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20043发布日期:2023-04-05 21:4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雷达,具体涉及一种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


背景技术:

1、直升机/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好,可低空低速飞行,可垂直起降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飞行安全威胁因素。丘陵山体、高层建筑、烟囱铁塔、架空线缆等危险障碍物,将直接威胁直升机/无人机的低空飞行安全。在雨雪、烟雾、扬尘和黑夜等恶劣环境下,飞行员将无法直接判断直升机当前所在位置及周边状况,操作失误容易引发直升机与地面或障碍物碰撞事故。此外,直升机对无人机和鸟击防范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黑飞”无人机和飞鸟扰航、碰撞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威胁直升机安全飞行的“两大隐患”。

2、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雷达系统做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以满足当前直升机的携带需求,但是并未考虑系统散热问题,从而容易出现雷达系统过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以解决散热的问题。

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包括收发模块、综合处理模块和散热器组件,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间隔设置并具有容纳空间,散热器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与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抵接换热。

3、进一步地,散热器组件包括:导热板,与收发模块固定连接;散热通道,固定设置在导热板上并与综合处理模块抵接;散热风机,固定设置在导热板上并与散热通道的入口连通。

4、进一步地,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翅片,且相邻两组第一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的流道均与散热通道的入口连通。

5、进一步地,导热板上还设置有多组第二散热翅片,多组第二散热翅片设置在散热通道的外侧,并用于对收发模块进行冷却。

6、进一步地,散热通道的位置与综合处理模块上产热芯片的位置对应。

7、进一步地,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还包括外壳,收发模块、综合处理模块和散热器组件均设置在外壳内。

8、进一步地,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通道对应导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设置散热器组件抵接在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可以对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的温度,达到散热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2)、综合处理模块(3)和散热器组件,收发模块(2)和综合处理模块(3)间隔设置并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散热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并与收发模块(2)和综合处理模块(3)抵接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通道(62)内设置有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翅片(64),且相邻两组第一散热翅片(64)之间形成的流道均与散热通道(62)的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导热板(61)上还设置有多组第二散热翅片(65),多组第二散热翅片(65)设置在散热通道(62)的外侧,并用于对收发模块(2)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通道(62)的位置与综合处理模块(3)上产热芯片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还包括外壳(7),收发模块(2)、综合处理模块(3)和所述散热器组件均设置在外壳(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壳(7)上设置有散热孔(71),散热孔(71)与散热通道(62)对应导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包括收发模块、综合处理模块和散热器组件,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间隔设置并具有容纳空间,散热器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与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抵接换热。通过设置散热器组件抵接在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可以对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收发模块和综合处理模块的温度,达到散热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于超鹏,熊伟,史达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