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7688发布日期:2022-03-20 01:5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用于高原地区坝体监测的雷达设备多由箱体及安装于箱体内的雷达主机构成,其散热结构多为翅片式,不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即使夜间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其仍然在近乎满负荷地发挥着散热功能,从而影响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4.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和雷达主机,所述雷达主机安装于箱体内,箱体借助于其底部设置的支撑腿安装于地面上,箱体的后端设有开口,雷达主机的上端安装有散热体,散热体的后端穿过开口并延伸至箱体外侧,散热体借助于端板与箱体连接并将开口密封,散热体的后端对称设有两个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调整进风口大小的风量调节机构。
5.优选的,所述散热体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借助于隔板隔成两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散热体的后端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的进风口。
6.优选的,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挡板、套管以及套杆,所述挡板滑动连接于进风口处设置的滑轨内,套管的一端连接至端板上,套管的另一端与套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套杆的另一端借助于支座与挡板连接,套管内填充有一定量的气体。
7.优选的,所述散热体的后端呈“v”字形。
8.优选的,所述隔板与散热体的连接处设有圆角过渡面。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散热体采用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气流经其中一个进风口进入,流经空腔后再经另一个进风口排出,从而实现雷达主机的散热,同时,本方案中的挡板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调整进风口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散热需求,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雷达主机与散热体、风量调节机构部分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体的截面剖视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其中:1箱体,11开口,2雷达主机,3散热体,31隔板,32进风口,33空腔,4风量调节机构,41挡板,42套管,43套杆,44滑轨,45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和雷达主机2,所述雷达主机2安装于箱体1内,箱体1借助于其底部设置的支撑腿安装于地面上,箱体1的后端设有开口11,雷达主机2的上端安装有散热体3,散热体3的后端穿过开口11并延伸至箱体1外侧,散热体3借助于端板与箱体1连接并将开口11密封,散热体3的后端对称设有两个进风口32,进风口32处安装有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调整进风口32大小的风量调节机构4。
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体3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内部设有空腔33,空腔33借助于隔板31隔成两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散热体3的后端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的进风口32。所述散热体3的后端呈“v”字形,从而扩大迎风面,另外,所述隔板31与散热体3的连接处设有圆角过渡面,以降低风阻。
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量调节机构4包括挡板41、套管42以及套杆43,所述挡板41滑动连接于进风口32处设置的滑轨44内,套管42的一端连接至端板上,套管42的另一端与套杆43的一端滑动连接,套杆43的另一端借助于支座45与挡板41连接,套管42内填充有一定量的气体。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借助于坝体周围特殊的地理环境,即风速大,气流经其中一个进风口32进入,流经空腔33,再由另一个进风口32排出,实现雷达主机2的散热,当外界环境温度高时(如白天),套管42内的气体因温度升高而发生膨胀,促使套杆43伸出,驱动挡板41打开,进风口32的有效进风面积增加,提高了散热速度,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如夜晚),套管42内的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发生收缩,促使套杆43缩回,驱动挡板41关闭,进风口32的有效进风面积减小,降低了散热速度。
21.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技术特征:
1.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和雷达主机(2),所述雷达主机(2)安装于箱体(1)内,箱体(1)借助于其底部设置的支撑腿安装于地面上,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后端设有开口(11),雷达主机(2)的上端安装有散热体(3),散热体(3)的后端穿过开口(11)并延伸至箱体(1)外侧,散热体(3)借助于端板与箱体(1)连接并将开口(11)密封,散热体(3)的后端对称设有两个进风口(32),进风口(32)处安装有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调整进风口(32)大小的风量调节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3)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内部设有空腔(33),空腔(33)借助于隔板(31)隔成两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散热体(3)的后端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的进风口(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机构(4)包括挡板(41)、套管(42)以及套杆(43),所述挡板(41)滑动连接于进风口(32)处设置的滑轨(44)内,套管(42)的一端连接至端板上,套管(42)的另一端与套杆(43)的一端滑动连接,套杆(43)的另一端借助于支座(45)与挡板(41)连接,套管(42)内填充有一定量的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3)的后端呈“v”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1)与散热体(3)的连接处设有圆角过渡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涉及雷达设备领域,包括箱体和雷达主机,所述雷达主机安装于箱体内,箱体借助于其底部设置的支撑腿安装于地面上,箱体的后端设有开口,雷达主机的上端安装有散热体,散热体的后端穿过开口并延伸至箱体外侧,散热体借助于端板与箱体连接并将开口密封,散热体的后端对称设有两个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调整进风口大小的风量调节机构,本方案中散热体采用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气流经其中一个进风口进入,流经空腔后再经另一个进风口排出,从而实现雷达主机的散热,同时,本方案中的挡板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调整进风口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散热需求,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天骄 郭朴阳 张东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城宜防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1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