿过底座1侧部螺孔的侧面螺丝4进行横向定位;垫块2通过穿过底座1底部螺孔的底部螺丝5进行竖向定位;试样6位于底座1一侧侧部、垫块2与夹片3组成的槽体内。其中,底座1内底部开设有2道水平燕尾槽,夹片3底部设有与水平燕尾槽对应的滑块,夹片3在水平燕尾槽的范围内进行横向位移。底座1内前后两侧侧部开设有2道垂直燕尾槽,垫块2两侧侧部开设有与垂直燕尾槽对应的滑块,垫块2在垂直燕尾槽的范围内进行横向位移。垫块2包括上部的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下部的不锈钢层。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通过胶体进行粘接;或者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通过若干个沉头螺丝进行连接。

实施例1:如图6,该装置的凹型底座1在一侧部开设有2个侧部螺孔,底座1内设有夹片3、垫块2且垫块2位于夹片3、底座1的另一侧壁之间;底座1的侧壁有螺丝通过开设的侧部螺孔控制夹片3进行位移与位置固定;晶间腐蚀试样6底部通过夹片3、垫片2与底座1的侧壁固定在其组成的槽体内。侧面螺丝4控制夹片3使其与底座1的侧壁配合紧紧夹住试样6,保证试样6在制备过程受力中保持不动;底部螺丝5与底座3配合,控制垫块2的位置,使其夹持试样6在制备过程中,试样6始终高于整体工装,保证制备时只有试样6与砂纸接触。

因常规晶间腐蚀试样尺寸一定,所以设置底座1与夹片3的长度与试样相同,见图6,防止操作过程中试样飞出。同时针对不同厚度的试样6可以调节不同的高度达到良好的制备的效果。

实施例2:如图7,对于不同尺寸的试样6,本套装置可以在长度方向进行改变也可达到良好的制备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包括试样(6),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型的底座(1),底座(1)底部开设有螺孔,底座(1)一侧侧部开设有2个螺孔,底座(1)内设有垫块(2)与夹片(3),垫块(2)位于夹片(3)与底座(1)另一侧侧部之间;所述夹片(3)通过穿过底座(1)侧部螺孔的侧面螺丝(4)进行横向定位;所述垫块(2)通过穿过底座(1)底部螺孔的底部螺丝(5)进行竖向定位;所述试样(6)位于底座(1)一侧侧部、垫块(2)与夹片(3)组成的槽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内底部开设有2道水平燕尾槽,夹片(3)底部设有与水平燕尾槽对应的滑块,夹片(3)在水平燕尾槽的范围内进行横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内前后两侧侧部开设有2道垂直燕尾槽,垫块(2)两侧侧部开设有与垂直燕尾槽对应的滑块,垫块(2)在垂直燕尾槽的范围内进行横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块(2)包括上部的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下部的不锈钢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通过胶体进行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通过若干个沉头螺丝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制备辅助装置,包括凹型的底座,底座底部开设有螺孔,底座一侧侧部开设有2个螺孔,底座内设有垫块与夹片,垫块位于夹片与底座另一侧侧部之间;夹片通过穿过底座侧部螺孔的侧面螺丝进行横向定位;垫块通过穿过底座底部螺孔的底部螺丝进行竖向定位;试样位于底座一侧侧部、垫块与夹片组成的槽体内。本实用新型解决试样表面预处理的难点,便于试样研磨和抛光。

技术研发人员:刘兰;邓港;沈超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