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

文档序号:24889869发布日期:2021-04-30 13:1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沿海滩涂234万hm2和内陆盐碱地1亿hm2,是不可多得的土地后备资源,具有巨大可开发潜力,水稻作为沿海滩涂和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而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耐盐碱水稻成为科研和生产的热点,也涌现出不少耐盐碱水稻品种及资源,而如何精准鉴定其耐盐性是当前全国从事耐盐碱水稻研究的一大难题,尽管已有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水稻耐盐性鉴定的盐池》(cn208064059u)和《一种批量鉴定水稻耐盐性装置》(cn208063784u)均公开了一种水稻耐盐性鉴定的装置(或盐池),但所述的水源均不是海水,也难以做盐分的精准调控。

为此,本发明旨在通过实时监测、精准调节,并在同等海水盐度条件下进行测试与鉴定,也便于科研人员真正了解目前所培育的水稻的耐盐性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水稻耐盐性鉴定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包括海水蓄水池和淡水蓄水池,所述海水蓄水池位于淡水蓄水池的后侧,所述海水蓄水池右侧设置有淡海水混合池,且淡海水混合池的外侧安装有智能控制监测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监测系统的中心安装有电脑显示屏,所述智能控制监测系统的外侧安装有各种接口,所述智能控制监测系统的上方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所述淡海水混合池的右侧设置有生长测试池,所述淡海水混合池的前侧安装有回收池,所述海水蓄水池、淡水蓄水池、淡海水混合池、回收池及生长测试池的内部均安装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淡水蓄水池、海水蓄水池、淡海水混合池、回收池及生长测试池均为水泥材质。

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网络传输设备、电脑平台和联动设备。

优选的,所述水泵、水管和智能阀门构成送水机构,且水管使用的材料为pvc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通过精准控制智能控制监测系统,进而启动水管、水泵和智能阀门构成的送水机构进行送水,将淡水蓄水池内部的淡水和海水蓄水池的内部的海水输送到淡海水混合池的内部,使得淡水和海水可以在淡海水混合池的内部进行混合变成预期含盐分的水,再通过送水机构将盐分合适的海水送入生长测试池进行灌溉,将多余的水送入回收池的内部进行沉淀,沉淀过后再由送水机构输送到淡海水混合池的内部,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精准调节,并在同等海水盐度条件下进行测试与鉴定,便于科研人员真正了解目前所培育的水稻的耐盐性水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海水蓄水池与淡水蓄水池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淡海水混合池与回收池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控制监测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生长测试池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海水蓄水池;2、淡水蓄水池;3、淡海水混合池;4、回收池;5、生长测试池;6、智能控制监测系统;7、水管;8、水泵;9、智能阀门;10、电脑显示屏;11、各种接口;12、信号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包括海水蓄水池1和淡水蓄水池2,海水蓄水池1位于淡水蓄水池2的后侧,海水蓄水池1右侧设置有淡海水混合池3,且淡海水混合池3的外侧安装有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的中心安装有电脑显示屏10,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的外侧安装有各种接口11,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的上方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2,淡海水混合池3的右侧设置有生长测试池5,淡海水混合池3的前侧安装有回收池4,海水蓄水池1、淡水蓄水池2、淡海水混合池3、回收池4及生长测试池5的内部均安装有水泵8。

淡水蓄水池2、海水蓄水池1、淡海水混合池3、回收池4及生长测试池5均为水泥材质,因其水池的均为水泥材质,水泥具有不漏水的特性,使得其内部水不会被漏掉。

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包括传感器、网络传输设备、电脑平台和联动设备,使得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可以对输送的水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调节。

水泵8、水管7和智能阀门9构成送水机构,且水管7使用的材料为pvc材料,因水泵8、水管7和智能阀门9构成送水机构,使得可以将预期含盐分的水送入生长测试池5的内部,因水管7使用的材料为pvc材料,pvc材料具有耐腐蚀的特性,使得水管7不易被腐蚀。

工作原理:在使用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通过对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进行精准控制,进而启动水管7、水泵8和智能阀门9构成的送水机构进行送水,因海水蓄水池1的内部放置有海水,淡水蓄水池2的内部放置有淡水,使得送水机构将淡水和海水共同送入淡海水混合池3的内部进行混合,以使得其可以变成预期含盐分的水,再通过送水机构将其生长测试池5的内部进行灌溉,通过送水机构将淡海水混合池3内部多余的混合水送入回收池4的内部进行回收沉淀,沉淀完成后送入淡海水混合池3的内部进行下一次的灌溉,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精准调节,并在同等海水盐度条件下进行测试与鉴定,便于科研人员真正了解目前所培育的水稻的耐盐性水平的目的。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包括海水蓄水池(1)和淡水蓄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蓄水池(1)位于淡水蓄水池(2)的后侧,所述海水蓄水池(1)右侧设置有淡海水混合池(3),且淡海水混合池(3)的外侧安装有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所述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的中心安装有电脑显示屏(10),所述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的外侧安装有各种接口(11),所述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的上方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2),所述淡海水混合池(3)的右侧设置有生长测试池(5),所述淡海水混合池(3)的前侧安装有回收池(4),所述海水蓄水池(1)、淡水蓄水池(2)、淡海水混合池(3)、回收池(4)及生长测试池(5)的内部均安装有水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蓄水池(2)、海水蓄水池(1)、淡海水混合池(3)、回收池(4)及生长测试池(5)均为水泥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监测系统(6),包括传感器、网络传输设备、电脑平台和联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8)、水管(7)和智能阀门(9)构成送水机构,且水管(7)使用的材料为pvc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包括海水蓄水池和淡水蓄水池。该水稻耐盐性智能精准鉴定装置的构建方法,通过精准控制智能控制监测系统,进而启动水管、水泵和智能阀门构成的送水机构进行送水,将淡水蓄水池内部的淡水和海水蓄水池的内部的海水输送到淡海水混合池的内部,再通过送水机构将盐分合适的海水送入生长测试池进行灌溉,将多余的水送入回收池的内部进行沉淀,沉淀过后再由送水机构输送到淡海水混合池的内部,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精准调节,并在同等海水盐度条件下进行测试与鉴定,便于科研人员真正了解目前所培育的水稻的耐盐性水平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沈雪峰;郑殿峰;冯乃杰;赵黎明;饶刚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19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