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流速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2.传统流速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流速参数并将其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信号进行输出的一种检测仪器,主要利用压力差、超声波等方式测量出水流速度。
3.但是当水流速度过快时,传统流速传感器无法自动控制其流速,只能通过人为去调控流速,但是人为调控流速精确度过低,并且当流速长时间大于流速传感器所能检测的最大值时,也会使流速传感器失灵;同时水流速度过快时,对水管也有一定的磨损,故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速传感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5.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流速传感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后侧设有第二联动腔,所述第二联动腔后壁内固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联动杆转动连接有联动箱,所述联动箱内设有第三联动腔,所述联动杆末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三联动腔内的内齿轮,所述第三联动腔内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水槽内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水槽内的水流能够通过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内齿轮转动,所述第二联动腔右侧设有流速感应腔,所述流速感应腔前壁内设有开口朝后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左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联动腔内的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杆与所述联动箱通过第二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流速感应腔内设有流速监测装置,所述流速监测装置监测水流速度并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块移动,所述第一水槽后壁连通设有第二水槽,所述第二水槽内设有水闸装置,所述水闸装置控制所述第二水槽的水流量,所述第二水槽上方设有第一联动腔,所述第二水槽下壁连通设有贯穿所述机壳底面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下方开口处转动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左端固设有第一开关,所述储水槽右壁连通设有动力槽,所述动力槽内滑动连接设有第三移动块,所述动力槽内设有上下位置对称的第五滑动槽,所述第五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移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三移动杆,所述第五滑动槽左壁上与所述第三移动杆右侧面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块右端固设有第七移动杆,所述第七移动杆右端固设有齿杆,所述动力槽右方设有开关腔,所述开关腔顶壁上固设有水速开关,所述水速开关下端面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末端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齿杆延伸至所述开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6.优选地,所述流速监测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流速感应腔顶壁上的流速表,所述流速感应腔底壁内固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流速感应箱,所述流速感应箱左壁固设有与所述第一移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移动杆,所述流速感应箱内设有监测器,所述监测器后侧的所述流速感
应箱内设有开口朝后的第四滑动槽,所述流速感应腔后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末端固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后端面与所述流速感应腔后壁之间固设有第一卷簧,所述转动块前端面固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前端与所述第四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监测器底端面固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水槽内的钢线,所述钢线末端固设有监测球。
7.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水槽内的动力管,所述动力管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后壁内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联动腔内的第四动杆,所述第四动杆后端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能够与所述内齿轮啮合,所述第四转动杆前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动力腔右壁内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水槽内的第五转动杆,所述第五转动杆左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五转动杆右端固设有水扇。
8.优选地,所述水闸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腔顶壁上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端面与所述第一联动腔顶壁之间固设有第二卷簧,所述螺纹杆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末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二水槽内的水闸门,所述第二水槽内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六滑动槽,所述水闸门与所述第六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腔顶壁上转动连接有第六转动杆,所述第六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六转动杆末端固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通过链条啮合。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水速带动联动箱移动,让第二齿轮与内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未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由水速提供动力带动水闸门向上移动,从而使水自动分流,防止水速过快导致水管磨损,增加水管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分流得到的水量放置在储水槽内,利用水压通过控制装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水速开关控制水速,从而保护流速监测装置,防止其因水速过快导致流速监测装置失灵。
附图说明
1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1.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流速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
‑
a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
‑
b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c
‑
c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d
‑
d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动力装置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第二联动腔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第五滑动槽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3.参照图1
‑
