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3809发布日期:2023-04-18 14:1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


背景技术:

1、在化妆品/医美行业中,生物活性成分的使用及其功效体现对于相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活性成分,例如,视黄醇、麦角硫因和虾青素等,由于其本身较强的还原性和光不稳定性,在原材料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以及制成配方后,均可能发生变质而丧失其功效。

2、生物活性成分对于光的不稳定性,可通过避光保存得以解决。然而,生物活性成分在产品在货架期以及使用过程中,很难避免接触空气中的氧气。生物活性成分与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导致其变质,进而使功效下降,甚至产生有害产物。因此,对生物活性成分稳定性的操控是近年来化妆品/医美行业的重要课题。

3、在生物活性成分稳定性的研究中,常规的研究方案为:控制条件(包括温度、光线和其他环境因素),随时间取样,经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测试技术获得生物活性成分的浓度,绘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方案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门的仪器设备,需随时间取样,琐碎耗时且费用较高。因此,替代性技术或补充性技术的发展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4、发光分子探针在工业生产、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期,在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出现了一类室温磷光材料,发光寿命达到100ms甚至更高,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储蓄光能,转移到暗处后,可以缓慢释放储蓄的光能,俗称“有机夜明珠”。室温磷光材料的本质是:材料受光照激发而产生三线态激发态,三线态激发态因自旋禁阻而缓慢跃迁至基态,展现夜明珠性质。通常有机体系的室温磷光的跃迁速率较小,在0.01/s~1000/s范围内,较小的磷光速率是其具备夜明珠性质的原因,同时,较小的磷光速率也使其易受空气中氧气的影响。当氧气分子与有机磷光材料的三线态激发态发生作用后,三线态激发态将被氧气淬灭,导致磷光强度减弱或消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更便于探测生物活性成分在其所处环境(或者叫微环境)中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所述发光分子探针为室温磷光材料;所述用途为利用室温磷光材料对氧气敏感的特性,将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用于生物活性成分被氧气氧化程度的检测。

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发光分子探针为spirobf2和/或2-wg;

3、

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

5、将所述发光分子探针添加到所述生物活性成分所处的微环境中,但所述微环境不包括所述生物活性成分;通过是否存在余辉来判断所述微环境的稳定性,余辉越强,所述微环境的稳定性越好,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在所述微环境中被氧气氧化的程度也越小。

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余辉通过紫外灯辅助的肉眼观察和/或拍摄,和/或光物理性质的仪器测试来确定;

7、所述余辉通过紫外灯辅助的肉眼观察和/或拍摄指:紫外灯(紫外光范围内均可,优选365nm)照射样品后关闭所述紫外灯,用肉眼观察所述样品是否具有余辉性质,或用拍摄的方式记录余辉现象;

8、所述光物理性质的仪器测试指:通过磷光光谱测试确认所述样品是否具有余辉性质;和/或磷光寿命测试确定所述样品是否具有0.1s以上的余辉寿命。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用途为一种介质的筛选方法,使得所述生物活性成分添加到被筛选出的介质中后,所述被筛选出的介质为所述生物活性成分提供的微环境能在保质期内避免或延缓所述生物活性成分被氧气氧化,所述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将发光分子探针添加到待筛选的介质中,通过是否存在余辉来判断所述待筛选的介质的稳定性,余辉越强,所述待筛选的介质的稳定性越好,筛选得到所述被筛选出的介质。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待筛选的介质与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的质量比为(10000~100):1。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所述发光分子探针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发光分子溶液再添加到所述待筛选的介质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醇、乙醇、乙腈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发光分子溶液中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的浓度为0.1~10mg/ml,或0.5~2.0mg/ml,或1.0mg/ml。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将发光分子探针添加到待筛选的介质中的具体操作为:两者混合后经过烘箱熔融后冷却至室温,再进行余辉判断;烘箱温度为200℃以下或150℃以下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熔融时间为1分钟到10小时。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为化妆品/医美行业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食品行业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药品行业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或医疗器械行业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所述发光分子探针引入到所述生物活性成分的储存、运输或配方环境中,利用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的室温磷光性质对氧气的敏感性,反映所述生物活性成分的储存、运输或配方环境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17、在对氧气的敏感性方面,生物活性成分与室温磷光材料具有相似性。因为发光分子探针的室温磷光性质对氧气很敏感,发光分子探针的室温磷光在氧气氛围下会减弱或消失;生物活性成分本身对氧气也很敏感,生物活性成分与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导致其变质,进而使功效下降,甚至产生有害产物。所以,申请人用发光分子探针去探索某个介质形成的微环境对生物活性成分来说是否有利于保持该生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观察是否有余辉或者余辉是否强,通过紫外灯辅助的肉眼观察和光物理性质的仪器测试来验证。然后将这种余辉强,微环境稳定的介质和生物活性成分掺杂,通过核磁表征来验证在氧气氛围的环境下生物活性成分是否具有稳定性。在若干个实施例中,申请人发现,在选择的多种微环境中,发光分子探针发磷光与生物活性成分稳定成正相关。因此,使用发光分子探针去探索生物活性成分的稳定微环境的技术是有效的。

18、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化妆品/医美行业的发光分子探针,将发光分子探针引入到生物活性成分的储存、运输或配方环境中,利用发光分子探针的室温磷光性质对氧气的敏感性,反映该环境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由于室温磷光探针具有原位探测、无损探测、现象肉眼可观察,可视性强等优点,本发明将为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上述发光分子探针将用于化妆品/医美行业的各种研发环节,或者用于产品稳定性的质量检测组,并不添加到用于消费终端的化妆品/医美产品中。

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分子探针为室温磷光材料;所述用途为利用室温磷光材料对氧气敏感的特性,将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用于生物活性成分被氧气氧化程度的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分子探针为spirobf2和/或2-w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余辉通过紫外灯辅助的肉眼观察和/或拍摄,和/或光物理性质的仪器测试来确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为一种介质的筛选方法,使得所述生物活性成分添加到被筛选出的介质中后,所述被筛选出的介质为所述生物活性成分提供的微环境能在保质期内避免或延缓所述生物活性成分被氧气氧化,所述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筛选的介质与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的质量比为(10000~100):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发光分子探针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发光分子溶液再添加到所述待筛选的介质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醇、乙醇、乙腈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发光分子溶液中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的浓度为0.1~10mg/ml,或0.5~2.0mg/ml,或1.0mg/ml。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光分子探针添加到待筛选的介质中的具体操作为:两者混合后经过烘箱熔融后冷却至室温,再进行余辉判断;烘箱温度为200℃以下或150℃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成分为化妆品/医美行业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食品行业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药品行业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或医疗器械行业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发光分子探针引入到所述生物活性成分的储存、运输或配方环境中,利用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的室温磷光性质对氧气的敏感性,反映所述生物活性成分的储存、运输或配方环境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分子探针的用途,所述发光分子探针为室温磷光材料;所述用途为利用室温磷光材料对氧气敏感的特性,将所述发光分子探针用于生物活性成分被氧气氧化程度的检测。由于室温磷光探针具有原位探测、无损探测、现象肉眼可观察,可视性强等优点,本发明将为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研发人员:蓝方毅,查金奇,刘冰,王一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斤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