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透射构件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9313发布日期:2023-04-25 23:5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红外透射构件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红外透射构件及包括所述红外透射构件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1、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e,ftir)在框体的内部,利用分束器将来自光源的红外光分割成两个而产生干涉光。所述干涉光穿过红外透射窗从框体的内部向框体的外部射出。射出至框体的外部的干涉光照射至试样,其透射光或反射光由检测器检测,由检测器产生的检测信号被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对由检测器产生的检测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而生成光谱,根据所述光谱的峰值波长、峰值强度等进行试样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例如参照国际公开第2016/166872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以往,作为ftir的红外透射窗那样的红外透射构件的原材料,除了kbr(溴化钾)、nacl(氯化钠)、znse(硒化锌)之类的光学材料之外,还经常使用碘化铊与溴化铊的混晶即“krs-5”。krs-5具有在从近红外至远红外的大范围内透射红外线,与kbr或nacl等盐相比耐湿性也高的特征。因此,krs-5在兼顾耐湿性与红外线的大范围的透射方面,可以说是比其他原材料更有优势的光学材料。

2、然而,已知krs-5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容易因氧化而劣化。即,作为krs-5的成分的铊非常容易氧化,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在krs-5的表面可形成氧化铊。若在krs-5的表面形成氧化铊,则红外光的透射率会降低,担心无法向试样照射足够量的红外光。

3、本公开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成,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高以krs-5为原材料的红外透射构件的耐氧化性。

4、基于本公开的红外透射构件包括以krs-5为原材料的基材以及覆盖基材的表面的红外透射膜。

5、基于本公开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包括所述的红外透射构件。

6、根据结合附图来理解的与本发明有关的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所述内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会变得明确。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透射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射构件,其中,所述红外透射膜的原材料为聚对二甲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透射构件,其中,所述红外透射膜的厚度为红外线吸收率小于3%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射构件,其中,所述红外透射膜的厚度为10纳米以上且小于100纳米的范围内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射构件,其中,所述红外透射膜的厚度为20纳米以上且小于50纳米的范围内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射构件,其中,所述红外透射膜的原材料为类金刚石碳。

7.一种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其中,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射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红外透射窗(11)包括:基材(11a),以碘化铊与溴化铊的混晶即“KRS‑5”为原材料;以及红外透射膜(11b),覆盖基材(11a)的表面。红外透射膜(11b)的原材料为聚对二甲苯。红外透射膜(11b)的厚度为红外线吸收率小于3%的值。红外透射膜(11b)的厚度为红外线吸收率小于3%的值。红外透射膜(11b)的厚度为20纳米以上且小于50纳米的范围内的值。

技术研发人员:和久田真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