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00209发布日期:2021-10-19 22:0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结构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


背景技术:

2.汽车悬架作为汽车最核心重要的部件之一,需要同时满足整车的运动特性与强度要求,属于关键安全件。而当前无人驾驶小车悬架的耐久可靠性的性能分析研究等工作并没有大量的资料与经验积累可供借鉴,同时零部件供应商掌握的相关技术有限,针对常规汽车悬架测试装置结构大都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进行整车测试、无需底盘悬架其他部件、即可验证前桥转向支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包括车身连接治具,车身连接治具通过变位治具与待测试的小车前桥相连接;前桥转向支架上安装有两个对向设置的连杆总成,两个连杆总成分别与作动器固定连接;作动器驱动连杆往复运动,实现由连杆带动前桥转向支架的扭转从而形成对前桥转向支架的扭转载荷。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身连接治具包括四个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分别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升降调整机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变位治具相连接。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立柱上的调节长孔,所述连接座通过安装于所述调节长孔内的螺栓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8.(1)通过设计与小车车身连接位置尺寸一致的车身连接治具,来装夹定位小车前桥,再通过模拟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进行转向时,前桥转向器支架所受到的一种扭转载荷与激励,来对前桥转向支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验证开发车型部件的疲劳寿命与可靠性。
9.(2)整个技术方案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紧凑,操作实施方便,无需装在实车上进行测试,即用台架工装代替了整车,节省了试验测试成本。
10.(3)该技术方案所需的测试部件只需小车前桥总成,不需要其他悬架部件,可以快速有效地验证开发车型部件的疲劳寿命与可靠性。
11.(4)该技术方案所述变位治具、车身连接治具巧妙地实现了前桥本体的变位,满足试验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并且连杆总成、车身连接治具为通用,提高了台架工装的利用
率。
附图说明
12.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13.图1是小车前桥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小车前桥各装配点与变位治具连接以及前桥转向支架与连杆总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测试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8.如图1至图4所示,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包括车身连接治具10,所述车身连接治具10包括四个支撑立柱11,所述支撑立柱11上分别安装有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与支撑立柱11之间设置有升降调整机构;所述连接座12通过变位治具20与待测试的小车前桥30相连接;前桥转向支架31通过两个对向设置的连杆总成40分别与作动器(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作动器驱动连杆往复运动,实现由连杆带动前桥转向支架31的扭转从而形成对前桥转向支架的扭转载荷。
19.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立柱11上的调节长孔13,所述连接座12通过安装于所述调节长孔13内的螺栓与所述支撑立柱11固定连接。松开螺栓,可以调节连接座12在支撑立柱11上的安装高度。
20.参考图3和图4,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1)先将小车前桥前端两个装配点a32分别与一个变位治具20进行铰接连接,变位治具20再与车身连接治具10进行装配固定;
22.(2)然后将小车前桥后端两个装配点b33分别与一个变位治具20进行铰接连接,变位治具20再与车身连接治具10进行装配固定;
23.(3)利用连杆总成40将前桥转向支架31与作动器进行固定连接;
24.(4)调整各变位治具20与车身连接治具10的装配高度,保证对向的连杆总成40处于水平的状态;
25.(5)调整连杆总成40的紧固螺母,保证前桥转向支架31与作动器的稳定连接,从而使得施加在前桥转向支架上的两个对向力保持平行;
26.(6)调整作动器的伸出和压缩量,使得两个连杆总成40所传递的力值对称相同形成扭转载荷,达到测试的要求。
27.本测试方法通过采用变位治具使得前桥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保证了施加在两个连
杆上的对向力水平且中心对称,形成了对车辆转向时转向支架收到扭转载荷的模拟再现。采用车身连接治具结构代替无人小车车身与小车前桥连接,而无需在实车上进行测试。
28.该技术方案可极大降低车辆底盘部件的开发成本,同时通过测试也可降低在量产过程中出现的失效状况,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提升了企业自身的产品研发和测试能力。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连接治具,车身连接治具通过变位治具与待测试的小车前桥相连接;前桥转向支架上安装有两个对向设置的连杆总成,两个连杆总成分别与作动器固定连接;作动器驱动连杆往复运动,实现由连杆带动前桥转向支架的扭转从而形成对前桥转向支架的扭转载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治具包括四个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分别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升降调整机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变位治具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立柱上的调节长孔,所述连接座通过安装于所述调节长孔内的螺栓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结构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驾驶小车前桥转向支架疲劳测试台架。其包括车身连接治具,车身连接治具通过变位治具与待测试的小车前桥相连接;前桥转向支架上安装有两个对向设置的连杆总成,两个连杆总成分别与作动器固定连接;作动器驱动连杆往复运动,实现由连杆带动前桥转向支架的扭转从而形成对前桥转向支架的扭转载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与小车车身连接位置尺寸一致的车身连接治具来装夹定位小车前桥,再通过模拟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进行转向时,前桥转向支架所受到的扭转载荷与激励,来对前桥转向支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验证开发车型部件的疲劳寿命与可靠性。验证开发车型部件的疲劳寿命与可靠性。验证开发车型部件的疲劳寿命与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龙 吴纪军 吴相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星乔威泰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