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3967发布日期:2022-05-11 13:0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燃气轮机动平衡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某重型燃气轮机的转子前支点内悬,被压气机的1-3级鼓筒包裹,导致重型燃气轮机的转子前支点无法与全速动平衡机的轴瓦进行支撑配合,也就造成重型燃气轮机从未实现过全速动平衡实验,以往只能对重型燃气轮机开展慢速动平衡实验。由于重型燃气轮机在此前从未进行过全速动平衡实验,在电厂试车时,经常出现燃气轮机转子的振动值过大,甚至引发停车情况。因此,对重型燃气轮机开展全速动平衡实验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首次实现了重型燃气轮机的全速动平衡实验,经过全速动平衡实验后,在电厂试车时,燃气轮机转子的振动值大幅度减小,为重型燃气轮机的运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包括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及全速动平衡机轴瓦;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前端筒口设有外法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后端筒口设有内法兰,且内法兰与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后端筒口之间的部分作为转子转接段;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外法兰及螺栓与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转子转接段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过盈插接配合,且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内法兰及螺栓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固定连接;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外圆直径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的内圆直径相匹配,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支撑配合。
5.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外圆面的形位公差及粗糙度与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外圆基准面的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相同。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首次实现了重型燃气轮机的全速动平衡实验,经过全速动平衡实验后,在电厂试车时,燃气轮机转子的振动值大幅度减小,为重型燃气轮机的运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9.图中,1—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2—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3—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4—全速动平衡机轴瓦,5—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6—压气机鼓筒,11—外法兰,12—内法兰,13—转子转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包括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2、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3及全速动平衡机轴瓦4;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的前端筒口设有外法兰11,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的后端筒口设有内法兰12,且内法兰12与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的后端筒口之间的部分作为转子转接段13;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通过外法兰11及螺栓与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2固定连接;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通过转子转接段13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3过盈插接配合,且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通过内法兰12及螺栓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3固定连接;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的外圆直径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4的内圆直径相匹配,可以节省全速动平衡机轴瓦4的设计与制造费用并缩短工期,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4支撑配合。
12.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外圆面的形位公差及粗糙度与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5外圆基准面的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相同。具体的,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外圆面与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5外圆基准面可采用一次装夹加工方式获得相同的表面工艺参数 ,用以确保重型燃气轮机转子的全速动平衡状态与工作状态保持一致。
13.在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3进行连接前,先将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加热到指定温度,之后将加热后的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转子转接段13热装到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3上,直到温度降低到常温后,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3完成过盈连接,之后利用八个m16的高强螺栓将内法兰12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3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扭矩的传递需要。
14.当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3装配完成后,再将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与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2连接在一起,之后将全速动平衡机轴瓦4支撑配合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外圆面上,等于将内悬的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5前移到了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1上。启动全速动平衡机,就可以开展全速动平衡实验了。
15.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及全速动平衡机轴瓦;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前端筒口设有外法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后端筒口设有内法兰,且内法兰与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后端筒口之间的部分作为转子转接段;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外法兰及螺栓与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转子转接段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过盈插接配合,且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内法兰及螺栓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固定连接;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外圆直径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的内圆直径相匹配,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支撑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外圆面的形位公差及粗糙度与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外圆基准面的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相同。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包括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及全速动平衡机轴瓦;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前端筒口设有外法兰,后端筒口设有内法兰,内法兰与后端筒口之间设为转子转接段;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外法兰及螺栓与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固连;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转子转接段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过盈插接配合,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内法兰及螺栓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固连;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外圆直径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内圆直径相匹配,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支撑配合;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外圆面与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外圆基准面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相同。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相同。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相同。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 李景波 孙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