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1858发布日期:2024-01-26 16:3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道质量检测,具体为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

2、压力管道之间的接驳往往采用焊接的方式,在压力管道验收及维护的过程中,会对压力管道的焊点进行检测及探伤,以确保焊接质量;现有的焊点质检往往会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射线、超声波检测等方式进行,并将结果发送给专业探伤公司,最终得到质检报告,整个过程冗长且复杂,同时常用纸质报告以及专业术语进行记录,一方面影响到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检效率,另一方面无法直观地表达焊接接驳质量,故在此提出一种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一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设置检测系统,将检测系统放置在压力管道的焊接接驳处,所述检测系统由采集模块、传输模块、处理模块、识别模块及输出模块组成;

5、(2)数据采集,利用采集模块对焊接接驳处进行探伤检测,采集到探伤结果数据,其中探伤结果数据包括焊缝端点至缺陷的距离、焊缝表面至缺陷的深度、缺陷至焊缝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及缺陷指示长度;

6、(3)数据处理,上述探伤结果数据通过传输模块传输到处理模块中,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编译及转换处理,得到识别模块可识别的电信号;

7、(4)数据分析,利用识别模块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分析探伤结果数据是否在合格的范围内,得到焊接接驳质检结果;

8、(5)结果输出,通过输出模块对焊接接驳质检结果进行输出。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采集模块具体为射线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磁粉探伤仪及涡流检测仪,所述传输模块具体为传输线,所述处理模块具体为编译器及转换器,所述识别模块具体为能够判断结果数据是否在合格范围内的软件;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输出模块具体为显示屏;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输出模块可根据焊接接驳质检结果输出预警信号或安全信号,并通过互联网向控制终端输出焊接接驳质检结果;

12、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用于储存探伤结果数据的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由主储存器及辅助储存器组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的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将传统的管道探伤流程结合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在对压力管道焊接接驳处进行检测时,同时进行对检测获取到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并输出安全信号或报警信号,能够在现场直观地获取到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结果。



技术特征:

1.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采集模块具体为射线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磁粉探伤仪及涡流检测仪,所述传输模块具体为传输线,所述处理模块具体为编译器及转换器,所述识别模块具体为能够判断结果数据是否在合格范围内的软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输出模块具体为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输出模块可根据焊接接驳质检结果输出预警信号或安全信号,并通过互联网向控制终端输出焊接接驳质检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用于储存探伤结果数据的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由主储存器及辅助储存器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一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检测系统,将检测系统放置在压力管道的焊接接驳处,所述检测系统由采集模块、传输模块、处理模块、识别模块及输出模块组成;(2)数据采集,利用采集模块对焊接接驳处进行探伤检测,采集到探伤结果数据,其中探伤结果数据包括焊缝端点至缺陷的距离、焊缝表面至缺陷的深度、缺陷至焊缝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及缺陷指示长度;将传统的管道探伤流程结合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在对压力管道焊接接驳处进行检测时,同时进行对检测获取到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并输出安全信号或报警信号,能够在现场直观地获取到压力管道焊接接驳质量检测结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东,王昌旭,吴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设(深圳)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