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流速传感器,包括机壳11,所述机壳11内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水槽27,所述第一水槽27后侧设有第二联动腔45,所述第二联动腔45后壁内固设有第二滑动槽52,所述第二滑动槽52内滑动连接有联动杆53,所述联动杆53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54,所述联动杆53转动连接有联动箱50,所述联动箱50内设有第三联动腔51,所述联动杆53末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三联动腔51内的内齿轮55,所述第三联动腔51内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水槽27内的动力装置102,所述第一水槽27内的水流能够通过所述动力装置102带动所述内齿轮55转动,所述第二联动腔45右侧设有流速感应腔12,所述流速感应腔12前壁内设有开口朝后的第一滑动槽23,所述第一滑动槽2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25,所述第一移动块25左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联动腔45内的第二移动杆26,所述第二移动杆26与所述联动箱50通过第二移动块49固定连接,所述流速感应腔12内设有流速监测装置101,所述流速监测装置101监测水流速度并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块25移动,所述第一水槽27后壁连通设有第二水槽37,所述第二水槽37内设有水闸装置103,所述水闸装置103控制所述第二水槽37的水流量,所述第二水槽37上方设有第一联动腔38,所述第二水槽37下壁连通设有贯穿所述机壳11底面的储水槽57,所述储水槽57下方开口处转动连接有挡水板58,所述挡水板58左端固设有第一开关59,所述储水槽57右壁连通设有动力槽60,所述动力槽60内滑动连接设有第三移动块61,所述动力槽60内设有上下位置对称的第五滑动槽62,所述第五滑动槽62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移动块61固定连接的第三移动杆63,所述第五滑动槽62左壁上与所述第三移动杆63右侧面之间通过弹簧6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块61右端固设有第七移动杆66,所述第七移动杆66右端固设有齿杆71,所述动力槽60右方设有开关腔67,所述开关腔67顶壁上固设有水速开关68,所述水速开关68下端面安装有第一转动杆69,所述第一转动杆69末端固设有第一齿轮70,所述齿杆71延伸至所述开关腔67内并与所述第一齿轮70啮合。
14.优选地,所述流速监测装置101包括固设于所述流速感应腔12顶壁上的流速表13,所述流速感应腔12底壁内固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滑动槽14,所述第三滑动槽1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流速感应箱16,所述流速感应箱16左壁固设有与所述第一移动块25固定连接的第一移动杆24,所述流速感应箱16内设有监测器17,所述监测器17后侧的所述流速感应箱16内设有开口朝后的第四滑动槽18,所述流速感应腔12后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9,所述第二转动杆19末端固设有转动块21,所述转动块21后端面与所述流速感应腔12后壁之间固设有第一卷簧20,所述转动块21前端面固设有第三转动杆22,所述第三转动杆22前端与所述第四滑动槽18滑动连接,所述监测器17底端面固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水槽27内的钢线28,所述钢线28末端固设有监测球29,水流推动监测球29向左移动,监测球29向左移动带动流速感应箱16向左移动,流速感应箱16向左移动带动第一移动杆24向左移动,同时流速感应箱16向左移动带动第三转动杆22上下移
动,第三转动杆22上下移动带动转动块21转动,转动块21转动带动第一卷簧20转动。
15.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102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水槽27内的动力管30,所述动力管30内设有动力腔31,所述动力腔31后壁内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联动腔51内的第四动杆32,所述第四动杆32后端固设有第二齿轮56,所述第二齿轮56能够与所述内齿轮55啮合,所述第四转动杆32前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33,所述动力腔31右壁内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水槽27内的第五转动杆34,所述第五转动杆34左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3啮合的第三锥齿轮35,所述第五转动杆34右端固设有水扇36,当水流带动水扇36转动,水扇36转动带动第五转动杆34转动,第五转动杆34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35转动,第三锥齿轮35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3转动,第二锥齿轮33转动带动第四转动杆32转动,第四转动杆3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6转动。
16.优选地,所述水闸装置103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腔38顶壁上的螺纹杆39,所述螺纹杆39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40,所述第三齿轮40上端面与所述第一联动腔38顶壁之间固设有第二卷簧42,所述螺纹杆39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43,所述第一固定杆43末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二水槽37内的水闸门44,所述第二水槽37内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六滑动槽72,所述水闸门44与所述第六滑动槽72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腔45顶壁上转动连接有第六转动杆46,所述第六转动杆46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47,所述第六转动杆46末端固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锥齿轮54啮合的第四锥齿轮48,所述第四齿轮47与所述第三齿轮40之间通过链条41啮合,当第四锥齿轮48转动带动第六转动杆46转动,第六转动杆46转动带动第四齿轮47转动,第四齿轮47转动通过链条41带动第三齿轮40转动,第三齿轮40转动带动螺纹杆39转动,同时第三齿轮40转动带动第二卷簧42转动,螺纹杆39转动带动第一固定杆43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杆43向上移动带动水闸门44向上移动。
17.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齿轮56未与所述内齿轮55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54未与所述第四锥齿轮48啮合,弹簧65处于自然状态,水闸门44下端紧贴着第二水槽37底壁,第一卷簧20处于自然状态,第二卷簧42处于自然状态。
18.当水速大于监测器17最大值时,流速感应箱16向左移动带动第三转动杆22上下移动,第三转动杆22上下移动带动转动块21转动,转动块21转动带动第一卷簧20转动,同时流速感应箱16向左移动带动第一移动杆24向左移动,第一移动杆24向左移动带动第一移动块25向左移动,第一移动块25向左移动带动第二移动杆26向左移动,第二移动杆26向左移动带动第二移动块49向左移动,第二移动块49向左移动带动联动箱50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一锥齿轮54与第四锥齿轮48啮合,第二齿轮56与内齿轮55啮合;然后动力装置102带动内齿轮55转动,内齿轮55转动带动联动杆53转动,联动杆5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54转动,第一锥齿轮54转动带动水闸联动装置103开始工作,从而使水流进储水槽57,水压推动第三移动块61向右移动,第三移动块61向右移动带动第四移动块64向右移动,第四移动块64向右移动拉伸弹簧65,同时第三移动块61向右移动带动第七移动杆66向右移动,第七移动杆66向右移动带动齿杆71向右移动,齿杆71向右移动带动第一齿轮70转动,第一齿轮70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69转动,第一转动杆69转动带动水速开关68控制水速。
19.当水速没超过监测器17最大值时,第一卷簧20转动带动转动块21,转动块21转动带动第三转动杆22上下移动,第三转动杆22上下移动带动流速感应箱16向右移动,从而使
第一锥齿轮54与第四锥齿轮48脱离,第二齿轮56未与内齿轮55脱离;然后第二卷簧42转动与水闸门44自身重力使螺纹杆39转动,螺纹杆39转动带动第一固定杆43向下移动,第一固定杆43向下移动带动水闸门44向下移动,从而使水闸门44向下移动贴着第二水槽37底壁。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