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6104发布日期:2021-09-25 09:5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


背景技术:

2.中国实用新型zl 201420365066.6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宽流速范围毕托巴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其主体结构具有取压头本体,取压头本体的上端有圆柱形上接头,取压头本体内有轴线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相平行的全压通道和静压通道,全压通道和静压通道有在取压头本体上端的全压通道口和静压通道口,取压头本体下段具有左、右斜面,一个斜面上有与全压通道相连的全压孔,另一个斜面上有与静压通道相连的静压孔,全压孔所在的斜面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α小于静压孔所在斜面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β。
3.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在使用时,要与导压管相连组装成流量传感器,取压头从管道的管壁垂直地插入管道内,让全压孔和静压孔的中心点连线在管道的轴线上,全压孔对着流体的来流方向,静压孔对着流体的去流方向,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在导压管上端的全压接口和静压接口分别输出管道内流动着流体的全压和静压,用管道内流动着流体的全压和静压,按流体力学原理可以计算出管道内流体的流量。
4.上述结构的传感器取压头,由于具有全压孔的一个斜面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α小于具有静压孔的另一个斜面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β,当流体经过取压头时在全压孔和静压孔产生的差压比较大,容易被差压变送器采集,能够较好地适应管道内低流速介质流量的测量,对低流速介质流量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也较高。但是,当管道内的介质流速较高时,流体流经上述结构传感器取压头时在静压孔处会出现紊流现象,流场波动较大,取压头提取的静压信号不稳定,进而影响管道内流体介质的流量计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管道内的流体流经本实用新型后在静压孔处的流场相对稳定、提取的静压信号也相对稳定,从而可以更加准确测量出管道内流体介质的流量。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具有整体呈圆柱形的取压头本体,取压头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圆柱形上接头,取压头本体内有轴线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相平行的全压通道和静压通道,全压通道和静压通道具有位于圆柱形上接头顶端的全压通道口和静压通道口,取压头本体下段的左、右两侧具有左、右斜面,左斜面上有与全压通道相连的全压孔,右斜面上有与静压通道相连的静压孔,全压孔所在的左斜面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α小于静压孔所在右斜面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β,位于圆柱形上接头下方的取压头本体的前、后两侧由上至下还对称均布开设有沿左、右方向走向的多条引流槽,每条引流槽的槽底与所述的全压通道或静压通道均不直接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最上方的引流槽位于全压孔顶部两侧的位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圆柱形上接头下方的取压头本体的右侧开设有与所述静压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负压取压孔、取压头本体的前后侧之间开设有与静压通道相连通的第二负压取压孔,第一负压取压孔的轴线与第二负压取压孔的轴线相垂直、静压通道的轴线与第一负压取压孔的轴线和第二负压取压孔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相垂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所述静压通道、第一负压取压孔和第二负压取压孔的内径相等。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负压取压孔和第二负压取压孔位于全压孔顶部下方的位置。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由于取压头本体的前、后两侧由上至下对称均布开设有沿左、右方向走向的多条引流槽,因此流体流经本实用新型的取压头时在静压孔处不会出现紊流现象,流场相对稳定,取压头提取的静压信号也更加稳定,从而可以更加准确测量出管道内流体介质的流量。2、本实用新型的取压头设置有与静压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负压取压孔和第二负压取压孔后,可以进一步增强静压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15.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16.图4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17.图5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具有整体呈圆柱形的取压头本体1,取压头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圆柱形上接头2,取压头本体内有轴线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相平行的全压通道3和静压通道4,全压通道和静压通道具有位于圆柱形上接头顶端的全压通道口5和静压通道口6,取压头本体下段的左、右两侧具有左、右斜面7、8,左斜面7上有与全压通道相连的全压孔9,右斜面8上有与静压通道相连的静压孔10,全压孔所在的左斜面7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α小于静压孔所在右斜面8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β,位于圆柱形上接头2下方的取压头本体的前、后两侧由上至下还对称均布开设有沿左、右方向走向的多条引流槽11,每条引流槽的槽底111与所述的全压通道3或静压通道4均不直接连通。最上方的引流槽11位于全压孔9顶部两侧的位置。位于所述圆柱形上接头2下方的取压头本体的右侧开设有与所述静压通道4相连通的第一负压取压孔12、取压头本体的前后侧之间开设有与静压通道4相连通的第二负压取压孔13,第一负压取压孔的轴线与第二负压取压孔的轴线相垂直、静压通道的轴线与第一负压取压孔的轴线和第二负压取压孔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相垂直。所述静压通道4、第一负压取压孔12和第二负压取压孔13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负压取压孔12和第二负压取压孔13位于全压孔9顶部下方的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具有整体呈圆柱形的取压头本体(1),取压头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圆柱形上接头(2),取压头本体内有轴线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相平行的全压通道(3)和静压通道(4),全压通道和静压通道具有位于圆柱形上接头顶端的全压通道口(5)和静压通道口(6),取压头本体下段的左、右两侧具有左、右斜面(7、8),左斜面(7)上有与全压通道相连的全压孔(9),右斜面(8)上有与静压通道相连的静压孔(10),全压孔所在的左斜面(7)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α小于静压孔所在右斜面(8)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β,其特征在于:位于圆柱形上接头(2)下方的取压头本体的前、后两侧由上至下还对称均布开设有沿左、右方向走向的多条引流槽(11),每条引流槽的槽底(111)与所述的全压通道(3)或静压通道(4)均不直接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其特征在于:最上方的引流槽(11)位于全压孔(9)顶部两侧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圆柱形上接头(2)下方的取压头本体的右侧开设有与所述静压通道(4)相连通的第一负压取压孔(12)、取压头本体的前后侧之间开设有与静压通道(4)相连通的第二负压取压孔(13),第一负压取压孔的轴线与第二负压取压孔的轴线相垂直、静压通道的轴线与第一负压取压孔的轴线和第二负压取压孔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相垂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通道(4)、第一负压取压孔(12)和第二负压取压孔(13)的内径相等。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压取压孔(12)和第二负压取压孔(13)位于全压孔(9)顶部下方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的整流式流量传感器取压头,具有整体呈圆柱形的取压头本体,取压头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圆柱形上接头,取压头本体内有全压通道和静压通道,取压头本体下段的左、右两侧具有左、右斜面,左斜面上有与全压通道相连的全压孔,右斜面上有与静压通道相连的静压孔,全压孔所在的左斜面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α小于静压孔所在右斜面与取压头本体轴线的夹角β,位于圆柱形上接头下方的取压头本体的前、后两侧由上至下还对称均布开设有沿左、右方向走向的多条引流槽,每条引流槽的槽底与所述的全压通道或静压通道均不直接连通。流体流经本实用新型后在静压孔处的流场相对稳定、提取的静压信号也相对稳定。提取的静压信号也相对稳定。提取的静压信号也相对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杰 曲业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利锐自动化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0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