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9955发布日期:2021-11-18 11:5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当修建水利工程后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与水闸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
3.水利工程在现如今应用十分广泛,而在进行实际勘测时,通常会对水底的软土进行取样,从而能够分析处相应的信息来方便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但是在需要取样时较为麻烦,现有的取样装置其体积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其便携性不足,往往需要多人携带才能运输至取样地点,因此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样装置体积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便携性不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便携性好方便量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内管,所述第一螺纹内管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内管,所述第二螺纹内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架,所述转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量取容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紧架,所述卡紧架的内侧卡接有存储容器,所述外套管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外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握柄。
6.优选的,所述外套管为外形呈圆柱体的内中空套管,且其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内管和第二螺纹内管的长度相等。
7.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第一螺纹内管和第二螺纹内管组成多级式伸缩管体,所述量取容器的外形呈梯形。
8.优选的,所述量取容器的内部呈中空状,且其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卡紧架的数量为两个。
9.优选的,所述卡紧架为弹性塑料架体,所述存储容器为外形呈圆柱体的内中空塑料容器,且其顶部卡接有挡盖。
10.优选的,所述控制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其与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手持握柄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套。
11.优选的,所述手持握柄的外形呈圆柱体,且其右侧固定连接有防脱架,所述手持握柄与防脱架为塑料一体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通过手持手持握柄将该装置携带至取样地点,然后根据水位来螺旋调节第一螺纹内管和第二螺纹内管使其逐渐外伸,当伸出至合适长度后将第二螺纹内管靠近转架的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由量取容器处挖取水中软土,并且挖取后可由称重传感器进行测重处理,进而完成量取工作,该装置其整体结构精简且便于对水中软土进行量取,达到了便携性好方便量取的效果。
14.2、该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通过将存储容器从卡紧架内取下,然后打开挡盖后即可将量取容器中挖取的软土临时存储至存储容器的内部,存储完毕后再次卡入卡紧架中定位即可,能够使该装置便于临时存储软土,从而方便使用,通过外套管、第一螺纹内管和第二螺纹内管组成多级式伸缩管体,并且可根据相应水位来进行调节其组成的数量来满足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使用便捷性不足的情况,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取样装置体积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便携性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缩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视图。
18.图中:1外套管、2第一螺纹内管、3第二螺纹内管、4转架、5安装架、6量取容器、7称重传感器、8卡紧架、9存储容器、10挡盖、11控制盒、12手持握柄、13防脱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

3,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包括外套管1,外套管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内管2,第一螺纹内管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内管3,外套管1为外形呈圆柱体的内中空套管,且其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一螺纹内管2和第二螺纹内管3的长度相等,第二螺纹内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架4,转架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架5,安装架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量取容器6,外套管1、第一螺纹内管2和第二螺纹内管3组成多级式伸缩管体,量取容器6的外形呈梯形,外套管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紧架8,量取容器6的内部呈中空状,且其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称重传感器7,卡紧架8的数量为两个,卡紧架8的内侧卡接有存储容器9,卡紧架8为弹性塑料架体,存储容器9为外形呈圆柱体的内中空塑料容器,且其顶部卡接有挡盖10,外套管1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盒11,外套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握柄12,控制盒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其与称重传感器7电连接,手持握柄12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套,手持握柄12的外形呈圆柱体,且其右侧固定连接有防脱架13,手持握柄12与防脱架13为塑料一体结构,该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通过将存储容器9从卡紧架8内取下,然后打开挡盖10后即可将量取容器6中挖取的软土临时存储至存储容器9的内部,存储完毕后再次卡入卡紧架8中定位即可,能够使该装置便于临时存储软土,从而方便使用,通过外套管1、第一螺纹内管2和第二螺纹内管3组成多级式伸缩管体,并且可根据相应水位来进行调节其组成的数量来满足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使用便捷性不足的情况,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取样装置体积较大且结构较为
复杂,因此便携性不足的问题。
21.在使用时,该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通过手持手持握柄12将该装置携带至取样地点,然后根据水位来螺旋调节第一螺纹内管2和第二螺纹内管3使其逐渐外伸,当伸出至合适长度后将第二螺纹内管3靠近转架4的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由量取容器6处挖取水中软土,并且挖取后可由称重传感器7进行测重处理,进而完成量取工作,该装置其整体结构精简且便于对水中软土进行量取,达到了便携性好方便量取的效果。
22.综上所述,该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通过将存储容器9从卡紧架8内取下,然后打开挡盖10后即可将量取容器6中挖取的软土临时存储至存储容器9的内部,存储完毕后再次卡入卡紧架8中定位即可,能够使该装置便于临时存储软土,从而方便使用,通过外套管1、第一螺纹内管2和第二螺纹内管3组成多级式伸缩管体,并且可根据相应水位来进行调节其组成的数量来满足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使用便捷性不足的情况,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取样装置体积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便携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包括外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内管(2),所述第一螺纹内管(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内管(3),所述第二螺纹内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架(4),所述转架(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量取容器(6),所述外套管(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紧架(8),所述卡紧架(8)的内侧卡接有存储容器(9),所述外套管(1)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盒(11),所述外套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握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为外形呈圆柱体的内中空套管,且其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内管(2)和第二螺纹内管(3)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第一螺纹内管(2)和第二螺纹内管(3)组成多级式伸缩管体,所述量取容器(6)的外形呈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取容器(6)的内部呈中空状,且其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称重传感器(7),所述卡紧架(8)的数量为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架(8)为弹性塑料架体,所述存储容器(9)为外形呈圆柱体的内中空塑料容器,且其顶部卡接有挡盖(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其与称重传感器(7)电连接,所述手持握柄(12)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握柄(12)的外形呈圆柱体,且其右侧固定连接有防脱架(13),所述手持握柄(12)与防脱架(13)为塑料一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内管,所述第一螺纹内管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内管,所述第二螺纹内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架,所述转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量取容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紧架,所述卡紧架的内侧卡接有存储容器,所述外套管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外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握柄。该便携式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其整体结构精简且便于调节量取水中软土,同时其便携性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取样装置体积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便携性不足的问题。因此便携性不足的问题。因此便携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史鹏月 许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史鹏月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